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实验基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8 道试题
1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氯气的性质并模拟工业制备漂白粉,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已知:
①A 中反应为 KClO3+6HCl(浓) = KCl+3Cl2↑+3H2O;
②石灰乳的主要成分为 Ca(OH)2,其他杂质不参与反应。

(1)写出 B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立即将 B 中溶液滴几滴在紫色石蕊试纸上,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装置 C 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 C 中 I、II、III 处依次放入的物质正确的是_________(填编号)。
编号IIIIII
A干燥的有色布条碱石灰湿润的有色布条
B干燥的有色布条浓硫酸湿润的有色布条
C湿润的有色布条浓硫酸干燥的有色布条
D湿润的有色布条碱石灰干燥的有色布条
(3)待 E 中物质完全反应后,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得到漂白粉样品,其有效成份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F 装置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
(5)为测定(3)中所得漂白粉的有效成份含量。称取 a g 漂白粉样品溶解,往所得溶液中通入 CO2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若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b mol,则该漂白粉中有效成份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用含 a、b 的式子表示)。
2020-09-0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
2 . (NH4)2Fe(SO4)2·6H2O(硫酸亚铁铵的结晶水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化学试剂,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会被氧化而变质。某课题小组为了探究莫尔盐的分解产物,开展了如下实验:

已知:五氧化二磷是酸性干燥剂,假设干燥管中试剂均足量。
(1)甲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检验(NH4)2Fe(SO4)2·6H2O分解的部分产物。装置A的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__________
①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②M干燥管中所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
(2)检验(NH4)2Fe(SO4)2·6H2O是否变质的试剂是_______(填化学式);检验是否完全变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NH4)2Fe(SO4)2·6H2O标准溶液测定过二硫酸铵[(NH4)2S2O8]的纯度(过二硫酸铵的相对分子量为238,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2Fe2+ =2Fe3++2SO)。取w g过二硫酸铵样品溶于蒸馏水配制成250 mL 溶液。准确量取20.00 mL配制的溶液于锥形瓶中,用c mol·L-1(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进行三次平行实验,测得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起始读数/mL终点读数/mL
2.5022.58
1.0023.12
0.0019.92
①完成上述实验需要准确量取20.00 mL过二硫酸铵溶液,所用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用含w、c的代数式表示)。
2016-12-09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贵州省铜仁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3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氯气的性质并模拟工业制备漂白粉,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已知:
①A 中反应为 KClO3+6HCl() = KCl+3Cl2↑+3H2O;
石灰乳的主要成分为 Ca(OH)2,其他杂质不参与反应。

(1)写出 B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立即将 B 中溶液滴几滴在紫色石蕊试纸上,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装置 C 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 C I、II、III 处依次放入的物质正确的是_________(填编号)。

编号

I

II

III

A

干燥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

湿润的有色布条

B

干燥的有色布条

浓硫酸

湿润的有色布条

C

湿润的有色布条

浓硫酸

干燥的有色布条

D

湿润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

干燥的有色布条

(3) E 中物质完全反应后,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得到漂白粉样品,其主要成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F 装置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
(5)为测定(3)中所得漂白粉的有效成份含量。称取 a g 漂白粉样品溶解,往所得溶液中通入 CO2 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若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b mol,则该漂白粉中有效成份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用含 a、b 的式子表示)。
2018-12-04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长汀、连城一中等六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4 .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得到氯气,如图是制取并探究Cl2化学性质的装置图。

(1)写出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
(2)若要在 D 中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B中应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
(3)实验中发现: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生成氯气,稀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不生成氯气。针对上述现象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a.稀盐酸滴入 MnO2中,然后通入HCl气体加热
b.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加入NaCl固体加热
c.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加入浓硫酸加热
d.MnO2与 NaCl的浓溶液混合加热
e.浓硫酸与 NaCl固体、MnO2固体共热
①实验b的目的是_______
②实验现象:a、c、e有黄绿色气体生成,b、d没有黄绿色气体生成。由此得出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是_______
(4)F装置是尾气处理装置,其中产物之一是消毒液的有效成份。
Ⅰ.2016年巴西奥运会期间,由于工作人员将84消毒液与双氧水两种消毒剂混用,导致游泳池藻类快速生长,池水变绿,其原因为反应产生的O2促进藻类快速生长。请写出两种消毒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Ⅱ.实验室需要配制480mL 2.5mol/L的消毒液,需要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需要_______;配制时需用托盘天平称量的质量为_______。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溶液未经冷却即转移至容量瓶并定容
②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③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5)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次氯酸的化学性质 , 用强光照射盛有氯水的密闭广口瓶;并用传感器测定广口瓶中数据,得到如下曲线。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曲线中氯离子的浓度和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化的原因_______
2023-11-23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某科研小组对乙醛与新制Cu(OH)2反应的实验进行探究。文献资料:
a.Cu(OH)2与OH-反应生成[Cu(OH)4]2-(蓝紫色)。
b.Cu2O在碱性条件下稳定,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如:Cu2OCu+Cu2+
Ⅰ.探究NaOH在乙醛与新制Cu(OH)2浊液反应中的作用
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5% CuSO4
溶液体积
10% NaOH
溶液的体积
振荡后现象加入0.5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热后现象
2 mL5滴浅蓝绿色沉淀仍然为浅蓝绿色沉淀
2 mL0.5 mL浅蓝色沉淀浅蓝色沉淀→黑色沉淀
5滴2 mL蓝色浊液蓝色浊液→黄绿色浊液→橙黄色浊液→砖红色浊液
(1)实验ⅰ中的浅蓝绿色沉淀的主要成份为Cu2(OH)2SO4,受热不易分解。写出生成Cu2(OH)2S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实验ⅰ、ⅱ、ⅲ中,实验___________的新制Cu(OH)2浊液与乙醛反应生成了Cu2O。
(3)为进一步探究新制Cu(OH)2与乙醛反应的本质,科研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实验加入试剂加入0.5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热后现象

   

3 mL H2O蓝色沉淀→黑色沉淀
3 mL 10% NaOH蓝色浊液→黄绿色浊液→橙黄色浊液→砖红色浊液
① 由实验ⅳ的现象推测:实验ⅱ的黑色沉淀是___________
② 实验ⅴ能够产生砖红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结合微粒符号解释),写出实验ⅴ中该微粒与乙醛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
Ⅱ.对“黄绿色浊液→橙黄色浊液”异常现象的探究及产物的分离检验
(4)针对实验ⅲ、ⅴ中“黄绿色浊液→橙黄色浊液”的异常现象,通过实验证明了“橙黄色”与乙醛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的有色物质有关。实验方案为:___________,加热,无色溶液先变为亮黄色,逐渐加深为橙黄色。
(5)为分离实验ⅴ中砖红色物质,进行如下操作:取实验ⅴ反应后浊液,加入50%乙醇溶液,过滤,得到砖红色固体W,滤液放置24小时后,底部有几粒黄豆大小的黄色油状物质P。
① 文献表明:黄色油状物质P主要是乙醛在碱性条件下的聚合产物。在碱作用下,乙醛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CH3CH=CHCHO,CH3CH=CHCHO与乙醛继续发生羟醛缩合反应,最终生成多烯醛聚合物。写出由乙醛生成多烯醛聚合物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② 为进一步确定砖红色固体W的成分,该小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方案:取少量砖红色固体W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H2SO4,振荡,溶液变为蓝色并有紫红色固体。由实验现象能否得出该砖红色固体W是Cu2O,理由是___________
2023-07-10更新 | 209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6 . 某化工厂出厂的漂白粉说明书如下:
使用说明
【主要成份】次氯酸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质量分数为35%)
【用途用量】取漂白粉2至3g,水1000g,配成溶液,将病人用具浸泡其中5至10分钟。
如需要,浓度可提高,时间可延长。
【注意事项】密封避光保存于阴凉处,随配随用,有腐蚀性,少与手接触。

(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___________,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将漂白粉溶于水配成480 mL溶液,要使浓度为0.1 mol/L,则需称量漂白粉质量为___________g。(保留一位小数)
(3)配制上述溶液玻璃仪器除了要使用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
(4)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___________
b.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___________
(5)将含有少量HCl的氯气通入盛有潮湿消石灰的U形管中,可制得少量漂白粉(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①如图为反应后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不考虑氯气和水的反应)。

a.图中曲线Ⅰ表示___________离子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关系。
b.所用石灰乳中含有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c.另取一份含有等物质的量的石灰乳,以较大的速率通入足量氯气,反应后测得产物中的物质的量为0.39 mol,则产物中___________
②试判断另一个副反应是___________(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23-12-0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7 . 用生石灰(CaO)、纯碱(Na2CO3)和食盐(NaCl)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得一种腌制原料,某同学为了探究该原料成份做了以下实验:
该同学取一定量的样品溶于水,主要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认为(1)过滤后所得的滤液中肯定含有大量的NaOH、NaCl溶质,还可能含有Ca(OH)2或Na2CO3 ,为了探究所得滤液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请你帮他完善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设计如下表所示: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①取少量滤液,滴加适量K2CO3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滤液中含Ca(OH)2Ⅰ:________________
若无白色沉淀滤液中无Ca(OH)2
②取少量滤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ⅰ:若出___________             滤液中含Na2CO3Ⅱ:_______________
ⅱ:若无___________        滤液中无Na2CO3
2017-11-1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3-14高三上·江苏扬州·阶段练习
8 . 以钡矿粉(主要成份为BaCO3,含有Ca2+、Fe2+、Fe3+、Mg2+等)制备BaCl2·2H2O的流程如下:

(1)氧化过程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沉淀C的主要成分是Ca(OH)2______。由图可知,为了更好的使Ca2+沉淀,还应采取的措施为______

(3)用BaSO4重量法测定产品纯度的步骤为:
步骤1:准确称取0.4~0.6 g BaCl2·2H2O试样,加入100 ml 水,3 ml 2 mol·L-1的HCl溶液加热溶解。
步骤2:边搅拌,边逐滴加入0.1 mol·L-1 H2SO4溶液。
步骤3:待BaSO4沉降后,______,确认已完全沉淀。
步骤4:过滤,用0.01 mol·L-1的稀H2SO4洗涤沉淀3~4次,直至洗涤液中不含Cl-为止。
步骤5:将折叠的沉淀滤纸包置于______中,经烘干、炭化、灰化后在800℃灼烧至恒重。称量计算BaCl2·2H2O中Ba2+的含量。
①步骤3所缺的操作为______
②若步骤1称量的样品过少,则在步骤4洗涤时可能造成的影响为______
③步骤5所用瓷质仪器名称为______。滤纸灰化时空气要充足,否则BaSO4易被残留的炭还原生成Ba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④有同学认为用K2CrO4代替H2SO4作沉淀剂效果更好,请说明原因______。[已知:Ksp(BaSO4)=1.1×10-10 Ksp(BaCrO4)=1.2×10-10]
2016-12-08更新 | 10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检测试题化学试卷
9 . 已知时溶解度最小。某工厂利用钒铬渣提取液(主要成分为)制备晶体,流程如下:

不同温度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
19.384.00.15.5
22.596.50.092.49
26.31020.091.3
(1)关于“钒铬分离”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研磨可防止生成的沉淀覆在表面,提高利用率
B.研磨减小了所得钒渣的粒径,提高了后续步骤中钒渣的浸出率
C.相对于,工业上更宜选用
D.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2)从滤液A中获取晶体时,应采用的结晶方法为_______;残留的含铬废水不能直接排放,处理时需要经过“酸化→还原→沉降”三个步骤用溶液还原时,还原产物为,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钒渣成份是,“浸出”过程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转化”过程中选用溶液不选用溶液的可能原因为_______。(写一条原因即可)

(5)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
(6)研究表明固体(固体的组成用表示)热分解得到的过程可分为四步,每一步产生的物质的量之比依次为2∶1、3∶1、3∶2、3∶2,取固体进行热重分析,剩余固体质量与温度关系如图,时剩余固体的组成可表示为:_______
2022-11-16更新 | 24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10 . 化学小组实验探究SO2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
(1)实验一:试剂瓶丙盛有新制纯净的Cu(OH)2悬浊液,制备SO2(夹持、加热仪器略),并向丙中通入足量SO2。开始可观察到丙中局部有浅黄色固体生成,Cu(OH)2全部溶解后得到蓝色溶液A和少量紫红色固体B。

①浓H2SO4与Cu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②试剂a为____
(2)分析物质性质,紫红色固体B应为___。用pH试纸测定淡绿色溶液A的pH约为3,向该溶液中鼓入足量氮气后溶液变蓝,预测浅黄色固体物质为中间产物Cu2O,写出生成Cu2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资料:Cu2O酸性条件下不稳定,Cu2O+2H+=Cu+Cu2++H2O)
(3)为进一步验证SO2与Cu(OH)2悬浊液反应过程中产生Cu(I)。
实验二:向CuCl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得含NaCl的Cu(OH)2悬浊液,将此悬浊液加入丙中,重复上述实验。开始可观察到局部有浅黄色固体物质生成,Cu(OH)2全部溶解后丙底部有较多的白色沉淀C,上层是淡绿色的溶液A。
(资料:[Cu(NH3)2]+]无色,易被氧化为深蓝色[Cu(NH3)4]2+])

①试管N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证明白色沉淀C中含有的阴离子为___;试管M中无色溶液的主要成份为____(写化学式)。
②C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2021-10-13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