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实验基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8 道试题
1 . 钠的化合物是化工生产与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1)将Na、、NaOH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最终都会变为______(填化学式)。
(2)探究某样品是否已经变质:取少量样品,将其溶于水,加入溶液,充分振荡后,观察到_______(填实验现象),则说明样品已经与空气中的发生反应变质。
(3)“神舟号”载人航天器的返回舱内,为防止浓度过大引起宇航员困乏,可用降低的浓度,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用(超氧化钾)代替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反应产物也很相似,试计算用分别与反应,产生等质量的,所需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4)食品工业经常把用作膨松剂,室温下向含某膨松剂试样()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反应过程中含碳元素的微粒数随pH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因有逸出未画出;与少量盐酸发生下列反应:)。
①x:y=____
②图中B点溶液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B点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024-03-1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华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化学小组对溶液与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
(一)配制溶液
(1)配制溶液前需检验固体是否变质,其操作方法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再加入___________,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未变质。
(2)用离子方程式结合适当文字解释: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先将氯化铁固体溶于稀盐酸,再稀释到所需浓度的原因___________
(二)预测实验
(3)该小组同学预测溶液与溶液混合时,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他们预测的依据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
(三)实施实验
向2mL溶液中逐滴加入0.5mL溶液
装置
反应时间实验现象
0~1min产生红褐色沉淀,有刺激性气味气体逸出
1~30min沉淀迅速溶解形成红色溶液,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橙色,之后几乎无色
30min后与空气接触部分的上层溶液又变为浅红色,随后逐渐变为浅橙色
(4)查阅资料:溶液中三种微粒会形成红色物质并存在如下转化:

①用离子方程式解释0~1min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
②从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两个角度解释1~30min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
(5)小组同学认为没有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是因为混合产生气体的反应干扰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该同学通过如下实验证明了猜想的正确性。已知铁氰化钾溶液可与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装置
实验步骤操作实验现象
向烧杯中装好溶液、连接好装置、闭合开关灵敏电流表指针未发生偏转
向左侧烧杯中滴加少量饱和溶液灵敏电流表指针向左侧偏转
向左侧烧杯中再滴加少量铁氰化钾溶液左侧烧杯中产生蓝色沉淀,灵敏电流表指针向左侧偏转幅度更大
①分析实验Ⅰ中电流计指针不偏转(没有形成原电池)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实验Ⅱ中右侧烧杯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023-12-19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3 . 某烧碱样品因部分变质含Na2CO3。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用滴定法测定该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资料】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如下:
酚酞:pH<8.2无色                    8.2<pH<10浅红色                    pH>10红色
甲基橙:pH<3.1红色                    3.1<pH<4.4橙色                    pH>4.4黄色
【实验步骤】
I、迅速地称取烧碱样品0.50g,溶解后配制成100mL溶液,备用。
Ⅱ、将0.1000mol/LHCl标准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0,记录起始读数V0;用碱式滴定管取20.00mL样品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以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一终点(此时溶质为NaCl和NaHCO3),记录酸式滴定管的读数V1;然后再向锥形瓶内滴加2滴甲基橙,继续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二终点,记录酸式滴定管的读数。重复上述操作两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123
V0/mL0.000.000.00
V1/mL21.7221.6821.70
V2/mL23.7223.6823.70

(1)烧碱样品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
(2)步骤I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________
(3)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装入标准溶液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4)滴定至第一终点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判断滴定至第二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_____________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不再变化。
(6)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w(NaOH)=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7)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得的NaOH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达到第一终点前,锥形瓶中有气泡产生
b.记录酸式滴定管读数时,俯视标准液液面
c.第一终点后继续滴定时,锥形瓶中有少许液体溅出
2023-12-0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过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杀菌、消毒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空气中易变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若将投入到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反应完毕后,溶液中上述离子数目几乎不变的有______(填离子符号)。
(3)因保存不当易吸收空气中的,实验小组取样品m g,设计如图实验装置测定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①将实验装置组装好后,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装置D中的试剂:______
②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V 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则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5 . 某烧碱样品因部分变质含,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测定该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实验步骤:
Ⅰ.迅速地称取烧碱样品0.50g,溶解后配制成100mL溶液,备用。
Ⅱ.取20.00mL样品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标准溶液,此时溶质为NaCl和
Ⅲ.继续加入标准溶液,此时溶质为NaCl。
(1)步骤Ⅰ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_____
(2)步骤Ⅱ、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4)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得的NaOH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步骤Ⅰ,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步骤Ⅱ,加入HCl标准溶液时锥形瓶中有气泡产生
c.步骤Ⅲ,加入HCl标准溶液的过程中,锥形瓶中有少许液体溅出
2023-11-2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一零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统练三化学试卷
6 . 滴定法是化学分析的常用方法,某兴趣小组利用滴定法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I】用溶液测定某食用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某同学列出实验步骤:
A.分别向碱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注入标准溶液和待测醋酸至0刻度以上2~3cm
B.调节滴定管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C.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D.用标准溶液清洗碱式滴定管2~3次;待测醋酸清洗酸式滴定管2~3次
E.用待测醋酸清洗锥形瓶2~3次
F.排气泡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把滴定管固定好
G.滴定管检漏,用水清洗所有仪器,备用
H.通过酸式滴定管向锥形瓶注入20.00mL待测醋酸,并加入2滴指示剂
             
(1)①从上述实验步骤中选出正确的并按操作先后排序: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②滴定开始和结束时读数若如图所示,标准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mL。
(2)有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滴定序号

待测液体积(mL)

所消耗标准液的体积(mL)

滴定前

滴定后

1

25.00

0.50

20.60

2

25.00

1.10

21.00

3

25.00

2.20

22.20

进行滴定操作时滴定管的正确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c(待测液)_________,若滴定时标准液和待测液的浓度变大,滴定突跃范围变____________(填“宽”“窄”)。
(3)常温下,若用溶液分别滴定20.00mL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达到B、D状态时,反应消耗的溶液的体积a______b(填“>”“<”或“=”)。

(4)测定的纯度。
称取ag样品,先用硫酸溶解,配成溶液,取20mL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再加入溶液,最后用溶液滴定过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表示到达滴定终点.消耗溶液的体积为,已知被还原为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的摩尔质量:),下列情况会导致产品纯度偏大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溶液部分变质(含       B.滴定达终点时,仰视刻度线读数
C.滴定前,在锥形瓶中加水稀释待测液       D.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生成
E.溶液因露空放置太久而变质F.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2024-01-2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过氧化钠常做漂白剂、杀菌剂、消毒剂,其保存不当容易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变质。
(1)某课外活动小组欲探究某过氧化钠样品是否已经变质,取少量样品,溶解,加入___________溶液,充分震荡后有白色沉淀,证明Na2O2已经变质。
(2)该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粗略测定过氧化钠的纯度,他们称取a g样品,并设计用下图装置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①将仪器连接好以后,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 ___________
②B装置出来的气体是否需要干燥___________。(填“是”或“否”)
③写出装置C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D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⑤实验结束时,读取实验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时,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直接读取气体体积,不需要冷却到室温
b.上下移动量筒,使得E、F中液面高度相同
c.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读取量筒中的水的体积
⑥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V mL,则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023-11-1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8 . 下列实验的操作、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A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鉴别氯气、溴蒸气试纸变蓝该气体为氯气
B试纸测定溶液的非金属性:
C样品酸化溶解后,滴加溶液溶液显红色已氧化变质
D向久置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先出现白色沉淀后部分溶解部分变质
A.AB.BC.CD.D
2023-11-10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松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9 . 氮化锶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生产荧光粉.锶与氮气在加热条件下可生成氮化锶,氮化锶遇水剧烈反应.某同学设计如下装置制备氮化锶(各装置盛装足量试剂),使用的氮气样品可能含有少量等气体杂质。
已知:醋酸二氨合亚铜溶液能定量吸收,但易被氧化,失去吸收能力;连苯三酚碱性溶液能定量吸收
Ⅰ.氮化锶的制取

(1)装置C、D、E盛装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填代号)。
甲.连苯三酚碱性溶液       乙.浓硫酸       丙.醋酸二氨合亚铜溶液
(2)该套装置设计存在缺陷,可能会导致产品变质,提出改进方案_____________
Ⅱ.产品纯度的测定
称取中所得产品,加入干燥的三颈烧瓶中,然后由仪器3加入蒸馏水,通入水蒸气,将产生的氨全部蒸出,用的盐酸标准溶液完全吸收(吸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从烧杯中量取的吸收液,用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到终点时消耗溶液。(图中夹持装置略)

(3)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中长玻璃管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仪器3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5)用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时所选指示剂为_____________;如何判断滴定终点的到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产品纯度为__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7)下列实验操作可能使氮化锶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滴定前碱式滴定管未排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b.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c.滴定后,碱式滴定管尖嘴外还悬着一滴液体
2024-01-0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10 .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及所得到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取某无色溶液做焰色试验观察到焰色为黄色该溶液只含,无
B向某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取少量高锰酸钾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氯化亚铁样品,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该样品一定未变质
D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氯水后溶液变蓝Cl的非金属性强于I
A.AB.BC.CD.D
2024-02-05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