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锅炉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后用酸除去
B.国家大剧院玻璃外墙采用了“纳米自洁玻璃”(TiO2),TiO2可利用TiCl4水解反应制得
C.医学上用BaCO3做“钡餐透视”
D.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2024-02-2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5次月考化学试题
2 . 向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反应达到平衡后,再通入一定量,达到新平衡时,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的平衡浓度增大B.反应平衡常数增大
C.逆向反应速率减小D.的转化总量增大
3 . 烷烃催化裂解也可制备氢气:,催化裂解过程中利用膜反应新技术可以实现边反应边分离出生成的氢气。不同温度下,1.0mol乙烷在容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催化裂解反应。氢气移出率α[]不同时,的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可以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达到减小的目的
B.若A点时,平衡常数,则
C.若,则B点时体系内碳、氢原子个数比
D.反应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可以增大单位时间内的转化率
4 . 对于可逆反应:(正反应放热),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
A.B.C.D.
2022-11-16更新 | 541次组卷 | 17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2Z(g)       Δ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①高温       ②低温       ③高压       ④低压       ⑤加催化剂       ⑥分离出Z
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⑥
2022-11-09更新 | 940次组卷 | 65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二上12月段考化学试卷
6 . Ⅰ.金(Au)不易被硝酸氧化,在浓硝酸中加入浓盐酸配成王水溶液后Au容易被硝酸氧化生成相应的配合物,化学家德海韦西用此方法溶解了诺贝尔金质奖章而躲过了纳粹的搜捕。
已知:①
       
   
上述a、b均大于0,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
(2)从平衡移动和能量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加入盐酸后Au易被硝酸氧化:__
(3)写出反应②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_______
(4)下列哪些操作可以加快金在王水中的溶解速率_______
A.升高温度       B.适当提高硝酸浓度       C增大溶液的pH
Ⅱ.某小组用下述装置探究硝酸和离子的氧化性关系,发现在反应过程中铂(Pt)电极一侧溶液pH降低。

(5)写出上述装置负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
(6)关于该电池的叙述不合理的是______
A.上述现象说明该实验条件下,离子的氧化性强于硝酸的氧化性
B.224mLNO发生反应时,Au电极的质量增加1.97g
C.外电路中电子从铂(Pt)电极迁移至金(Au)电极
2022-05-26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九次月考化学试题
7 . 大气层中臭氧的形成和消除主要反应为:2O3(g)3O2(g)       H<0。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时间内消耗O3和O2的物质的量比为2:3时,反应达到平衡
B.其他条件不变,使用催化剂,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v(正)减小,v(逆)增大
D.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通入惰性气体,O3转化率减小
2022-04-19更新 | 236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段考化学试题
8 . 300℃时,将2 molA和2 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2C(g)+2D(s)   H=Q,4 min未达到平衡,生成0.8 molD。
(1)3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已知K300℃K350℃,则△H_______0(填“>”“=”或“<”)。
(2)在4 min末时,B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A的转化率为_______
(3)若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则A的转化率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
(4)4 min末若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再向其中充入1 mol He,B的反应速率会_______(填“加快” “减慢” 或“不变”)。
(5)温度对此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影响的曲线(如图所示)中,正确的是_______
A.    B.        
C.      D.
(6)300℃时,在2 L的该反应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A、B、C、D物质的量分别为2 mol、1 mol、2 mol、2 mol,则此时反应υ(A)_______υ(A)(填 “>”、“<”“=”或“不能确定”)。
2020-12-18更新 | 236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屯昌县屯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在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D(s) H<0,T℃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的百分含量如图中实线所示,若要使图中实线变为虚线,则改变的条件为
A.升高温度B.增大压强C.使用适当催化剂D.移走容器中的D
10 .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2A(g)bB(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大1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40%,则下列正确的是
A.b>2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
C.物质B的物质的量增加了D.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2020-10-30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