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2 道试题
1 . 某小组探究S单质与溶液加热后得到的产物。向5溶液中加入少量硫粉,加热至固体全部溶解,冷却后,得到淡黄色溶液A()。
【资料】1.溶液无色,能与反应生成(臭鸡蛋气味气体),能与反应生成(黑色固体)。
2.溶液呈黄色,能与反应生成S和,能与反应生成S和
3.均不能使品红褪色,或高浓度能使品红褪色。
(1)如图所示,进行实验I和Ⅱ,证实了产物中含

①补全实验Ⅱ的方案_______ (在横线上填写试剂)。
②证实产物中含的现象是_______
(2)依据产物中含,甲同学认为产物还应该有,请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进行解释:_______
(3)甲同学推测溶液A中可能还含有,因为在加热过程中可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
针对此观点继续实验Ⅲ:取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立即出现淡黄色浑浊,同时产生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离心沉淀(固液分离),得到无色溶液B和淡黄色固体。取无色溶液B,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实溶液A中存在
(4)甲同学根据溶液A呈淡黄色猜想其中还存在,并认为实验Ⅲ中的现象可做为证据。但乙同学认为实验Ⅲ中的现象不能说明,理由是_______
(5)继续进行实验Ⅳ,验证了溶液A中存在

①溶剂X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②证明溶液中含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
进一步实验,得到结论:硫单质在碱性条件下歧化反应的产物主要为,溶液中还会生成少量的
2 . 酸性废水中的砷元素主要以亚砷酸(H3AsO3)形式存在。已知As2S3难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稀盐酸等无机酸。
(1)工业上采用硫化法(通常用Na2S)去除废水中的砷。
①向酸性废水中加入Na2S,产生的H2S与H3ASO3反应生成As2S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沉淀后,若废水中c(S2-)=1.0×10-4mol·L-1,则c(As3+)=_______。[Ksp(As2S3)=4.0×10-38]。
③为了防止As2S3与过量的S2-形成络合离子而溶解,通常需添加适量的FeSO4溶液,形成FeS,与As2S3共沉淀。验证沉淀中含有FeS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
(2)用硫代硫酸钠(Na2S2O3)替代Na2S处理含砷酸性废水可避免H2S污染。
①Na2S2O3去除酸性废水中H3AsO3的反应机理如图1所示,S2O经过“途径I”的除砷过程可描述为________(图中“HS·”为自由基,“·”表示孤单电子)。


②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紫外线照射下,将Na2S2O3分别加入到不含H3AsO3的酸性废水和含H3AsO3的酸性废水中,监测到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2所示,发现均不释放H2S,其原因是_______
3 . 白磷(P4)有毒,实验时若皮肤接触到白磷,应立即用稀CuSO4溶液清洗,发生两个反应:
反应①为P4和CuSO4反应的主要生成物为Cu、H3PO4和H2SO4
反应②为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反应①和②中,P4只作还原剂
B.反应①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个数之比为5∶2
C.皮肤接触到白磷,用稀CuSO4溶液清洗后,应再使用NaOH溶液清洗
D.若P4反应完全且转化为H3PO4的转化率是80%,理论上反应①和②消耗P4的个数之比为14∶11
4 . 我国C919大飞机制造过程中用到的某些新型材料是以作催化剂制备的。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及稀硫酸,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成绿色。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装置(夹持装置略),利用溶液与气体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药品,①打开止水夹先氮气通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②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仪器a中加盐酸调pH至2~3,关闭分液漏斗旋塞;③……,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④待反应完全后,再通一段时间。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操作③是_______
(2)将装置A中的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后密封保存,洗涤时选择的最佳洗涤液是___ (填标号);判断沉淀洗涤干净的实验操作是___
A.蒸馏水       B.稀硫酸       C.95%的乙醇       D.饱和食盐水
(3)测定产品纯度:称取所制备的CuCl产品mg,将其置于足量的FeCl3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稀硫酸,配成250mL溶液。移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cmol/L的C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再重复滴定2次,三次平均消耗Ce(SO4)2标准溶液VmL,反应中Ce4+被还原为Ce3+,则样品中CuCl (摩尔质量为Mg/mol)的质量分数为___。滴定时Ce(SO4)2标准溶液应盛放在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下列操作会导致质量分数的测定值偏大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B.滴定前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过程中振荡锥形瓶时不慎将瓶内溶液溅出
2023-01-14更新 | 6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化学试题
5 . 中国科学院将分子引入电解质中调整充电和放电反应途径,研制出了高功率可充电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可与水发生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既可选用含水电解液,也可选无水电解液
B.放电时,最终被氧化为
C.充电时,阴极反应式:
D.放电时,每产生(标准状况下)时,电路中转移电子
6 .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双氧水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生产双氧水常采用蒽醌法,其反应原理和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A.氢化釜   B.过滤器     C.氧化塔   D.萃取塔   E.净化塔   F.工作液再生装置   G.工作液配制装置
生产过程中,把乙基蒽醌溶于有机溶剂配制成工作液,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氢化,再经氧化、萃取、净化等工艺得到双氧水。回答下列问题:
(1)蒽醌法制备双氧水理论上消耗的原料是_______,循环使用的|原料是______,配制工作液时采用有机溶剂而不采用水的原因是______
(2)氢化釜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进入氧化塔C的反应混合液中的主要溶质为_______
(3)萃取塔D中的萃取剂是____,选择其作萃取剂的原因是______
(4)工作液再生装置F中要除净残留的H2O2,原因是______
(5)双氧水浓度可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4溶液测定,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一种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27.5%,(密度为1.10g·cm3),其浓度为______mol/L。
7 . 回收利用含硫化合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1)一种由含的烟气回收硫磺的工艺为:将一部分含的烟气在空气中燃烧,将燃烧所得产物与剩余烟气混合,冷却后可回收得到硫磺()。该工艺中涉及反应为:
反应1:       
反应2:       
反应3:       
①反应H=_______
②如果上述反应均能完全进行,为提高硫磺的产率,该工艺中需要控制的是_______
(2)一种以为原料,循环吸收烟气中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写出转化中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3)一种以为催化剂载体、为催化剂的还原烟气中制S的反应机理如图1和如图2所示:
①如图1中所示转化可以描述为_______

②如图2中X的电子式为_______

③其他条件一定,改变起始时的比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S的产率与温度和比值的关系如图所示。500℃时, 比值为3时硫的产率小于比值为2时的原因是_______
8 . (易潮解)是一种潜在的锂电池的电解质材料。某小组用粗锌(含少量)和稀硫酸反应制备,利用纯化后的氢气还原硫酸锂制备硫化锂并对产品纯度进行分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上述装置制备,按气流从左至右,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填字母,装置可重复使用)。
(2)其他条件相同,粗锌与稀硫酸反应比纯锌_______(填“快”或“慢”),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C中现象是_______
(3)探究产品的成分
实验操作与现象结论
取少量样品,滴加足量稀盐酸,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样品含杂质
在实验Ⅰ的溶液中滴加_______,产生白色沉淀样品含杂质
由上述实验Ⅱ中滴加试剂为_______,产品中含有杂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4)定量测定的含量
①取g样品加入稀硫酸(过量)
②充分反应后,煮沸溶液以除去残留的酸性气体
③滴加酚酞溶液作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硫酸,消耗溶液,产品含杂质,但不影响上述实验方案的科学性,理由是_______,若产品中杂质含量为10%(质量分数),则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2023-02-09更新 | 71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9 .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求知求真”.某化学兴趣小组以溶液与溶液的反应为素材,探究盐溶液之间的反应情况,体悟反应的复杂性。
(1)实验预测
推测可能发生的反应推测依据预期的实验现象
①氧化还原反应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过量,则有淡黄色沉淀(S)生成若过量,则有黑色沉淀_______生成
②复分解反应为黑色难溶物,有黑色固体生成
③彻底双水解反应水解能力均较强_______色沉淀()产生,同时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生成
(2)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能否发生反应①,设计装置如下图,能证明反应已经发生的现象有_______[已知:]。

实验二:探究能否发生反应②和③,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解释或结论
ⅰ.向饱和溶液中,滴加2滴饱和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而后黑色沉淀消失,出现淡黄色沉淀用离子方程式解释黑色沉淀消失的原因:_______
ⅱ.将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直接混合先有黑色和另一种颜色的沉淀生成,而后都变为黑色;同时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生成试解释:沉淀最终都变为黑色的原因是_______。结论:_______发生反应②,_______发生反应③(均填“已”或“未”)。
ⅲ.取ⅱ中最终生成的黑色沉淀样品,用无水乙醇多次洗涤后,干燥称量得黑色固体,然后在空气中灼烧至恒重灼烧后,所得红棕色固体质量为经计算判断,黑色固体样品的成份为_______
实验结论
在溶液中相遇,会因为二者的浓度、用量等不同而反应不同,但都会先发生复分解反应。
2022-04-03更新 | 633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