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阅读题目,回答问题:
(1)FeCl3常用于腐蚀印刷电路铜板,若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写出该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
(2)为探究制取反应中的作用,某兴趣小组进行下列实验:向试管中加入溶液,静置几分钟,无明显现象;滴加2滴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加溶液反应后,的浓度变为,则20min内H2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3)H2O2是实验室常见的强氧化剂,在医疗上可用作消毒剂等。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外界条件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表所示实验。填写表中空白内容:
试管编号实验目的溶液温度水的体积/mL溶液体积/mL
质量分数体积/mL
I为编号Ⅱ实验的参照12%5.0常温00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2%5.060℃00
为编号Ⅳ实验的参照4.0%5.0常温____0
___4.0%5.0常温01.0
(4)如图装置可以把氢气中蕴含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被称为氢氧燃料电池。
   
①该电池的正极是电极___________(填“a”或“b”),负极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电池工作时,当外电路中转移电子时,消耗的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___
2 . 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5mL5%H2O2溶液,各滴入2滴1mol/LFeCl3溶液。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浸泡;将试管B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浸泡。试管A中不再产生气泡;
试管B中产生的气泡量增多。
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5mL5%H2O2溶液和5mL10%H2O2溶液。两支试管中均未明显见到有气泡产生。

(1)实验①的目的是其它条件相同时,探究______条件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2)实验②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帮助该组同学达到实验目的,请你用实验中所提供的几种试剂,对上述操作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50mL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B、C三点所表示的瞬时反应速率最慢的是____(填字母代号)。

(4)对于H2O2分解反应,Cu2+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该实验中将FeCl3溶液改为Fe2(SO4)3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定量分析: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试验,实验时均以3min时间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所需仪器为_______
(5)通过对上述实验过程的分析,在实验设计时,要考虑_________思想方法的应用。
2018-04-25更新 | 65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已知软锰矿和锰结核矿的主要成分均为MnO2,二氧化锰的制备和性质在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中有广泛应用。
二氧化锰的制备:
锰粉的主要成分为NH4Cl、C和MnO2,将锰粉进行如图所示操作后,可得到二氧化锰固体。
   
(1)某同学认为试剂a为蒸馏水,你认为______(填“能”或“不能”)实现实验目的。
(2)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
(3)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的目的是_________
二氧化锰的性质检验:
Ⅰ.氧化性
(4)实验室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可以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5)将MnO2放在NH3气流中加热,可得到棕黑色的Mn2O3和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Ⅱ.还原性
(6)下列流程所发生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Ⅲ.催化性
MnO2是实验室制取O2的催化剂。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双氧水分解的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w(H2O2)/%粉状MnO2/g温度/℃待测数据
5020
51.020
(7)本实验的待测数据是___________
(8)由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3-12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18届高三3月模拟联考理综化学试题
4 . 某学习小组对硝酸工业活性炭脱硝工艺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Ⅰ.硝酸工业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工艺如图所示:
   
(1)该流程中活性炭是催化剂,加入催化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若要使恰好充分反应。则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用含x的式子表示)。
Ⅱ.某同学为了探究干燥条件下的反应,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3)装置A为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_(填“X”或“Y”)为此实验制备氨气的装置,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该实验设计中存在缺陷,请写出解决方案:___________
(5)装置D用于制备气体。
①有同学推测反应过程中有可能产生NO,该同学做此推测的理由为___________
②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能与碱液反应,故在拆装置之前,应该怎么操作___________
2023-07-08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亚硝酰硫酸()在重氮化反应中可以代替亚硝酸钠。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略)制备少量亚硝酰硫酸,并测定产品纯度。
   
已知:i.亚硝酰硫酸遇水分解为硫酸、硝酸和NO,溶于浓硫酸而不分解;
.实验室制备亚硝酰硫酸的原理为
(1)仪器Ⅰ的名称为___________,按照气流从左到右的顺序,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字母之间用“→”连接,部分仪器可以重复使用),C装置的作用为___________
(2)反应需控制温度在25~40℃,采用的加热措施为___________,开始时反应缓慢,但某时刻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测定亚硝酰硫酸的纯度:
步骤①:准确称取产品,在特定条件下配制成溶液。
步骤②:取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未知浓度溶液(过量)和溶液,摇匀,发生反应
步骤③:向该溶液中滴加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消耗溶液的体积为
步骤④:把亚硝酰硫酸溶液换为蒸馏水(空白实验),重复上述步骤,消耗溶液的体积为
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亚硝酰硫酸的纯度为___________(精确到)。
2023-05-19更新 | 454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模拟预测(三)化学试题
6 . 过氧乙酸(CH3COOOH)不仅在卫生医疗、食品消毒及漂白剂领域有广泛应用,也应用于环境工程、精细化工等领域。实验室利用醋酸(CH3COOH)与双氧水(H2O2)共热,在固体酸的催化下制备过氧乙酸(CH3COOOH),其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
Ⅰ.先在反应瓶中加入冰醋酸、乙酸丁酯和固体酸催化剂,开通仪器1和8,温度维持为55℃;
Ⅱ.待真空度达到反应要求时,打开仪器3的活塞,逐滴滴入浓度为35%的双氧水,再通入冷却水;
Ⅲ.从仪器5定期放出乙酸丁酯和水的混合物,待反应结束后分离反应器2中的混合物,得到粗产品。
(1)反应器 2中制备过氧乙酸(CH3COOO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反应中维持冰醋酸过量,目的是提高_______;分离反应器中的混合物得到粗产品,分离的方法是_______
(3)实验中加入乙酸丁酯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作为反应溶剂,提高反应速率
B.与固体酸一同作为催化剂使用,提高反应速率
C.与水形成沸点更低的混合物,利于水的蒸发,提高产率
D.增大油水分离器5的液体量,便于实验观察
(4)待观察到_______(填现象)时,反应结束。
(5)粗产品中过氧乙酸(CH3COOOH)含量的测定:取一定体积的样品V mL,分成6等份,用过量KI溶液与过氧化物作用,以0.1 mol·L-1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碘(I2+2S2O=2I-+S4O);重复3次,平均消耗量为V1 mL。再以0.02 mol·L-1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样品,重复3次,平均消耗量为V2 mL。则样品中的过氧乙酸的浓度为_______mol·L-1
(6)通过研究发现Fe3+、Cu2+可催化过氧乙酸分解为氧气和乙酸,现需设计实验比较Fe3+、Cu2+对过氧乙酸的催化效率。可供选择的试剂和主要器材有:a. 过氧乙酸溶液、b. 1mol·L-1的FeCl3溶液、c. 0.5 mol·L-1的Fe2(SO4)3溶液、d. 0.5 mol·L-1的CuCl2溶液、e.1 mol·L-1的CuSO4溶液、f.计时器、g.测量气体体积的针筒、i. 带导气管的试管。
你设计的实验方案为_______
7 . 亚硝酰硫酸(NOSO4H)主要用于染料、医药等工业。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制备少量NOSO4H,并测定产品的纯度。已知:NOSO4H遇水分解,但溶于浓硫酸而不分解。

(1)装置A制取SO2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导管b的作用是___
(2)装置B中浓HNO3与SO2在浓H2SO4作用下反应制得NOSO4H。
①该反应必须维持体系温度不得高于20℃,采取的措施除了冷水浴外,还可以是___(只写1种)。
②开始反应缓慢,待生成少量NOSO4H后,温度变化不大,但反应速度明显加快,其原因是___
(3)装置C的主要作用是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该实验装置存在可能导致NOSO4H产量降低的缺陷是___
(5)测定亚硝酰硫酸NOSO4H的纯度
准确称取1.380g产品放入250mL的碘量瓶中,加入0.1000mol·L-1、60.00mL的KMnO4标准溶液和10mL25%H2SO4溶液,然后摇匀。用0.2500mol·L-1草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消耗草酸钠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已知:2KMnO4+5NOSO4H+2H2O=K2SO4+2MnSO4+5HNO3+2H2SO4
①配平:__MnO4-+__C2O42-+__=__Mn2++__+__H2O
②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
③亚硝酰硫酸的纯度=___。(精确到0.1%)[M(NOSO4H)=127g·mol-1]
23-24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8 . 某学生为探究锌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变化,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所用稀盐酸浓度有1.00mol·L-1、2.00mol·L-1两种浓度,每次实验稀盐酸的用量为25.00mL,锌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用量为6.50g。实验温度为25℃、35℃。(已知Zn2+对该反应速率无影响)
(1)请在实验目的一栏中的空白项处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编号t/℃锌规格盐酸浓度/mol·L-1实验目的
25粗颗粒2.00I.实验①和②探究盐酸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___________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___________探究锌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25粗颗粒1.00
35粗颗粒2.00
25细颗粒2.00

(2)实验①记录如下(换算成标况):
时间/s102030405060708090100
氢气体积/mL16.839.267.2224420492.8520.8543.2554.4560
①计算在30~40s范围内盐酸的平均反应速率ν(HCl)=___________(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②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如0~10s)为___________,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③反应速率后段明显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
(3)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如图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现象,比较得出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结论;
②某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
2024-01-03更新 | 87次组卷 | 3卷引用:寒假作业02 化学反应速率-【寒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二化学寒假培优练(人教版2019)
9 . 氧化剂H2O2在反应时不产生污染物,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Ⅰ. 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探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下表所示的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反应物催化剂
10 mL 2% H2O2溶液
10 mL 5% H2O2溶液
10 mL 5% H2O2溶液+1 mL H2O1 mL 0.1 mol·L-1FeCl3溶液
10 mL 5% H2O2溶液+1 mL HCl溶液1 mL 0.1 mol·L-1FeCl3溶液
10 mL 5% H2O2溶液+1 mL NaOH溶液1 mL 0.1 mol·L-1FeCl3溶液
(1)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同学们进行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分析该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
         
Ⅱ. MnO2对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某实验小组对H2O2的分解做了如下探究。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研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记录的一组数据,将状态不同的0.1 g MnO2分别加入盛有50 mL等浓度的H2O2溶液的大试管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结果如下:
MnO2状态触摸试管情况观察结果反应完成所需时间
粉末状很烫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4 min
块状微热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30 min
(1)写出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该反应是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____有关。
(3)实验过程中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和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__,计算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0 . (1)某小组同学在烧杯中加入5mL1.0mol/L盐酸,再放入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观察产生H2的速率,如图A所示,则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能量变化可用图中的____________(填“B”或“C”)表示。

(2)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N键、lmolN-H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946kJ、391kJ。则生成1mol NH3时反应__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________kJ 的热量。
(3)为了验证Fe2+与Cu2+氧化性强弱,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填序号),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构建原电池时两个电极的质量相等,当导线中通过0.05mol电子时,两个电极的质量差为________g。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