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1 . 铁的配合物离子(用表示)催化某反应的一种反应机理和相对能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过程的总反应为
B.浓度过大或者过小,均导致反应速率降低
C.该催化循环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该过程的总反应速率由Ⅱ→Ⅲ步骤决定
2021-06-09更新 | 9200次组卷 | 39卷引用:2020年山东卷化学高考真题变式题11-15
2 .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催化剂a表面只发生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B.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C.在催化剂b表面形成氮氧键时,不涉及电子转移
D.催化剂a、b能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2021-05-19更新 | 787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3 . 低碳转化是当今世界重要科研课题之一,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途径来实现低碳转化。
(1)CO2可以转化为甲醇:CO2(g)+3H2(g)CH3OH(g)+H2O(g) ΔH=−184 kJ·mol−1。该转化过程正反应的活化能为a kJ·mol−1,则逆反应的活化能为_______kJ·mol−1(用含a的式子表示);与该反应有关的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则表中x=_______
化学键C=OC–OC–HH–HO–H
键能/kJ·mol−1x351415436462
(2)CO2与H2在一定条件下还能转化为CH4,同时发生副反应产生CO,有关图象如下。CO2与H2转化为CH4适宜的条件为_______

(3)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将CO2在Na−Fe3O4/HZSM−5催化下转变为汽油(C5~C11的烃),辛烷值最高含量可达78%左右,该研究成果在《Nature Chemistry》上发表,并已申报中国发明专利和国际PCT专利。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若CO2在该条件下转化为辛烷,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催化剂中的Fe3O4可用铁做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然后通过电解来制备,写出电解时的阳极反应式:_______
③下列关于该转化方法的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填标号)。
a.Na−Fe3O4/HZSM−5不参与反应过程,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CO2在该条件下转化为戊烷或辛烷,均需三步反应
c.反应过程中有非极性键的断裂,没有非极性键的生成
d.该方法有助于减少CO2排放,同时减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2021-04-13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学科网2020年高三11月大联考(山东卷)
4 . 据报道,亚硝胺[(CH3)2N−N=O]是一种直接的致癌物质,亚硝酸与二甲胺[(CH3)2NH]相遇会迅速反应生成亚硝胺,其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亚硝酸与二甲胺生成亚硝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过程i发生的是加成反应,过程ii发生的是取代反应
C.过程i的反应速率比过程ii的反应速率慢
D.降低温度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亚硝胺的生成
2021-04-13更新 | 319次组卷 | 2卷引用:学科网2020年高三11月大联考(山东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乙烯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材料,研究工业制取乙烯有重要的意义。
(1)工业上用CO2氧化C2H6制C2H4是化工工业的一个新课题,相关主要化学反应有:
Ⅰ.C2H6(g)+CO2(g)C2H4(g)+H2O(g)+CO(g)H1
Ⅱ.C2H6(g)+2CO2(g)4CO(g)+3H2(g)H2=+430kJ·mol-1
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如图所示:

①C2H6(g)+2CO(g)+3H2(g)2C2H4(g)+2H2O(g)H=____kJ·mol-1
②反应Ⅱ不利于反应Ⅰ中乙烯生成的原因是___;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乙烯的选择性,应当___
(2)工业上也可用甲烷催化法制取乙烯,反应如下:2CH4(g)C2H4(g)+2H2(g)ΔH>0,温度T时,向2L的恒容反应器中充入2molCH4,仅发生上述反应,反应过程中CH4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实验测得v=kc2(CH4),v=kc(C2H4)·c2(H2),k、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T温度时k与k的比值为____;若将温度升高,速率常数增大的倍数:k___k(填“>”“=”或“<”)。
2020-12-26更新 | 150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CO在工农业生产及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应用。
(1)CO催化脱氮:在一定温度下,向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0molNO2和4.0molCO,在催化制作用下发生反应:2NO2(g)+4CO(g)N2(g)+4CO2(g)H=-127.8kJ/mol,测得相关数据如下:
时间
浓度
0min5min10min15min20min
c(NO2)/mol/L2.01.71.561.51.5
c(N2)/mol/L00.150.220.250.25
①其他条件不变,若不使用催化剂,则0~5min内NO2的转化率将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下列表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填序号)
A.CO的化学反应速率为N2的4倍
B.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C.化学平衡常数K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③有利于提高该反应中NO2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填序号)
A.高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       D.低温低压
(2)CO与Ni发生羰化反应形成的络合物可作为催化烯烃反应的催化剂Ni的羰化反应为:Ni(s)+4CO(g)Ni(CO)4(g)H<0,T0温度下,将足量的Ni粉和3.7molCO加入到刚性密闭容器中,1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测得体系的压强为原来的。则:
①0~10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Ni)=___g/min。
②研究表明,正反应速率v=k•x4(CO),逆反应速率v=k•x[Ni(CO)4](kk分别表示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计算T0温度下的=___
(3)CH4与CO2经催化反应可制得合成气:CH4(g)+CO2(g)=2CO(g)+2H2(g)ΔH
已知:反应1:CH4(g)=C(s)+2H2(g)ΔH1=+75kJ/mol
反应2:2CO(g)=C(s)+CO2(g)ΔH2=-172kJ/mol则该催化反应的ΔH=___kJ/mol。
(4)电极生物膜电解脱硝是电化学和微生物工艺的组合。某微生物膜能利用阴极电解产生的活性原子H将碱性溶液中的NO还原为N2,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写出活性原子与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②若阳极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理论上可除去NO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2020-12-16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济北中学2021届高三11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研究发现Pd2团簇可催化CO的氧化,在催化过程中路径不同可能生成不同的过渡态和中间产物(过渡态已标出),下图为路径1和路径2催化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的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
B.反应路径2的催化效果更好
C.催化剂不会改变整个反应的ΔH
D.路径1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1.23eV
8 . 聚乙烯醇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副产物乙酸甲酯,其催化醇解反应可用于制备甲醇和乙酸己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v=kχ(CH3COOCH3)·χ(C6H13OH),v=kχ(CH3COOC6H13)·χ(CH3OH),其中v、v为正、逆反应速率,k、k为速率常数,χ为备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
(1)反应开始时,己醇和乙酸甲酯按物质的量之比1:1投料,测得348K、343K、338K三个温度下乙酸甲酯转化率(α)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该醇解反应的_______0(填>或<)。348K时,以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X=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在曲线①、②、③中,kk值最小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A、B、C、D四点中,v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v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343K时,乙酸甲酯和己醇按物质的量之比1:1、1:2和2:1进行初始投料。则达到甲衡后,初始投料比__________时,乙酸甲酯转化率最大;与按2:1投料相比,按1:2投料时化学平衡常数KX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该醇解反应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下列关于该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参与了醇解反应,但并不改变反应历程       b.使kk增大相同倍数
c.降低了醇解反应的活化能       d.提高乙酸甲酯的平衡转化率
2020-11-29更新 | 2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9 .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A.图Ⅰ表示某放热反应在无催化剂(a)和有催化剂(b)时反应的能量变化
B.图Ⅱ表示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变化,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缩小容器体积
C.图Ⅲ表示某明矾溶液中加入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溶液体积的关系,在加入溶液时铝离子恰好沉淀完全
D.电导率可表示溶液导电性的强弱,电导率越大导电性越强,图Ⅳ可表示向盐酸和醋酸混合溶液中滴入氨水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关系
2020-11-27更新 | 33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以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炭黑和铝箔等)为原料制备锰酸锂()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放电处理”有利于锂在正极的回收,其原因是__________
(2)“碱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浸取”中加入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沉铁”过程所得滤渣为白色固体,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4)已知碳酸锂的分解温度为。当“焙烧”温度达到时,开始有产生,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可以利用溶液与溶液反应制备,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5)写出“焙烧”过程中生成锰酸锂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