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65 道试题
1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的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盛装溶液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2)实验观察到装置C中产生淡黄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
(3)实验观察到装置B、D、E中溶液均褪色,其中体现还原性的是_______(填标号)装置,体现漂白性的是_______(填标号)装置;
(4)酸性溶液可用于测定空气中的含量。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空气样品经过管道以的流速通入密闭容器中的的酸性溶液,经过溶液恰好褪色,假定样品中的溶液充分氧化吸收。
与酸性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该空气样品中的含量是_______
7日内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统考监测化学试题
2 . A、M、Q、R、T、W、X、Y、Z为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常见元素.A的原子半径在元素周期表中最小;Q的一种核素可用于测定文物年代;W的单质氧化性最强;M与X的价电子数相等,X的价电子数等于周期序数;Y与Q同主族;Z的白色氢氧化物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M的元素名称___________;Q可用于测定文物年代的核素是___________(填核素符号);
(2)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
(3)T、W、X的简单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Y的氧化物与AW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工业上通过还原Y的氧化物制备Y单质的粗品,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离子化合物常用于合成有机物,其阴离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7)铝热法还原Z的红棕色氧化物制备Z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8)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一定量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同时生成两种气体,且两种气体的量相同;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铜片,铜片不溶解.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某化学自主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K1、K2为止水夹,夹持装置已略去)探究NO2能否被NH3还原。

回答下列问题:
(1)a仪器名称为_______
(2)甲中盛放的试剂的名称是_______,乙中盛放的试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
(3)C中铜与浓硝酸反应时,体现的浓硝酸的性质为_______,C中实验现象为_______
(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红棕色气体逐渐变淡至无色,经检测发现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只有未完全反应的反应物,则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其中n(还原产物):n(氧化产物)=_______
(5)NaOH溶液可吸收过量的NO2,二者反应生成两种钠盐,则NaOH溶液最多能吸收_______mol NO2.(忽略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及气体与水的反应)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县一中、汨罗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五月联考化学试卷
4 . 白合金是铜钴矿冶炼过程的中间产物,主要含和少量.一种从白合金中分离回收各类金属的具体流程及操作如图所示:

已知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氢氧化物沉淀完全的pH如表所示:
金属离子
完全沉淀时的pH9.03.29.0

(1)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向溶液1中加入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焙烧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固体3的成分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焙烧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对18.3g沉钴所得的固体在空气中进行高温灼烧,最终可以得到一种钴的氧化物.灼烧过程中,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

①B点对应物质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该过程中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废旧芯片中常含有大量的单质Si和少量的Au、Ag、Cu等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方法回收废旧芯片中的Au、Ag并制取硝酸铜晶体[Cu(NO3)2·6H2O]。

已知:①浓硝酸不能单独将Au溶解。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加快酸溶速率,可采取的两种措施为:______________
(2)浓、稀HNO3均可作酸溶试剂,溶解等量的Cu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不同,写出消耗HNO3物质的量多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写出过量的锌粉还原HAuCl4溶液生成金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金属A的名称是_______
(5)操作X包括了_______过滤、洗涤、晾干。
(6)上述过程产生的NO和NO2等氮氧化物会污染空气,可用如下方法处理:
①氨气催化吸收法:已知1mol氨气恰好能将含NO和NO2共0.9mol的混合气体完全转化为N2,则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
②酸化的Ca(ClO)2溶液吸收法:NO能被氧化成NO。研究不同温度下经酸化处理的Ca(ClO)2溶液对NO脱除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在60~80℃时,NO脱除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

7日内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化学试卷
6 . 根据A~J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其对应的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还原性最强的单质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2)在B、C、D、G、I中,离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
(3)A分别与E、F、G、H、I形成的简单气态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
(4)A与F两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
(5)控制溶液为酸性,在微生物、O2作用下实现FA到FO的转化,请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6)将FO2、FO、O2混合气体充满一圆底烧瓶(体积已折算为标况),倒置水中,进行喷泉实验,最后无气体剩余,若所得产物不扩散,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数值大小范围为_______mol/L。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期下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卷
7 . 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以下是人类从海水中提取某些重要化工原料的简单流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吹出”时,常采用热空气吹出溴,利用了溴单质的易挥发性
B.用水溶液吸收的离子方程式为
C.流程中氧化→吸收→氧化的目的是富集溴单质
D.工业上也可用溶液代替二氧化硫吸收,会生成无色无味气体和,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 . 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某校科研人员利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获”的技术的装置如图。

①在整个“捕捉”过程中,将NaOH溶液喷成雾状是为了_______
②“碳捕获”技术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途径,基本思路是将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反应后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③下列溶液中,同样能用于“捕捉”二氧化碳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D.溶液
(2)捕获和转化可减少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原理如图所示。

①图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
②若产生等物质的量CO、,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从空气中捕获直接转化为甲醇是二十多年来“甲醇经济”领域的研究热点,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乔治·安德鲁教授首次以金属钉作催化剂实现了这种转化,其转化如图所示。

①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_______
②如图所示转化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是高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氢化物,为淡黄色固体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比B大是紫红色的金属单质。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反应条件与部分反应的生成物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
(2)反应①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3)写出C与G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体现了的浓溶液的______(填标号)。
A.酸性             B.吸水性             C.脱水性             D.强氧化性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测评期中卷化学试题
10 . 三氯化铬()为紫色晶体,熔点为83℃,易潮解,易升华,能溶于水但不易水解,高温下能被氧气氧化,其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利用,以(沸点为76.8°C)为原料制备无水的实验装置图如下所示.

(1)氨与CuO反应可以生成和水,装置A中产生的作用为________
A.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B.平衡气压       C.吹出
(2)装置C和装置E水槽中盛有的液体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A.沸水       B.冰水
(3)装置D中另一产物为光气(),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三氯化铬属于________。
A.分子晶体B.离子晶体C.共价晶体D.金属晶体

(5)利用氨气与次氯酸钠反应制备,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
(6)将制得的分离提纯后,进行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AgOH不稳定,易分解生成黑色的可溶于氨水和硝酸。
【提出假设】黑色固体可能是Ag、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验证】设计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操作现象结论
ⅰ.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________,振荡黑色固体部分溶解黑色固体中有
ⅱ.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荡________黑色固体是Ag和,则肼具有的性质是碱性和③________

(7)在10mL溶液中加入适量肼,恰好将完全转化为Ag(无生成),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微热(忽略硝酸分解),黑色固体部分溶解,气体产物为NO,充分反应后,最终可得到Ag________g。(要求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A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