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1 . 关于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氯水中的减小
B.氯水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上述平衡正向移动,增大
C.取氯水稀释,增大
D.取两份氯水,分别滴加溶液和淀粉KI溶液,若前者有白色沉淀,后者溶液变蓝色,可以证明上述反应存在限度
2022-06-14更新 | 7565次组卷 | 28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世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练习二 化学(等级)试题
2 . 铁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Fe3+与SCN-的反应常用来检验Fe3+的存在: Fe3+ + 3SCN- Fe(SCN)3
若溶液中含有Fe3+,则加入KSCN溶液后的现象为 _________向加入KSCN后的混合溶液中再加入少量NaOH固体,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向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会观察到先产生白色沉淀,后迅速变为灰绿色,久置后变为红褐色,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FeCl3溶液常被用作蚀刻剂腐蚀印刷电路板: 2Fe3++ Cu==2Fe2+ + Cu2+在过量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依次发生______________两个反应(写离子方程式),若最后溶液中有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
(4)FeCl2溶液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0.1 mol· L-1的FeCl2溶液暴露在空气中,20min 后,Fe2+的浓度变为0.05 mol· L-1,则20 min内,以Fe2+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若要验证该溶液中Fe2+未被完全氧化,则可以需要加入_____若出现_________现象,则证明Fe2+未被完全氧化。
(5)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铁是第四周期第VIIIB族元素
B.亚铁盐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
C.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可用磁铁吸引的方法分离
D.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法来冶炼单质铁
E.Fe3O4是一种纯净物
F.铁粉和氧化铝的混合物是一种铝热剂
2022-06-18更新 | 2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3 . 10mL0.1mol•L-1KI溶液与5mL0.1mol•L-1FeCl3溶液发生反应:2Fe3+(aq)+2I-(aq)2Fe2+(aq)+I2(aq),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平衡不移动
B.加适量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
C.经过CCl4多次萃取分离后,向水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出现血红色,证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022-04-01更新 | 494次组卷 | 12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2022年高三下学期3月等级考化学试题
4 . 将5 mL 0.005 mol·L-1 FeCl3溶液和5 mL 0.015 mol·L-1 KSCN溶液混合,达到平衡后呈红色,再将混合液分为5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①:滴加四滴水,振荡
实验②:滴加四滴饱和的FeCl3溶液,振荡
实验③:滴加四滴1 mol·L-1KCl溶液,振荡
实验④:滴加四滴1 mol·L-1KSCN溶液,振荡
实验⑤:滴加四滴1 mol·L-1NaOH 溶液,振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①和②,为了证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B.对比实验①和③,为了证明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C.对比实验①和④,为了证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D.对比实验①和⑤,为了证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工业上用废铁生产FeSO4●7H2O的一种流程如图所示:
   
(1)步骤Ⅰ中除铁和硫酸、铁锈和硫酸反应外,还有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证明步骤I滤液中只含有的方法:取样,先滴加___________,再滴加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该过程的现象___________
(3)步骤Ⅲ从硫酸亚铁溶液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的实验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__________、冰水洗涤、烘干。烘干操作需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
(4)将FeCl3和KSCN溶液混合,发生可逆反应:,已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中,现改变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
向上述混合液中,若加入少量固体后,混合溶液红色___________;若加入少量粉后,混合溶液红色___________;若加入少量固体后,混合溶液红色___________;若加入溶液后,混合溶液红色__________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注意,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可以忽略体积变化)
2023-06-22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南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6 . 下图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
电镀铜验证AgCl溶解度大于AgI证明温度对平衡的影响验证铁发生吸氧腐蚀
A.AB.BC.CD.D
2022-01-14更新 | 229次组卷 | 4卷引用:化学(上海C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7 . 下列实验中,现象及相应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对于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平衡体系,缩小容器体积混合气体颜色逐渐加深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B溶液和KSCN溶液混合反应后再加入少量KCl固体溶液红色变浅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浓盐酸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不能证明原溶液中含有
D溶液中先通入足量,再通入气体无沉淀生成不能和反应生成和HCl
A.AB.BC.CD.D
2022-04-29更新 | 211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七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强弱,涉及如下实验:

完成下列填空: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整套实验装置存在的一处明显不足是___
(2)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D中溶液变红;E中水层溶液变黄,振荡后,CCl4层无明显变化。则Cl2、Br2、Fe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
因忙于观察和记录,没有及时停止反应,D、E中均发生了新的变化。D中:红色慢慢褪去,E中:CCl4层先由无色变为橙色,后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红色。为探究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小组同学查得资料如下:(SCN)2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氧化性:Cl2>(SCN)2
(3)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l2过量时D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___。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___
(4)欲探究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的下层溶液,蒸馏、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AgNO3溶液,结果观察到仅有白色沉淀产生。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仅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___
(5)将少量BrCl通入到碘化钾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020-08-17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2-13高三上·北京西城·期末
9 . 下图所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验证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证明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C.验证铁发生析氢腐蚀
D.验证AgCl溶解度大于Ag2S
2019-01-30更新 | 1052次组卷 | 6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
10 . 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探究,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实验1】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验中发现试管内除了产生白色硫酸铜固体外,在铜丝表面还有黑色固体甲生成,甲中可能含有黑色的CuO、CuS、Cu2S。查阅资料:CuS和Cu2S均为黑色固体,常温下都不溶于稀盐酸,在空气中煅烧,均转化为CuO和SO2。为了探究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在收集到足够量的固体甲后,进行了如下实验:


(1)上述实验装置除了有尾气吸收装置外,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乙在空气中煅烧时,使用的实验仪器除了玻璃棒、三脚架、酒精灯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
(3)确定乙是否煅烧完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煅烧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尾气吸收装置未画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强弱。

(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填写实验结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打开活塞a,向圆底烧瓶中滴入适量浓盐酸;然后关闭活塞a,点燃酒精灯。D装置中:溶液变红
E装置中:水层溶液变黄, 振荡后,CCl4层无明显变化。
Cl2、Br2、Fe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因忙于观察和记录,没有及时停止反应,D、E中均发生了异常的变化:D装置中,红色慢慢褪去;E装置中,CCl4层先由无色变为橙色,后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红色。
为探究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小组同学查得资料如下:
ⅰ.(SCN)2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氧化性:Cl2>(SCN)2
ⅱ.Cl2和Br2反应生成的BrCl呈红色,沸点约5℃,与水发生水解反应。
ⅲ.AgClO、AgBrO均可溶于水。


①请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化学用语)解释Cl2过量时D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欲探究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的下层溶液,蒸馏、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AgNO3溶液,结果观察到仅有白色沉淀产生。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仅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7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