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1 . Na2SO3固体在隔绝空气强热过程中质量不变。待固体冷却后溶于水,溶液的碱性比Na2SO3 溶液强,所得固体成分可能是
A.Na2S     Na2O       Na2SO3B.Na2SO4 Na2O     Na2SO3
C.Na2O     Na2S       Na2SO4D.Na2S     Na2SO4 Na2SO3
2024-04-1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竞赛选拔赛化学试题
2 . 我国某研究团队利用电解法处理富营养化河水的机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极为电子流出极,极为电子流入极
B.极发生的反应为
C.一段时间后,该河水的增大
D.反硝化过程中,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024-04-0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资兴市立中等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锰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用途。某兴趣小组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含少量)和黄铁矿(主要成分是,含少量)为原料制备,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矿石混合粉末与稀硫酸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
(1)与稀硫酸反应前,将黄铁矿和软锰矿混合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
(2)离子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
(3)步骤(Ⅰ)中分离溶液和沉淀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
(4)步骤(Ⅱ)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pH,是为了完全沉淀,写出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将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
_______
4 . 从宏观现象探究微观本质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为研究FeCl3溶液的性质,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Ⅰ.配制FeCl3溶液
(1)先将FeCl3固体溶于浓盐酸,再稀释至指定浓度。浓盐酸的作用是______
Ⅱ.FeCl3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
(2)向2mL1mol/L的Na2CO3溶液中加入2mL1mol/LFeCl3溶液,产生了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Ⅲ.FeCl3溶液与Na2S溶液反应
(3)甲同学认为Fe3和S2的水解平衡相互促进并完全水解,实验中会观察到红褐色沉淀并闻到臭鸡蛋气味;乙同学认为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预测还原产物为______(填化学式)。两位同学实验如下:
实验a向稀Na2S溶液中逐滴加入FeCl3稀溶液,直至过量
实验现象立即产生黑色沉淀并逐渐增加,无臭鸡蛋气味;FeCl3溶液过量后,黑色沉淀部分溶解,出现黄色沉淀
(4)两位同学猜测实验a中的黑色沉淀可能是Fe2S3。继续实验:
实验b将实验a中黑色沉淀过滤,并用CS2处理后洗净。向沉淀中加入6mol/L的盐酸,振荡试管
实验现象加入盐酸后黑色沉淀溶解,转为乳黄色沉淀,并伴有臭鸡蛋气味
根据实验b说明黑色沉淀是Fe2S3,写出实验b中Fe2S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①实验a中生成黑色沉淀Fe2S3的离子方程式为。该反应类型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看属于______
②实验a中Fe2S3溶解时生成的黄色固体为______,乙同学推测是因为随着FeCl3溶液滴加至一定量,浓度增大,其氧化性增强,将Fe2S3氧化所致。
(6)已知:。针对实验a过程中未观察到红褐色沉淀,甲同学认为可能是产生的量比较少,被黑色所遮盖。乙同学根据数据计算认为就算产生红褐色沉淀,也会转化为黑色沉淀,写出该转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024-03-2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检测(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资料显示,能还原,某小组对此进行探究。
实验:将溶液滴入到物质a中,记录如下:
序号装置物质a现象
I
2 mL 物质a
饱和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II0.2 mol/L 溶液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淀

(1)用化学用语解释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
(2)经检验,I中白色沉淀是。用酸性溶液证实白色沉淀中含有,现象是___________
(3)重新设计实验(III),证实了:能还原,装置如下图所示。

现象:i.电流表指针偏转。
ii.B中石墨电极上析出白色固体。
取出少量白色固体,洗涤后,____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白色固体中含有Ag。
(4)经检验,II中的棕黄色沉淀不含,含有
资料:
①用稀溶解沉淀,析出红色固体,说明棕黄色沉淀中含有___________
②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和上层清液中仍检出了(忽略空气的影响)。

i.白色沉淀A是
ii.根据资料,上层清液加入淀粉后应该变蓝。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
原因一:KI未被氧化。则将氧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
原因二:KI被氧化,由于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所以无明显现象。
③当加入的KI过量且反应充分时,白色沉淀中不含Cu单质,上层清液中仍检出了。结合物质组成、化学反应等解释上层清液中检出的原因___________
小结:I中:未能还原的原因与反应速率、离子浓度变化等因素有关。
2024-03-0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6 .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饱和溶液处理锅炉水垢中的,发生了沉淀的转化
B.夏天雷雨过后空气清新,是因为放电时合成了
C.神舟系列飞船返回舱使用氮化硅耐高温结构材料,属于共价晶体
D.可用于污水脱氯,是由于其具有还原性
7 . 为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科学家设计了低浓度捕获技术,并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B.该技术的关键是在周期表p区寻找合适的催化剂
C.催化剂改变了反应②的活化能D.反应②中C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8 . Ⅰ.实验室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测得吸收后的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1)吸收氯气所消耗的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2)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Ⅱ.无水作用会生成。现有无水,吸收后变成,试回答下列问题:
(3)__________
(4)为配合物,其中的配位数为6,经测定该配合物和足量溶液反应得到沉淀,则该配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
2024-01-3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9 . 工业废气中的的脱除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I.某研究小组用新型催化剂对催化转化进行研究,测得一段时间内的转化率、剩余的百分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已知NO可发生下列反应:
反应I:   
反应Ⅱ:   

○:无CO且无催化剂时直接分解成的转化率
△:时,转化为的转化率
□:时,的剩余百分率
(1)无且无催化剂时,在以上,随着温度的升高,的转化率不断降低,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2)时,该催化剂脱除的最适宜温度在___________℃左右。
(3),初始,且不考虑除反应、反应Ⅱ之外的反应时,反应相同时间后体系内___________
(4)条件下,温度高于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的转化率迅速降低,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Ⅱ.在催化剂中,起催化作用的被负载于纳米颗粒上。将含有的尾气与空气、氨气按一定比例通入已知催化体系中,已知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5)根据上图所示反应过程,请推断过程I中的化合价如何变化:反应前___________价,反应后___________价。
(6)请写出NO被催化还原的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024-01-2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化学试卷
10 . 溴化锂是一种高效水汽吸收剂和空气湿度调节剂。工业上以碳酸锂为原料制备LiBr·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Br2+H2OHBr+HBrO,Br2+3H2O5HBr+HBrO3;②NH3有还原性,HBrO、HBrO3均具有强氧化性。
(1)合成时,除生成LiBr外,还产生了2种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写出该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合成时,向碳酸锂中滴加溴和氨水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可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a.先加氨水再滴溴            b.先滴溴再加氨水                            c.边滴溴边加氨水
(3)合成所得的溶液中存在过量的溴会导致溶液pH<3,可用试剂X将溶液pH调节至8~9以除去过量的溴,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加入硫脲[CS(NH2)2]的作用是除去,反应中硫脲表现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5)已知脱色后的混合液中还含有少量的。溴化锂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补充完整脱色后得到的溶液制备LiBr·H2O的实验方案:加入活性炭脱色后,___________。(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盐酸、氢溴酸、乙醇、蒸馏水)。
2024-01-0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南八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创新班)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