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燃烧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用稀硝酸溶解银镜:
B.铜溶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
C.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D.尿素与甲醛制备线型脲醛树脂:
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 2NO2(g)N2O4(g)   H =+56.9kJ·mol-1 ,则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吸收的热量为56.9kJ
B.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C.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为ΔH=-57.3kJ·mol-1,若将含有0.5mol H2SO4的浓硫酸和含有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D.H2(g)的燃烧热是285.8kJ·mol-1,则2H2O(g)=2H2(g)+O2(g)   H =+571.6kJ·mol-1
3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A.
B.
C.
D.
2022-03-14更新 | 778次组卷 | 79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
4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已知2C(s)+2O2(g)=2CO2(g)   ΔH=akJ·mol-1,2C(s)+O2(g)=2CO(g)     ΔH=bkJ·mol-1,则a<b
B.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C.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1
D.甲烷的燃烧热ΔH=-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kJ·mol-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研究碳、氮、硫的氧化物的性质对化工生产和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醇(CH3OH)可替代汽油作为公交车的燃料,写出由CO和H2生产甲醇的化学方程式___。用该反应合成1mol液态甲醇放出热量128.1kJ。又知2H2(g)+CO(g)+O2(g)=CO2(g)+2H2O(g) ΔH=−766.6kJ·mol−1,H2O(g)=H2O(l) ΔH=−44kJ·mol−1。请写出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
(2)一定条件下,CH4可与NO2反应降低氮氧化物的污染:CH4(g)+2NO2(g)=CO2(g)+2H2O(g)+N2(g) ΔH=−875.3kJ·mol−1;该反应是___________(填“自发”或“非自发”)反应。用NH3催化还原NOx也可降低氮氧化物的污染,反应的方程式为NO(g)+NO2(g)+2NH3(g)2N2(g)+3H2O(l)ΔH<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
(3)常温下,某NaNO2和HNO2混合溶液的pH为5,c()∶c(HNO2)=10∶1,则混合溶液中的水解常数为_______
(4)在不同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将燃煤尾气中的SO2净化后与O2以2∶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反应:2SO2(g)+O2(g)2SO3(g) ΔH<0,测得容器内总压强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T1___T2(填“=”“>”或“<”)。
②C点的正反应速率v(C)与A点的逆反应速率v(A)的大小关系为v(C)___v(A)(填“=”“>”或“<”)。
③B点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
(5)25℃时,将SO2通入蒸馏水中模拟酸雨形成过程,实验数据如下图。50s~300s时间段溶液pH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00s时溶液pH降低的原因________
2020-07-26更新 | 26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新余一中2020届高三最后一卷理综化学试题
6 .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
A.密闭容器中,9.6g硫粉与11.2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17.6g时,放出19.12kJ热量.则Fe(s)+S(s)═FeS(s)△H=-95.6kJ.mol-1
B.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
C.已知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285.5kJ,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H=+285.5kJ.mol-1
D.已知2C(s)+O2(g)═2CO(g)△H=-22.1kJ.mol-1则可知C的燃烧热△H=-110.5kJ.mol-1
2019-01-04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吉安市几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7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向盛有1 mL浓硫酸的试管中加入5 mL 0 .1 mol/LK2Cr2O7溶液溶液橙
色变深
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Cr2O+H2O2CrO+2H逆向移动
BMg(OH)2悬浊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铵晶体沉淀溶解,溶液变澄清说明反应Mg2++2NH3·H2OMg(OH)2+2NH,具有可逆性
C相同温度下,同时向①4mL0.1 mol/L. KMnO4),酸性溶液和②4 mL 0.2 mol/LKMnO4,酸性溶液中,分别加入4mL 1 mol/L. H2C2O4溶液①中溶液先褪色该实验条件下,KMnO4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D向煤炉中灼热的煤炭上洒少量水产生淡蓝色火焰煤炭燃烧更旺加少量水后,可使煤炭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
A.AB.BC.CD.D
2019-01-01更新 | 281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吉安市五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19-20高三上·陕西西安·期中
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NaOH溶液分多次缓慢注入盐酸中,还是一次性快速注入盐酸中,都不影响中和热测定
B.已知反应的中和热为ΔH=-57.3 kJ·mol-1,则稀H2SO4和稀Ca(OH)2溶液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 kJ·mol-1
C.燃烧热是指在101 kPa时可燃物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故S(s)+3/2O2(g)=SO3(g)ΔH=-315 kJ·mol-1即为硫的燃烧热
D.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 kJ·mol-1,冰中氢键键能为20.0 kJ·mol-1,假设1 mol冰中有2 mol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破坏冰中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1 mol冰中15%氢键
9 . 依据叙述,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gNO2需要吸收16.9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已知1g液态乙醇(C2H5OH)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29.7kJ的热量,写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018-10-22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
10 . 下图中,A~L为常见物质或该物质的水溶液,B在A气体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B、G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金属单质,E的稀溶液为蓝色,I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组成J的元素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F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框图中所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2)将D的水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的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硝酸铵溶液中滴加适量的K溶液,使溶液的pH=7,则溶液中c(Na+_______c()(选填“>”“=”或“<”)。
(4)①4 g J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化合物,放出热量为QkJ,写出表示J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
②A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制取A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与F组成元素相同的一种-2价酸根离子M,M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3,已知1 mol A单质与含1 mol M的溶液能恰好完全反应,反应时仅观察到有浅黄色沉淀产生。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A单质与含M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6)25℃时,若Ksp(H)=2.2×10-20,向0.022mol/L的E溶液中逐滴滴入溶液K,当开始出现沉淀时,溶液中的c(OH-)=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7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江西省赣中南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