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状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实验室模拟尿素法制备水合肼(N2H4·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N2H4·H2O易溶于水,具有强还原性,易被氧化成N2
②一定条件下,将NaClO和NaOH的碱性混合溶液与尿素溶液反应生成N2H4·H2O。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器1中生成水合肼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反应器1要控制NaClO溶液的用量,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
(3)某实验室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制备N2H4。双极膜是阴、阳复合膜,层间的H2O解离成和H+并可分别通过阴、阳膜定向移动。

①双极膜中产生的_______(填“H+”或“”)移向多孔铂电极。
②石墨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4)NO可被联氨(N2H4)或H2还原为N2,若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NO和5molH2,发生反应:。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

①下列物理量中,图中d点大于b点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正反应速率                    B.逆反应速率 C. N2(g)的浓度                    D.对应温度的平衡常数
②c点N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
③若在M点对反应容器升温的同时扩大容器体积使体系压强减小,重新达到的平衡状态可能是图中a、b、c、d中的点_______
2022-05-13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探究方案探究目的
A溶液中滴加溶液,再滴加几滴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B向盛有少量酸性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足量乙醇,充分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乙醇具有还原性
C向溶有溶液中通入气体X,出现白色沉淀气体X具有强氧化性
D将溴乙烷、乙醇和烧碱的混合物加热,产生的气体经水洗后,再通入酸性溶液中,溶液褪色溴乙烷发生了取代反应
A.AB.BC.CD.D
2023-05-11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重点高中六校协作体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联考化学试题
3 . 由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5滴15%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KI与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B向溶液X中滴加少量NaOH稀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石蕊试纸不变蓝溶液X中肯定不含
C将硫酸酸化的溶液滴入溶液中溶液变黄色氧化性:(酸性条件)
D向一定浓度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气体产生黑色沉淀的酸性比的强
A.AB.BC.CD.D
4 . 某实验小组依据反应设计如图1原电池,探究pH对AsO4 3-氧化性的影响。测得电压与pH的关系如图2。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调节pH可以改变反应的方向
B.pH=0.68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C.pH=5时, 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I--2e -= I2
D.pH>0.68时,氧化性I2>AsO43-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常温常压下肼(N2H4)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无色油状液体,具有强还原性,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发射卫星时,可用肼作燃料,NO2作氧化剂,当12.8g气态肼和NO2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227.14kJ的热量,则该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1mol气态肼参与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
(2)液态肼、空气、KOH溶液构成的燃料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

①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不考虑溶解等损失,当电池中消耗12.8g液态肼,需通入标准状况下空气(假设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0%)的体积约为_______
(3)向1 L的恒容容器中加入0.1mol液态肼,在303K、Pt催化下发生反应N2H4(l) N2(g)+2H2(g)。测得容器中 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下列能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相同时间内,断裂4 mol N—H键的同时,断裂1 mol N≡N键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d.容器内n(N2H4):n(N2):n(H2)=1:1:2
e.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②为加快液态肼的分解速率,下列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升高温度        b.将容器的体积压缩至0.5 L       c.向容器中再加入0.1mol液态肼   d.移走生成的H2 e.充入0.1molHe,使容器压强增大
③4min时,若改变条件使2v(N2)>v(H2),则平衡被打破,反应_______(填“正”或“逆”)向进行。
④0~4min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2022-07-1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凌源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7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下列操作能实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操作步骤及现象
A证明HA是强酸加入酚酞做指示剂,用同浓度的烧碱溶液滴定,终点消耗烧碱溶液体积与HA相同
B证明H2与I2(g)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将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H2与I2(g)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混合气体呈紫色
C证明麦芽糖能水解向麦芽糖溶液中加稀硫酸并加热,冷却后加入烧碱中和过量硫酸再加入银氨溶液加热,析出银镜
D证明氧化性:将硫酸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溶液中,再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
A.AB.BC.CD.D
2023-06-03更新 | 558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7 . 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的一元无机强酸,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氨氧化法生产硝酸是世界上生产硝酸的主要方法,其制备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NO和NO2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NO2易溶于水生成HNO3,故NO2是酸性氧化物
B.N2与O2反应时,不论O2是否足量,其一步反应都只能得到NO,不能生成NO2
C.常温常压下,无色的NO能与空气中的O2直接化合生成红棕色的NO2
D.在NO2与水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2:1
(2)将装有50mLNO2、NO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在水槽中,反应后气体体积缩小为30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体积比是_______
(3)热电厂通常用NH3消除燃煤烟气中的NO2,生成两种无污染的产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制备过程中②是氨的催化氧化反应,化学研究小组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锥形瓶内(如图所示),此时锥形瓶相当于氧化炉,可观察到铂丝保持红热,瓶口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写出氨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5)工业上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恒温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N2和3molH2的混合气体模拟工业上合成氨。
①下列情况不能说明N2与H2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标号)。
A.NH3的质量不再变化                  B.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N2同时生成3molH2
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D.容器内N2、H2和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②若2min末测得容器内NH3的物质的量为0.6mol,则_______mol·L-1·min-1
(6)足量的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NO2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12LO2(标准状况下)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4mol/L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
2023-07-15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综合突破02 期末压轴80题之非选择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辽宁专用)
8 . 丙烯(C3H6)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丙烷脱氢制丙烯发生的主要反应及能量变化如下图。

(1)丙烷脱氢制丙烯为强吸热过程。
①为达到反应所需温度,需向原料气中掺入水蒸气,则K(主反应)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温度升高,副反应更容易发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2)下图为丙烷直接脱氢法中丙烷和丙烯的平衡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图中的压强分别为104Pa和105Pa)。

①104Pa时,图中表示丙烯的曲线是_______(填“i”、“ii”、“iii”或“iv”)。
②在恒温恒压条件下,下列叙述能说明主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H2的生成速率等于C3H6的消耗速率
B.H2和C3H6的体积分数相等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3)利用CO2的弱氧化性,开发了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的新工艺。该工艺可采用铬的氧化物为催化剂,其反应机理如图。

已知:CO和H2的燃烧热分别为ΔH=-283.0kJ·mol−1、ΔH=-285.8 kJ·mol−1
①图中催化剂为_______
②298K时,该工艺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③该工艺可以有效消除催化剂表面的积炭,维持催化剂活性,原因是_______
2022-12-16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五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9 .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比较Cl2和Br2的氧化性取两段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于两支试管中,分别通入少量Cl2和Br2,观察现象
B鉴别75%乙醇溶液和无水乙醇取等体积的溶液样品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现象
C检验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取未知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D证明FeCl3与KI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溶液中,加入溶液,充分反应后,向溶液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
A.AB.BC.CD.D
10 . 我国科学家根据在HZSM-5载体上的单层分散行为设计催化剂用于选择性还原。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    kJ⋅mol
    kJ⋅mol
(1)   ______kJ⋅mol
(2)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 mol和0.6 mol,只发生反应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恒温条件下,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平衡时温度不变,再充入1 mol 时平衡常数减小
C.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0.1a kJ
D.加入高效催化剂,反应达到平衡时NO的转化率增大

(3)一定温度下,起始投料不变,单位时间内氮氧化物转化率、表面活泼氧量比与催化剂组成类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催化效能最佳的催化剂组成是______(填具体催化剂名称)。

(4)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2 mol 和4 mol ,在不同组成的催化剂作用下,单位时间内氮氧化物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最佳反应温度为______
②a→b段氮氧化物转化率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M点反应______(填“达到”或“未达到”)平衡状态,判断依据是______,M→N段氮氧化物转化率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5)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和2 mol,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①:②达到平衡时,NO转化率为70%,的选择性为50%[的选择性]该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______mol·L(列出计算式即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