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某合作学习小组在实验室进行了由食盐制备纯碱的实验探究。请回答下列实验方案中的有关问题:
(1)制备原理:饱和氯化钠与碳酸氢铵反应得碳酸氢钠晶体,碳酸氢钠分解得到纯碱。反应为___(写化学方程式)。
制备碳酸氢钠有以下三种方案,其中最好的方案是___(填方案代号)。
方案A:分别将二氧化碳和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
方案B:将二氧化碳通入含大量氨的饱和食盐水中;
方案C:将氨气通入含二氧化碳的饱和食盐水中。
(2)制备流程:
配制含氨的饱和食盐水→配制二氧化碳→制备碳酸氢钠→制备碳酸钠
实验中使用的部分简易装置如图所示:

其中装置乙的作用为___,装置丙的作用为___;实验中在装置乙丙之间还应连接制备碳酸氢钠的装置,且反应温度控制在30-35℃,请在答题卡上方框内画出该装置的简易图示___。实验的最后一步是将碳酸氢钠晶体转移到___中,加热至无水蒸气逸出既得碳酸钠。
(3)实验探究:制备碳酸氢钠的温度要控制在30-35℃,其理由是____
本方法制得的纯碱中可能含有氯化钠,请设计检验实验方案,完成表中内容。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与结论
______
2021-08-21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决赛试题
2 . 下图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装置,它是由物质制备、生成物性质检验和尾气处理三部分组成。请你用中学化学常见试剂设计一个实验,通过乙中的反应和丙中的实验现象,得出三种物质性质递变的结论。试将试剂名称、丙中的实验现象及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填入下列空白处。

(1)所用试剂的名称:甲_______,乙_______,丙_______
(2)丙中现象:_______。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
2021-08-1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1届( 2007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陕西赛区)初赛试题
3 . 下列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及现象结论
A验证肉桂醛中含碳碳双键向肉桂醛(   )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肉桂醛中含有碳碳双键
B

比较CuSO4和KMnO4的催化效果

向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5滴等浓度的CuSO4溶液和KMnO4溶液,CuSO4溶液产生气泡速率快

CuSO4催化H2O2溶液分解效果更好

C验证菠菜中含有铁元素将新鲜菠菜剪碎、研磨、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说明菠菜中不含铁元素
D判断强酸和弱酸NaHCO3溶液显碱性,NaHSO3溶液显酸性可以确定H2CO3是弱酸,无法判断H2SO3是否为弱酸
A.AB.BC.CD.D
4 .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A探究硼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将足量硼酸滴入Na2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B
验证铜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中有硫酸铜生成直接向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蒸馏水溶液变蓝
C探究维生素C可以还原Fe3+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适量浓维生素C溶液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D
探究Fe3+和I-之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入少量 KI溶液,将反应后的溶液两等分,向其中一份滴入KSCN溶液,另一份滴淀粉溶液一份溶液显血红色,另一份溶液显蓝色
A.AB.BC.CD.D
2022-09-06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1-2022学年上学期普通高二化学竞赛试题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0.65) |
5 . 某地出产的矿石A可看作由主要成分硅酸铜盐X·7H2O (摩尔质量=406 g·mol-1 )与含氧酸盐杂质Y共同组成,X、Y均含三种元素,工业上利用下列流程制备铜盐,在溶液I和II中滴入KSCN溶液,前者无现象,后者显血红色。所有数据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

请回答:
(1)写出Y中除氧以外的元素符号____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如果往溶液II中继续加入H2O2,发现有气泡产生,有观点认为是Y中的某元素离子将H2O2氧化所致,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加足量H2O2后对溶液II进行分离,可得到该元素的氧化物Z 4.0g,写出杂质Y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将Z与KNO3、KOH共熔,可制得一种绿色环保的高效净水剂M,同时生成KNO2和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通过完全电解上述流程所得的54.0 g CuCl2 (熔融状态)制备Cu,但还原产物也可能是Cu2O,试设计实验证明还原产物的组成__________
2022-09-18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1-2022学年上学期普通高二化学竞赛试题
6 . 风绪小组探究的相关性质。
(1)对于和水反应放出氧气的现象,他们推测,可能和有关。通过实验发现,用冷水时,该反应放出气体的速率相对慢,而换用热水相对快。从而推测可能是在水中反应生成了,后分解。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①借助资料和实验,发现可以通过溶于冷水制备少量的。使用冷水的原因是_______
②为验证资料的真实性,他们向溶液中滴加适量的酸性溶液,发现产生气泡,产生气泡的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
(2)在有同学做实验时,还观察到了棕褐色沉淀,他们推测是。猜测可能是发生了反应。为验证猜想以及探究实验现象不一样的原因,他们做了如下实验。
①先向沉淀中加入浓盐酸并加热,观察到有_______气体产生,发生反应_______。证明了猜想正确。
②后续得知,同学在制酸性溶液时,加入的硫酸的量不一样。推测可能是浓度不同造成的。于是,他们改用有溶液滴入溶液中,仅观察到了_______沉淀,并证明是,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3)在反应时,表现氧化性还是还原性,和_______有关。
2022-08-17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第三届学科素养知识竞赛(高中组)化学试题
7 . 最近我国有人报道,将0.1 mol· L-1的硫化钠溶液装进一只掏空洗净的鸡蛋壳里,将蛋壳开口朝上,部分浸入盛有0.1 mol· L-1的氯化铜溶液的烧杯中,在静置一周的过程中,蛋壳外表面逐渐出现金属铜,同时烧杯中的溶液渐渐褪色,并变得浑浊。
(1)设此装置中发生的是铜离子和硫离子直接相遇的反应,已知(Cu2+/Cu)和 (S/S2-)分别为0.345 V和-0.476V, nF =RTlnK, 表示反应的标准电动势,n为该反应得失电子数。计算25°C下硫离子和铜离子反应得到铜的反应平衡常数____,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
(2)金属铜和浑浊现象均出现在蛋壳外,这意味着____
(3)该报道未提及硫离子与铜离子相遇时溶液的pH。现设pH=6,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请对此实验结果作一简短评论____
2021-07-0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4届(2010年9月15日)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
8 . “消洗灵”是具有消毒、杀菌、漂白和洗涤等综合功效的固体粉末,消毒原理与“84消毒液”相似,化学组成可以表示为(磷酸三钠次氯酸钠)。某兴趣小组制备“消洗灵”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①写出X试剂的名称______________
②写出C中采用多孔球泡的目的______________
③写出D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
(2)打开仪器a的活塞及弹簧夹K,制备碱性溶液;关闭仪器a的活塞及弹簧夹K,打开装置C中滴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取出装置C中溶液,经“一系列操作”,得到粗产品。
① “一系列操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低温干燥。
②若C中的按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写出C中制备“消洗灵”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③若生成,写出理论上至少消耗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
(3)“消洗灵”消毒时对金属腐蚀性小,原因是成分中的磷酸钠与空气共同作用,在金属表面形成不溶性磷酸盐膜,对金属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写出用“消洗灵”对镁合金消毒,形成保护层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023-05-11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竞赛试题
9 . 氮化硅(Si3N4)是一种优良的高温结构陶瓷,在工业生产和科技领域有重要用途。某兴趣小组用四氯化硅与氮气在氢气气氛保护下,加热发生反应,可得较高纯度的氮化硅及氯化氢,设计如图所示装置。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备氢气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时常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
(2)图中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调节通入气体速率和充分混合气体。通过观察_______,来调节通入气体的速率。
(3)加热B玻璃管之前,为防止意外发生,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不用详述步骤),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四氯化硅与水反应生成两种酸,写出用烧碱溶液吸收尾气中四氯化硅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021-08-01更新 | 17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2017年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B卷)
10 . 实验室常用NH4Cl(饱和)与NaNO2(饱和)加热制备N2
(1)该制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用该方法制得的N2气中常含有H2O、NO、O2、NH3等杂质,请分别写出除去O2和NH3所用的化学物质,O2_______;NH3_______
(3)上述除杂实验装置中,除去杂质_______的装置应该放在最后一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