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2 道试题
1 . 聚合硫酸铁[Fe(OH)SO4]n能用作净水剂(絮凝剂),可由绿矾(FeSO4·7H2O)和KClO3在水溶液中反应得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ClO3作氧化剂,每生成1 mol [Fe(OH)SO4]n消耗6/n mol KClO3
B.生成聚合硫酸铁后,水溶液的pH增大
C.聚合硫酸铁可在水中形成氢氧化铁胶体而净水
D.在相同条件下,Fe3+比[Fe(OH)]2+的水解能力更强
2019-04-12更新 | 5923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
2 . 四氧化三锰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和新能源基础原材料,可以用于生产软磁锰锌铁氧体、锂电正极材料锰酸锂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等。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还含少量Fe、Si、Al等的氧化物)和硫铁矿(主要成分)为原料制备大颗粒的电池

说明:
Ⅰ.“浸取”:研究发现,酸浸时颗粒反应的原理如图1所示(部分产物未标出)。

                            图1
Ⅱ.通空气“氧化”:将“沉淀”步骤所得含少量固体滤出,洗净,加水打成浆,浆液边加热边持续通入空气,制得
Ⅲ.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见表:
沉淀物
开始沉淀的pH3.42.26.38.1
完全沉淀的pH5.23.29.710.4
(1)滤渣1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
(2)随硫铁矿的增加,锰的浸出率降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3)写出“浸取”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加入“氧化”的目的是_______
(5)检验“沉淀”已洗净的操作是_______
(6)“沉淀”加热通空气过程中溶液pH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其中pH先基本不变后迅速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

(7)一个立方体结构的晶胞如图3所示,距离最近的_______个,已知阿伏加德罗数值为,则的晶体密度为,则晶胞的边长为_______nm(用含ρ、的代数式表示)。
2023-01-04更新 | 1024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3届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二)化学试题
3 . “84消毒液”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实验小组制备消毒液,并利用其性质探究制备碘水的方法。
资料:i.的电离常数为的电离常数为
ii.碘的化合物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iii.碘单质能与反应:(低浓度时显黄色,高浓度时为棕色)。
I.制备消毒液(夹持装置略)

(1)制备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
(2)结合资料i,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II.利用消毒液的性质探究碘水的制备方法
将某品牌“84消毒液”稀释10倍,各取100mL于三个烧杯中,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制备碘水:
方案操作现象反应后加淀粉溶液
1烧杯1溶液中加入9g固体溶液为橙黄色……
2烧杯2溶液中加入9g固体,再加入1盐酸10mL溶液颜色快速加深,呈紫红色变蓝
3烧杯3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小于0.5g)振荡后溶液保持无色不变蓝
(3)针对烧杯3“滴加淀粉溶液不变蓝”的原因,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1:生成的I2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存在。
设计实验a证实了假设1成立,实验a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
假设2:过量的将反应生成的氧化为
设计实验b证实了假设2成立。氧化生成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4)某小组检验烧杯3所得溶液中含:取烧杯3所得无色溶液少许,加入稀硫酸酸化的溶液,反应后再滴加淀粉溶液,发现溶液变蓝。该实验方案能否证明烧杯3所得溶液中存在,说明理由_______
(5)预测烧杯1反应后加淀粉溶液的实验现象,结合方程式说明预测依据_______
(6)对比不同方案的实验现象,得出制取碘水的最佳方法要关注的因素是_______
4 . Fe3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以黄铁矿烧渣(主要含Fe2O3、Fe3O4、CaO等物质)为原料制备Fe3O4的过程如下。

(1)酸浸、过滤
① 酸浸过程Fe3O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② 充分酸浸后浸取液中仍有Ca2+ 残留,加入FeS2可进一步提高钙的脱除率,结合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
(2)纯化
① Fe粉的作用是________
② 检验纯化是否完全还原,应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_
a.KMnO4溶液        b.K3[Fe(CN)6]溶液        c.KSCN溶液
(3)制备
将NaOH溶液与FeSO4溶液(稍过量)按一定比例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继而转变为墨绿色,最后变为黑色。溶液混合的同时通入空气并记录pH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
ⅰ.pH≈7.8时,浊液中主要存在Fe(OH)、 Fe(OH)2和少量Fe2+
ⅱ.墨绿色物质主要成分为Fe5O2(OH)5SO4
制备过程可能发生了如下历程:

① 0~t1时段,pH明显降低。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
② t1~t2时段,墨绿色物质的生成与转化(生成Fe3O4)同时进行。
a.生成墨绿色物质的方程式是:________
b.墨绿色物质转化为Fe3O4的方程式是:________
③ t2~t3时段,pH继续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
2023-01-09更新 | 114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考前热身化学试题
5 . 碲(Te)广泛应用于冶金、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从精炼钢的阳极泥中(主要成分为Cu2Te,还含有金、银、铂等)回收碲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TeO2有强还原性,且TeO2、Cu2TeO4难溶于水;高碲酸钠的化学式:Na2TeO4
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反应”效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任答一条)。
(2)滤液i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写化学式)。滤液i中溶质的浸出率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解释铜的浸出率随温度变化的可能原因_______

(3)“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滤液ii可循环使用,应将其导入到_______(写操作单元名称)操作中。
(4)“沉碲”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粗碲粉中碲质量分数的测定步骤如下:取mg粗碲粉,加入酸使其转化为亚碲酸(H2TeO3),配制成100mL溶液,取25.00mL于锥形瓶中。向锥形瓶中加入V1mLc1mol·L-1酸性K2Cr2O7溶液,充分反应使亚碲酸转化为碲酸(H6TeO6)。用c2mol·L-1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酸性K2Cr2O7溶液,消耗V2mL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该粗碲粉中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022-04-01更新 | 105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高中学科核心素养测评化学试题
6 . 某小组同学制备碘酸盐()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①可与溶液反应生成
②碘酸钙 []为难溶于水、能溶于硝酸的白色固体。
的氧化性,的还原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与氧化性随溶液酸性增强而增强(X为或I)。
实验装置如图(加热与夹持装置略)

   

步骤:
I.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加热圆底烧瓶;一段时间后,B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棕黄色。
II.将B中棕黄色溶液倒入烧杯中,再加入溶液,烧杯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无色。
(1)A装置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C装置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取少量步骤Ⅱ后所得无色溶液,加入过量盐酸和,振荡后静置,溶液分层,上层呈浅黄色,下层呈紫色。甲同学得出结论: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氧化
①乙同学认为上述结论不合理,可能原因如下:
原因一:空气中在酸性条件下将溶液中的氧化,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原因二:___________(填化学式)在酸性条件下将溶液中的氧化。
②为了进一步证明在酸性条件下可氧化,完成如下实验:
ⅰ.另取与(3)等量的步骤Ⅱ后所得无色溶液,加入稍过量固体,振荡,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X和沉淀Y。
ⅱ.向无色溶液X,加入与(3)等量的盐酸和,振荡后静置,溶液分层,上、下层均几乎无色。
ⅲ.取少量洗涤后的沉淀Y加入稀,固体溶解,继续加入少量KI溶液,溶液呈黄色。
ⅳ.……
a.由实验ⅰ、ⅱ得出结论:___________
b.由实验ⅲ和ⅳ得出结论: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氧化。补全实验ⅳ的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ⅲ得出:氧化性___________(填“”或“”),而实验ⅰ表明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_________
(5)查阅资料发现,与相应的()均有类似上述反应。浓度相同时,氧化性,但浓度均为开始发生反应时的pH为1,而浓度均为开始发生反应的pH为5。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两个反应开始发生时pH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
7 . 绿色化学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某科研团队设计了一种熔盐液相氧化法制备高价铬盐的新工艺,该工艺不消耗除铬铁矿、氢氧化钠和空气以外的其他原料,不产生废弃物,实现了的深度利用和内循环。工艺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高温连续氧化工序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滤渣I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工序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热解工序产生的混合气体最适宜返回工序___________(填“①”或“②”或“③”或“④”)参与内循环。
(5)工序③也可以利用电解法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a,b电极均为石墨):b与电源的___________极相连,制备时,理论上左侧溶液总质量增重___________g。

(6)工序④溶液中的铝元素恰好完全转化为沉淀的___________。(通常认为溶液中离子浓度等于为恰好沉淀完全;已知)
2022-05-27更新 | 9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等四校2022届高三模拟联考(三)化学试题
8 . 向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固体物质完全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混合气体及。在所得溶液中加入的NaOH溶液,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②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与硝酸反应后剩余
④产生的的体积为
⑤原混合物中Cu的质量分数为
A.①⑤
B.②④C.①④D.②③
9 . 某钾盐X由四种元素组成,某小组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

已知:相同条件下,A、B为中学常见气体且密度相同。D、E均为二元化合物,气体F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通入无色溶液E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1)气体B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写出固体混合物D、G共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3)无色溶液E中滴加盐酸观察到气泡。收集少量气体通入溶液,观察到黑色沉淀生成。写出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
(4)将G溶于氨水得到一无色溶液,设计实验检验无色溶液中主要离子___________
10 . 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关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实验结论
A向NaHA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蓝色Kw>Ka1(H2A)·Ka2(H2A)
B常温下将铝片投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C向10mL0.1mol·L-1FeCl3溶液中加入5mL0.1mol·L-1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再滴加少量1mol·L-1KSCN溶液,红色加深Fe3+和SCN-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少量的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氧化性:>Cl2
A.AB.BC.CD.D
2023-03-09更新 | 97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