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

①第一步反应是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1mol全部氧化成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已知   ,蒸发1mo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其他相关数据如表:
物质
l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436200a
则表中a=___________
(3)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有___________
①燃烧木炭取暖②C与反应制取水煤气③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制生石灰④氯化铵晶体和混合搅拌⑤食物因氧化而腐败
(4)一定条件下,由稳定单质反应生成1mol化合物的反应热叫该化合物的生成热()。图为ⅥA族元素氢化物a、b、c、d的生成热数据示意图。

①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与氢化物的生成热的关系为___________
②硫化氢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已知,当放出的热量为nkJ时,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2022-11-06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八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已知:NO和O2转化为NO2的反应机理如下:
①2NO(g)N2O2(g)(快)       H1<0        平衡常数K1
②N2O2(g)+O2(g) 2NO2(g)(慢)       H2<0        平衡常数K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a
A.2NO(g)+O2(g) 2NO2(g)的△H= - (△H1+△H2)
B.反应②的速率大小决定2NO(g)+O2(g) 2NO2(g)的反应速率
C.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可用图a表示
D.2NO(g)+O2(g) 2NO2(g)的平衡常数
3 . 利用水煤气(CO、H2)制备甲烷(CH4)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3H2(g)CH4(g)+H2O(g) △H。如图为在钴催化剂表面上进行该反应的历程,其中吸附在钴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H=-243.5kJ·mol-1
B.反应过程中发生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
C.决定反应速率快慢的反应为CO*+2H*+2H2(g)=C*+O*+2H*+2H2(g)
D.若使用更高效催化剂,则该反应的H的绝对值将增大
4 .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一般认为通过如下两步反应来实现:
①CO2(g)+H2(g)=CO(g)+H2O(g) H1=+41kJ·mol-1
②CO(g)+2H2(g)=CH3OH(g) H2=-90kJ·mol-1
若反应①为慢反应,下列示意图中能体现上述反应能量变化的是
A.B.
C.D.
5 . Ni可活化放出,其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活化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的决速步骤:中间体2→中间体3
B.涉及极性键的形成和非极性键的断裂
C.在此反应过程中Ni的成键数目发生变化
D.   
6 . 已知:2H2(g)+O2(g)=2H2O(g) ΔH1
3H2(g)+ Fe2O3(s)=2Fe(s)+ 3H2O(g) ΔH2
2Fe(s)+ 1.5O2(g)=Fe2O3(s) ΔH3
2Al(s)+ 1.5O2(g)=A12O3(S) ΔH4
2Al(s)+ Fe2O3(s)=Al2O3(s)+ 2Fe(s) Δ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ΔH1<0,ΔH3>0B.ΔH5<0,ΔH4<ΔH3
C.ΔH1H2H3D.ΔH3H4H5
2022-05-10更新 | 3300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6届黑龙江省大庆一中高三下开学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7 . 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解释或结论都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AMg2+和Cu2+共存的溶液中滴入适量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相同温度下,溶度积常数: Ksp[Mg(OH)2]<Ksp[Cu(OH)2]
B常温下,用pH计分别测定等体积1mol·L−1CH3COONH4溶液和0.1mol·L−1CH3COONH4溶液的pH测得pH都等于7同温下,不同浓度的CH3COONH4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mL 0.01mol·L−1 KMnO4溶液和4mL 0.1mol·L−1 KMnO4溶液,再分别通入足量SO2,分别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0.1mol·L−1 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更短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D往烧杯中加入约20g研细的Ba(OH)2·8H2O晶体和10gNH4Cl晶体,并将烧杯放在滴有水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迅速搅拌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烧杯底部结冰,与玻璃片粘在一起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才能进行
A.AB.BC.CD.D
2022-02-18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8 . 相关有机物分别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mol环己烷()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A.2ΔH1≈ΔH2,说明碳碳双键加氢放出的热量与分子内碳碳双键数目成正比
B.ΔH2<ΔH3,说明单双键交替的两个碳碳双键间存在相互作用,有利于物质稳定
C.3ΔH1<ΔH4,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三个完全独立的碳碳双键
D.ΔH3-ΔH1<0,ΔH4-ΔH3>0,说明苯分子具有特殊稳定性
2022-01-12更新 | 8618次组卷 | 28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某种含二价铜微粒的催化剂可用于汽车尾气脱硝,催化机理如图1,反应过程中不同态物质体系所含的能量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总反应焓变∆H<0
B.状态③到状态④的变化过程中有O—H键的形成
C.反应过程中只发生了一次氧化还原反应
D.该脱硝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2022-01-05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根据下列各图曲线表征的信息,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图1表示常温下向体积为10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CH3COOH溶液后溶液的pH变化曲线,则c点处有:c(CH3COOH)+2c(H)=2c(OH-)+c(CH3COO-)
B.图2表示用水稀释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时溶液的pH变化曲线,其中Ⅰ表示醋酸,Ⅱ表示盐酸,且溶液导电性:c>b>a
C.图3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表示1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3kJ的热量
D.图4表示反应A2(g)+3B2(g) 2AB3(g),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a<b<c
2021-12-27更新 | 1844次组卷 | 10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理综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