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钴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电池制造等行业,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用含钴废料(主要成分为,含少量、CaO、MgO、等)制备草酸钴晶体()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具有强氧化性。

(1)为提高含钴废料的浸出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任写一条)。
(2)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浸出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向“浸出液”中加入适量的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①“除钙镁”后,滤液中时,___________
②若“调pH”时溶液的pH偏低,将会导致沉淀不完全,其原因是___________
(5)将在空气中加热最终可得到钴的氧化物。分解时测得残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已知:]

经测定,A→B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只有,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 . 硫酸四氨合铜晶体()常用作杀虫剂、媒染剂。已知:常温下受热易分解,在空气中会水解生成铜的碱式盐;在溶液中存在以下电离过程:。现以废铜屑(表面沾有油污)为原料制备的实验步骤如下:

I.的制备
(1)步骤①中采取“碱煮水洗”,“碱”是指一种钠盐,其化学式是_____
(2)步骤②在常温下进行,需要加入的试剂有稀和另一种液态试剂,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Ⅱ.晶体的制备
将上述制备的溶液加入装置A中,滴加氨水时,有浅蓝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得到深蓝色溶液。将A中溶液转移至B中,析出晶体;将B中混合物转移至装置C中抽滤(减压过滤),用乙醇洗涤晶体2~3次;取出晶体,冷风吹干。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装置A中“沉淀消失”的原因_____
(4)抽滤时,抽气泵处于工作状态,活塞需_____(填“打开”或“关闭”),作用是_____
(5)使用下列试剂可代替乙醇来促进晶体析出的有_____。(填标号)
a. b.稀氨水 c. d.溶液
(6)晶体采用冷风吹干而不用加热烘干的原因是_____
Ⅲ.废液回收
减压过滤后的废液中含有、乙醇和氨水,向废液中加入硫酸,回收乙醇并获得和的混合溶液。
(7)溶液受热易分解,则回收乙醇的实验方法为_____
2024-05-1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一)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3 . 科学家最近首次发现像大脑一样学习的材料——。某小组以接触法制硫酸的废催化剂(主要成分是,含少量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难溶于水,易溶于水;

③几种金属离子氢氧化物沉淀的
金属氢氧化物
开始沉淀的2.74.04.6
完全沉淀的3.75.26.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碱浸”中提高反应速率的可行措施有___________(答出两条)。
(2)有人建议:在“酸浸”和“调”之间加入适量双氧水,理由是___________
(3)理论上,为实现完全沉淀,应调节,在工业生产中,常调节,其目的是___________(用化学用语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4)“高温还原”中试剂X可能是,如果制备等量的(氧化产物都是),则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5)“煅烧2”需要在流动空气中煅烧的目的是___________
(6)将产品溶于强碱溶液,加热煮沸,淍节为8.5,把溶液稀释成溶液,取稀释后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酼酸酸化的KI溶液(过量),溶液中的还原产物为V3+,滴加指示剂,用0.10molL1Na2S2O3溶液滴定,重复三次,溶液中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起始读数终点读数
0.2021.55
0.0220.12
0.0319.93
该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如果加入稀酼酸过多,会使测定结果偏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024-05-1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三模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
4 . 废催化剂回收不仅可以有效利用资源,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某含银废催化剂主要含Ag、α-Al2O3(α-Al2O3为载体,不溶于硝酸)及少量MgO、SiO2、K2O、FeO、Fe2O3等,一种回收制备高纯银粉工艺的部分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①“溶解”得到的溶解液里Ag元素以[Ag(NH3)2]+存在。
②AgSCN是白色沉淀,常温下,Ksp(AgSCN)=2.0×10-12
(1)银单质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酸浸时,能够增大浸取率的措施有_____(写出一条即可),废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2)已知Ksp(AgCI)=1.8×10-10,进行“沉淀”过程时,若将等体积0.008mol·L-1AgNO3溶液与0.08mol·L-1NaCl溶液混合,是否生成AgCl沉淀?_______(填“是”、“否”或“无法确定”),此时Ag+浓度为c(Ag+)=_______
(3)若“还原”中N2H4转化生成无污染的气体,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
(4)粗银中银的质量分数w的测定:取ag粗银样品用硝酸溶解,以铁铵矾[NH4Fe(SO4)2·12H2O]为指示剂,用cmol/L的KSCN标准溶液滴定,消耗标准溶液VmL。判断滴定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w=______%。
2024-01-3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氯气和漂白粉是现代工业和生活中常用的杀菌消毒剂,以下为制备两种消毒剂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沿用舍勒的方法制取时选用图中装置_______(填“A”或“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装置B中管f的作用是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干燥、纯净的,所需图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填字母)。

(3)反应停止后,实验小组检验烧瓶中还有和盐酸。小组同学探究不继续产生的原因。查阅资料表明,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会影响氧化剂、还原剂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
【提出猜想】
猜想1:降低,氧化剂_______(填化学式)氧化性减弱。
猜想2:_______减弱。
猜想3:增大,氧化剂氧化性减弱。
【实验过程】向反应后剩余物质中加入以下物质,请补充表格:
序号实验操作有、无氯气结论
1加入浓硫酸,有氯气猜想1正确
2加入氯化钠固体,使有氯气猜想2正确
3加入浓硫酸和固体,使______________猜想3正确
【实验拓展】经过探究,小组同学认为硫酸、固体和混合加热也可制取。请配平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
2024-01-07更新 | 656次组卷 | 4卷引用: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期末综合测试题(一)
6 . 草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二元有机中强酸,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省略)制备一定量的草酸晶体(H2C2O4·2H2O),并验证其具有的某些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有人经分析后认为,用质量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代替饱和食盐水(20℃时NaCl溶解度为36g)可获得更为平稳的气流,他得出这种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若实验中使用上述酒精溶液代替食盐水,并且利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有乙炔生成,则气体通过B后应先通入到盛有__________的洗气瓶,最后通入到酸性KMnO4溶液中。
(3)草酸在装置C中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待反应结束后,从C中分离出草酸晶体,然后用0.1000mol/L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以测定其纯度。
①称量3.500g草酸晶体配制100mL溶液,下 列配制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②三次平行滴定实验中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如下表所示,其中第一次实验滴定后的液面位置如图所示。
滴定次数待测溶液体积/mL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溶液的体积/mL
第一次20.000.20V1
第二次20.002.5623.40
第三次20.000.2220.32
则V=_____mL,样品中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023-12-26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理科综合试题
7 . 是一种绿色净水剂,易溶于水。某小组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并探究其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制备

(1)仪器M的名称是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
(2)装置C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得知装置D中吸收的为装置A中生成的25%,不考虑其他消耗,若装置D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只有,则生成_____
实验(二)探究的性质。

实验中观察到b中溶液变为蓝色,a中溶液由紫红色变为黄色,并产生气泡。
(4)酸R选择稀硫酸,不选择盐酸,其主要原因是_____;酸R选择稀硫酸时,从d口逸出的气体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直接排放至大气中。
(5)当选用硫酸时,装置a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6)另设计一种方案确认有产生:_____
(7)向另一试管中的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变为紫红色。不能证明氧化性:,其原因是_____
8 . 某废旧金属材料中主要含Fe、Cu、Al、(其余成分与酸碱都不反应)和可燃性有机物,为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回收Al、Cu、绿矾等。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的目的主要是将金属单质转化为氧化物,并除去_______
(2)“碱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操作Ⅰ、Ⅱ中使用的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
(4)第一次酸浸完全后“加入过量试剂a”后发生的化学反应中有一个属于化合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滤液Ⅱ中可能含有因氧气的作用而产生的少量杂质离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①设计实验检验滤液Ⅱ中是否含有上述离子:_______
②若要定量测定所得绿矾纯度,可通过如下方法:称取样品用稀硫酸溶解,滴加的酸性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酸性溶液的体积为,则的纯度为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已知:(未配平)
9 . 某化工厂产生的废渣中含有PbSO4和Ag,为了回收这两种物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流程:

已知:“浸出”过程发生可逆反应AgCl+2 +Cl-、Ksp(PbSO4) =2.5 ×10-8、Ksp(PbCO3)=7.4×10-14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氧化”阶段需在80°C条件下进行,最适合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___,将废渣“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浸出”时Na2SO3溶液和氨水都可用作浸出剂,从环保角度分析亚硫酸钠的优势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浸出液中含银化合物总浓度与含硫化合物总浓度及浸出液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pH=10时,含银化合物总浓度随含硫化合物总浓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
②pH=5时,含银化合物总浓度随含硫化合物总浓度的变化与pH=10时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
(4)“还原”过程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5)工业上常用Na2CO3溶液与PbSO4反应实现铅的转化并且反应趋于完全,请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释选择Na2CO3转化铅的原因___________
2023-04-25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10 . 我国锂云母矿石储量丰富,现有产自内蒙古的锂云母矿石(主要成分为SiO2·Al2O3·2(Li,K)(F,OH)],内含少量镁、钙、铁的氧化物),工业上欲采用硫酸法用其制备Li2CO3具体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可知:
I.“焙烧”温度对锂提取率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Ⅱ.“焙烧”过程中铁的氧化物未参与反应
Ⅲ.3SiO2·Al2O3·2(Li,K)(F,OH)]+H2SO4(浓)Li2SO4+Al2(SO4)3+K2SO4+SiO2+SiF4↑+H2O
Ⅳ.Li2SO4+Na2CO3→Li2CO3↓+Na2SO4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温度理论上选择_______为宜,同时为提高“焙烧”效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2)“焙烧”产生的气体可用NaOH溶液吸收,且元素化合价均不发生变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在“中和”过程中,为使Fe3+和Al3+完全沉淀,pH值至少调整为_______;部分金属氢氧化物的pKsp(pKsp=-lgKsp)如图所示:

(4)“中和”所得“滤渣1”中除氢氧化物沉淀外还含有_______
(5)“氧化”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6)“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7)工业上还可以通过“苛化反应”,利用Li2CO3(s)+Ca2+(aq)CaCO3(s)+2Li+(aq)反应原理得到氢氧化锂溶液,进而生产出纯度更高的工业碳酸锂,请通过计算过程证实该方案的可行性_______。[已知Ksp(Li2CO3)=8.64×10-4;KspCaCO3)=2.5×10-9]
2023-03-12更新 | 518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数据监测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