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金属钛()密度小,强度高,抗腐蚀性能好。含钛的矿石主要有金红石和铁铁矿。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区是位于___________区。基态原子中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是___________
(2)金红石主要成分是钛的氧化物,该氧化物的晶胞形状为长方体,边长分别为,结构如下图所示。

①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位于距离最近的构成的___________中心(填字母序号,下同)。
a.三角形            b.四面体            c.六面体            d.八面体
②该氧化物的晶体熔点为,其晶体类型最不可能是___________
a.共价晶体            b.离子晶体            c.分子晶体
③若已知该氧化物晶体体积为,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___________
(3)以钓铁矿为原料,用美还原法冶炼金属钓的生产流程图如下: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
②“高温氯化”时还得到一种可燃性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③结合流程及下表数据,“分离”时所需控制的最低温度应为___________

熔点/1668651714
沸点/328711071412
④已知的晶胞类型相同,的离子半径大小相近,解释熔点高于的原因:___________
2024-04-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2 . 某化学小组同学对FeCl3溶液与Na2SO3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现象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红色,无沉淀生成。
放置6小时后,溶液变为淡黄色,始终无沉淀生成。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红色,无沉淀生成。
放置6小时后,生成红褐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1)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S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
(2)甲同学认为实验①发生了氧化还原,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取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3[Fe(CN)6]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填现象),证实了此结论。
(3)乙同学检验红褐色沉淀为Fe(OH)3,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生成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
(4)丙组同学检验实验②中无Fe2+,为探究此浓度下是否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做了如下实验:向U形管的左侧加入___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证实此浓度下的FeCl3溶液与Na2SO3溶液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查阅资料已知:Fe3+、OH-、SO可形成难电离的红色配合物:。请解释实验②中无Fe2+生成的原因___________
(6)通过以上探究,FeCl3溶液与Na2SO3溶液的反应受___________因素影响(至少写出两项)。
2024-01-2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3 . 工业上利用软锰矿和菱锰矿联合进行锅炉燃煤烟气脱硫,同时制备重要化工产品MnSO4,工艺流程如下:

资料:i.软锰矿的主要成分是 MnO2,含少量SiO2、Fe3O4、FeO。
ⅱ.锅炉燃煤过程中空气过量。
ⅲ.该工艺条件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
金属离子Fe3+Fe2+Mn2+
开始沉淀1.56.37.6
完全沉淀2.88.310.2

(1)吸收烟气前,软锰矿需研磨后填入吸收塔。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将SO2烟气通入吸收塔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软锰矿浆脱硫过程中,控制流量,每隔3 h监测一次:测定软锰矿浆的pH;同时测定吸收塔入口和出口的SO2含量,计算SO2的吸收率,结果如图所示:

①吸收塔中矿浆pH逐渐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
②当SO2吸收率低于95%时,无法实现SO2烟气的达标排放,此时需向吸收塔中加入一定量菱锰矿(主要成分MnC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吸收塔中吸收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pH减小抑制了SO2的溶解
b.菱锰矿调节pH升至5.0以上后,吸收率又可以恢复至95%左右
c.加入菱锰矿能增加矿浆中Mn2+的浓度
(4)经检测发现滤液1中仍含有少量Fe2+,可加入MnO2进行“深度净化”,该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产品含量测定方法如下:
I.称取a g晶体,加足量硫酸溶解,将溶液定容于100 mL容量瓶中。
Ⅱ.取25.00 mL 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和过量 (NH4)2S2O8溶液,加热、充分反应后,煮沸溶液使过量的(NH4)2S2O8分解。
Ⅲ.加入指示剂,用b mol/L (NH4)2Fe(SO4)2溶液滴定,滴定至终点时消耗c mL,重新变成Mn2+
       补全步骤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②产品中MnSO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MnSO4的摩尔质量为151 g/mol)。
4 . 高纯硝酸银广泛应用于感光照相、电子浆料、保温瓶胆、制镜等行业。工业上利用粗银粉制备高纯硝酸银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ⅰ.粗粉中含有等杂质;
ⅱ.25℃时几种氯化物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化学式
ⅲ.在较浓盐酸中,可生成离子。
(1)酸浸:
①为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②硝酸与银的反应中,体现了硝酸的_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2)沉银:在粗溶液中主要含有等离子。向粗溶液中加入盐酸、氯化钠,投加量对沉淀率的影响如图。

随着氯离子投加量的增加,的沉淀率出现先增后降的趋势。
①当时,沉淀率并没有达到最高,原因是_______
②当时,沉淀率降低,原因是_______
(3)还原:精制还原时,有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氯气可用于制取漂白剂和自来水消毒。
(1)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制备和除杂装置

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A中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锰被还原为)。
②将除杂装置B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_______
(2)“84”消毒液也可用于漂白,其工业制法是控制在常温条件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同学们探究“84”消毒液在不同pH下使红纸褪色的情况,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1:将5mL市售“84”消毒液稀释100倍,测得稀释后溶液的
步骤2:将稀释后溶液各20mL分别加入3个洁净的小烧杯中;
步骤3:用溶液将3个烧杯内溶液的pH分别调至10、7和4(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步骤4:在3个烧杯中分别放入大小相同的红纸,观察现象,记录如下:
烧杯溶液的pH现象
a1010min后,红纸基本不褪色;4h后红纸褪色
b710min后,红纸颜色变浅;4h后红纸褪色
c410min后,红纸颜色变得更浅;4h后红纸褪色
已知,溶液中、HClO和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由实验现象可得以下结论:溶液pH在4~10范围内,pH越大,红纸褪色_______
②结合图像进行分析,b、c两烧杯中实验现象出现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
(4)由于氯气会与自来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人们尝试研究并使用新的自来水消毒剂,如气体就是一种新型高效含氯消毒剂。
①一种制备的方法是用通入硫酸酸化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另一种制备的方法是用与盐酸反应,同时有生成,产物中体积约占,每生成,转移_______
在杀菌消毒过程中会产生副产物亚氯酸盐,需将其转化为除去。下列试剂中,可将转化为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d.KI
6 . 红矾钠可用于制备制革产业中的铬鞣剂。对含铬污泥进行酸浸处理后,得到浸出液(主要含),经过如下主要流程,可制得红矾钠,实现铬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

已知:i.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ii.相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开始沉淀的pH沉淀完全的pH
4.35.6
7.19.2
(1)Ⅰ中,溶液呈酸性,结合化学用语说明其原因:_______
(2)Ⅱ中,加入NaOH调节pH至_______(填字母序号)。
a.4.3~5.6       b.4.3~7.1       c.5.6~7.1       d.7.1~9.2
(3)Ⅲ中,氧化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Ⅲ中,在投料比、反应时间均相同时,若温度过高,的产率反而降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5)Ⅳ中,加入的作用是_______(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6)为了测定获得红矾钠()的纯度,称取上述流程中的产品ag配成100mL溶液,取出25mL放于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和足量的KI溶液,置于暗处充分反应至全部转化为后,滴入2~3滴淀粉溶液,最后用浓度为标准溶液滴定,共消耗。(已知:。)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
②所得(摩尔质量为)的纯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用质量分数表示)。
7 . 已知M2O + 3 S2- + 14H= 2M 3+ 3S↓+ 7H2O,则M2O中的M的化合价为
A.+2B.+3C.+4D.+6
2020-11-25更新 | 1194次组卷 | 57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单元测试题:1.1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8 . 锂电池应用广泛,大致可分为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以石墨/锂钴氧电池为例,其总反应方程式为:LiCoO2+6CLi1-xCoO2+LixC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K1、K2时,a作___极。
(2)连接K2、K3时,被还原的物质是___
(3)放电时,负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是___
(4)锂离子电池的电极废料(含LiCoO2)中的金属可回收利用。
①将电极废料磨碎后用酸浸出,磨碎的目的是___
②将电极废料用盐酸浸出,得到含Li+、Co2+的溶液,并有黄绿色气体生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2020-07-17更新 | 30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