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0 道试题
1 . 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Ⅲ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其中a为干燥的品红试纸,b为湿润的品红试纸。

(1)装置I中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装置Ⅲ中观察到的红色褪去,但并未观察到“a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为达到这一实验目的,你认为还需在装置Ⅱ与Ⅲ之间添加下图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装置。

(3)若产生的足量,装置Ⅳ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4)写出装置V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将制得的氯气通入如图装置可制备无水,已知升华,遇潮湿空气立即产生大量白雾。

①实验开始时应先___________(填“通入氯气”或“点燃酒精灯”)。
②用粗短导管连接A、B的目的是___________。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③若制备氯气时消耗和铝粉均足量,所得产品经纯化后测得质量为,则该实验中的产率为___________()。
(6)若将通入热的烧碱溶液中,可以得到的混合液。当混合液中的个数比为时,混合液中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
2024-02-2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段性检测(三)化学试题
2 .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接触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已知盐酸具有挥发性且易挥发出HCl气体。

(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装置Ⅰ是制备纯净的_________(写化学式),则仪器①和②中最适宜的药品组合是_________(填字母)。
a.稀盐酸       b.稀硫酸       c.小苏打       d.石灰石
(3)装置Ⅲ中盛装的是过氧化钠,具体实验时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再打开弹簧夹(此时处于关闭状态),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口。
第二步:关闭,打开,再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口。
现象:第一步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始终不复燃。第二步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也始终不复燃。
①为了观察到木条复燃,甲建议在Ⅲ后安装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目的是_________
②乙采纳甲的建议在Ⅲ后安装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再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管口。改进后本实验预期现象是_________。这也不能证明实验结论,原因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为进一步达到实验目的,应补充的实验是:取第二步反应后的Ⅲ中所得固体少量于试管中,_________(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2022-12-0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神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化学试题
3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Cl2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Ⅲ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其中a为干燥的品红试纸,b为湿润的品红试纸。

(1)装置Ⅰ中仪器c的名称是___,实验室以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装置Ⅱ的作用是___
(3)若产生Cl2足量,实验过程中装置Ⅳ中的实验现象___
(4)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在装置Ⅲ中观察到b的红色褪去,但是并未观察到“a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为了达到这一实验目的,你认为还需在图中装置Ⅱ与Ⅲ之间添加图中的___装置(填序号)。

(5)有一种“地康法”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①反应Ⅰ属于___反应。(填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②在450℃条件下,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③工业生产中常用氨气检查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有Cl2泄漏。若Cl2有泄漏,可以观察到有大量的白烟生成(为NH4Cl固体),同时会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021-09-24更新 | 786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Cl2的性质,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III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其中a为干燥的品红试纸,b为湿润的品红试纸。

(1)实验室以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装置IV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在装置III中观察到b的红色褪去,但是并未观察到“a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为了达到这一实验目的,你认为还需在上图装置______________之间添加下图中的_______装置(填序号),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5)装置Ⅴ的目的是防止尾气污染空气,写出装置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实验中,利用图中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ABCD
装置
目的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证明Na2O2与水反应放热验证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验证Cl2和NaOH溶液的反应密性
预期现象滴入Na2CO3时,无明显现象,滴入NaHCO3时,立刻有气体生成脱脂棉剧烈燃烧肥皂液有肥皂泡冒出,点燃有爆鸣声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气球逐渐变大
A.AB.BC.CD.D
2024-03-2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
6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
Ⅰ.甲同学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表中“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干净后放入试管中,加少量水加热至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的冷水中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D.反应较快,产生无色气体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E.生成淡黄色沉淀

(1)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结论:(对金属性及非金属性进行分析)_______
Ⅱ.乙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4)仪器D的作用是_______
(5)证明非金属性:。在A中加盐酸,B中加中加溶液。若观察到C中_______(填实验现象),即可证明非金属性:。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6)丙同学认为实验结论不正确,他认为应在B、D两个装置之间添加装有_______的洗气瓶才能证明非金属性:,原因是_______
2024-03-0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一)化学试题
7 .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推出相应结论或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目的或结论
A溶液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发生了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
B溶液中加入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几滴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证明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
C溶液中滴加饱和溶液,有红褐色物质产生制备胶体
D溶液中通入气体,产生黑色沉淀氢硫酸为强酸
A.AB.BC.CD.D
8 . 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制取并设计实验验证的某些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图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碱石灰为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1)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其装置与制取_______的装置相同(填“”或“”或“”)。
(2)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其原因是_______
(3)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_______(填“甲”、“乙”或“丙”);
(4)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简述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_______
(5)三位同学都认为,采用上述各自的装置,还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的方法来制取纯净的氨气,你认为哪位同学能够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填“甲”、“乙”或“丙”)。他们还认为,装置中的NH4HCO3固体可用NH4Cl固体代替,你认为_______(填“能”或“不能”)。
(6)为防止环境污染,如图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_______(填序号)。

(7)可以将与灼热的CuO反应验证氨的还原性(如图),现象为_______
2022-10-0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
A制备Fe(OH)3胶体向5 mL NaOH溶液中滴加2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溶液变红褐色;说明有Fe(OH)3胶体生成
B验证铁的电化学腐蚀在一 块除去铁锈的铁片上面滴1滴含有酚酞的食盐水,静置2~3 min溶液边缘 出现红色;说明铁发生了吸氧腐蚀
C探究SO2的还原性将SO2通入适量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D比较C与Cl的非金属性强弱用pH试纸测定1mol/L的Na2CO3和NaClO溶液的pH前者的试纸颜色比后者深; 说明非金属性Cl>C
A.AB.BC.CD.D
2023-04-17更新 | 41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10 . 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兴趣小组对浓硫酸的性质进行如下探究。
(1)棉布上滴浓H2SO4后破洞。体现了浓H2SO4_______(填“脱水”“吸水”或“强氧化”、下同)性;在冷的浓H2SO4中放入铁片无明显现象,体现了浓H2SO4_______性。
为了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SO2和CO2气体,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a、b、c为止水夹,B是用于储气的气囊。(已知淀粉溶液遇I2变蓝)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_______
(4)此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控制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不能过快,因此设计了虚框部分的装置,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①向A装置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使A中产生的气体进入气囊B,当气囊中充入一定量气体时,停止加热
②待装置A冷却,且气囊B的体积不再变化后,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慢慢挤压气囊,使气囊B中气体慢慢进入装置C中,待达到实验目的后,关闭止水夹b
③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止水夹b
(5)若要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的水蒸气,可在装置_______之间加上一个盛有无水CuSO4的硬质玻璃管。
(6)当D中产生_______现象时,可以说明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而不是SO2;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7)当D中反应转移电子0.3mol时,参加反应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L。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