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氯气的化学性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4 道试题
1 . 某小组在实验室用NaClO溶液和NH3反应制备N2H4,并进行相关的性质探究实验。
I.制备N2H4
   
(1)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装置D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制备N2H4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II.探究N2H4的还原性与碱性。将制得的肼分离提纯后,进行如图实验。
   
【查阅资料】AgOH在溶液中不稳定,易分解生成黑色的Ag2O,Ag2O可溶于氨水。
【提出假设】黑色固体可能是Ag、Ag2O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验证】设计如表方案,进行实验。
(4)请完成表中的空白部分
操作现象实验结论
i.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黑色固体部分溶解黑色固体有Ag2O
ii.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荡。___________黑色固体是Ag和Ag2O
(5)实验表明,黑色固体主要成分是Ag,还有少量氧化银。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
2023-04-27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选考)
2 . 氯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实验室可用与浓盐酸反应制取,反应原理如下:,若制得标准状况下,则被氧化的_______
(2)多余的氯气可用溶液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工业上也可用溶液吸收氯气获得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印染工业等领域。请写出该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矿,其主要成分是。1991年由Allen等人研究,用硫酸淋洗后使用不同的方法可制备纯净的,其制备过程如图所示:

①步骤1中,试剂甲必须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填序号)。
A. 氧化性       B. 还原性       C. 酸性
②步骤Ⅲ中,以为氧化剂,当生成时,消耗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已知:①常温下与浓盐酸反应可制得。②不溶于水。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以下问题。

①利用如图装置可以验证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图中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
②实验室中现有药品、浓盐酸、,请选择合适药品设计实验验证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硫: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装置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021-09-26更新 | 39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9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下图表示常见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相应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的产物没有全部列出。

已知:B是一种气体,C在所有气体中密度最小,D是一种碱;X、Y是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F是一种红棕色氧化物,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Z为气态氧化物,G为两性氧化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到E反应,体现气体B具有_______(填“还原性”“氧化性”或“漂白性”),反应②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
(2)有学生认为B与X反应的产物E不一定是纯净物。他认为产物中可能还有_______(填化学式),为验证其猜想该同学设计了相关实验,你认为他需要选择的试剂为_______(填序号)。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NaOH溶液     c.KSCN溶液     d.稀硫酸
(3)若Z能导致温室效应,则反应③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4)若Z是我国酸雨形成的罪魁祸首,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工业处理含Z废气的方法是在一定条件下在空气中与生石灰作用而使其固定,产物可作建筑材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若Z是形成酸雨的另一种主要物质,Z与足量的D溶液反应时能被完全吸收,且生成两种盐(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4 . 某学习小组围绕氯气设计了系列实验。

(1)用上图装置A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实验过程中,使用分液漏斗滴加液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 ____________
(3)为检验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使氯气依次通过I、II、III三种物质,物质的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
ABCD
I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
II碱石灰硅胶浓硫酸无水氯化钙
III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
(4)一步比较氧化性强弱,将一定量氯气通入溴化亚铁溶液后,再加入四氯化碳,振荡,静置,整个过程中肯定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A. 水层显棕黄色       B. 水层无色
C. 四氯化碳层显红棕色       D. 四氯化碳层无色
(5)查阅资料后小组发现,氯气、浓硝酸、酸性高锰酸钾等都是常用的强氧化剂,但工业上氧化卤水中I-选择了价格并不便宜的亚硝酸钠,排除环境方面的因素,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人提出,工业上为防止污染空气,可用足量的NaHSO3溶液吸收余氯,试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改用NaHCO3溶液是否可行:______(填“是”或“否”)。
2016-12-09更新 | 2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5 . 某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
实验装置试剂a
产生黑色沉淀,放置后不发生变化
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取③中放置后的悬浊液,加入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
取③中放置后的悬浊液,加入溶液紫色缓慢加深
资料:水溶液中,为棕黑色沉淀,为白色沉淀,呈绿色;浓碱性条件下,可被还原为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知,碱性环境中,二价锰化合物可被氧化到更高价态
B.④中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的可能原因是:还原生成
C.⑤中紫色缓慢加深的主要原因是:
D.③中未得到绿色溶液,可能是因为被氧化为的反应速率快于被还原为的反应速率
6 . 某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
资料:i.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成(棕黑色)、(绿色)、(紫色)。
ii.浓碱条件下,可被还原为
iii.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NaClO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
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
序号物质aC中实验现象
通入通入
I得到无色溶液产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后不发生变化
II5%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III40%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1)通入前,II、III中沉淀由白色变为黑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对比实验I、II通入后的实验现象,对于二价锰化合物还原性的认识是_______
(3)根据资料ⅱ,III中应得到绿色溶液,实验中得到紫色溶液,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
原因一:可能是通入发生反应,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但通过实验测定溶液的碱性变化很小。
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氧化剂将氧化为
①取III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40%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溶液紫色变为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溶液绿色缓慢加深,原因是_______(填“化学式”)氧化,可证明III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
②取II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水,溶液紫色缓慢加深,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
③从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实验III未得到绿色溶液的可能原因_______
2022-12-27更新 | 36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年12月高三优生学习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7 . 某小组利用氯气与NaOH制取NaClO并探究其性质。
已知:①Ag2SO4:白色固体,微溶于水。
②在水中,Fe3+的存在形式有:[Fe(H2O)4(OH)2]+呈黄色;[Fe(H2O)6]3+呈淡紫色,通常只能观察到无色。
I.制备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一段时间后,NaOH已完全反应,测得A中溶液pH=10,用化学用语表示其原因:_______

II.探究性质
取I所得A中溶液5mL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稍过量的0.1mol/LFeSO4溶液和适量H2SO4溶液,观察到无沉淀产生,溶液变为黄色。
(3)甲同学对溶液变黄色可能发生的反应提出下列三种猜想:
猜想1:2Fe2++ClO-+2H+=2Fe3++Cl-+H2O
猜想2:2Fe2++2ClO-+4H+=2Fe3++Cl2↑+2H2O
猜想3:Cl-+ClO-+2H+=Cl2↑+H2O
乙同学认为猜想2和3不合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___。经证实,猜想1正确。
III.进一步探究
取II中黄色溶液,分为4份,进行下列操作。
序号操作现象
i加入NaOH溶液
ii加入AgNO3溶液白色沉淀
iii加入NaI溶液,再加入一定量CCl4,振荡下层呈紫红色
iv加入一定量H2SO4溶液黄色变浅几乎无色
(4)实验i的现象是_______
(5)实验ii加入AgNO3出现白色沉淀,不能说明溶液中存在Cl-,原因是_______
(6)资料表明,氧化性:ClO->Br2>Fe3+>I2。甲同学认为由实验iii的现象证明溶液中仍存在ClO-。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推断不严谨,设计了能确证溶液中是否存在ClO-的实验方案:_______
(7)实验iv中黄色溶液变浅至几乎无色,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原因_______
8 .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均正确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明矾溶于水会形成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与溶液反应制取金属Ti
C.因为氯气有强氧化性,氯气可用于漂白纸张
D.溶液呈碱性,故可用热的溶液除去某些物品上的油污
9 . 为探究氯气的性质,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微型实验装置。①~③是浸有相应溶液的滤纸条,该实验制备氯气的原理为:(已知:和KSCN溶液反应会生成红色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红色褪去,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B.②处变蓝,证明还原性:
C.③处变红,证明氧化性:
D.在浓盐酸和的反应中浓盐酸只体现了还原性
2024-01-11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联考化学试题
10 . I.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制取Cl2,并进行相关性质实验,且可利用装置G储存多余的氯气。

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和活塞K,点燃A处酒精灯,让氯气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E处酒精灯,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储气瓶b可以收集氯气,则b内盛放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
(3)在装置D中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4)装置F中盛有NaOH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
Ⅱ.某小组为探究CO2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5)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
(6)为确定反应后装置B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小组同学取适量反应后B中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解形成溶液M,无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不含_______
该小组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2CO3和NaOH。
(7)【实验验证】小组同学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填写合适试剂的符号:a氯化钡;b氢氧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过滤,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证明猜想二成立。
(8)小组中有同学认为,将上述酚酞试液换成Cu(NO3)2溶液,若有_______生成,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9)研究发现过氧化钠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Na2O2和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23-11-09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