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以Ag-ZSM为催化剂,相同时间测得0.1mol NO转化为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有CO时反应为;无CO时反应为](忽略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点若更换高效催化剂NO转化率不变
B.Y点再通入CO、各0.01mol,此时
C.反应的△H>0
D.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使,NO转化率增大
2024-05-2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2 . 相变离子液体体系因节能潜力大被认为是新一代吸收剂,某新型相变离子液体X吸收的过程如图,已知X的阴离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阳离子中所有原子(除H外)均达到最外层8电子稳定状态
B.真空条件下有利于Y解析出
C.X的阴离子中所有N均提供2个电子参与大π键的形成
D.Y的熔点比X的低,可推知阴离子半径:Y>X

3 . 利用含钴废料(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的铝箔、等杂质)制备碳酸钴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萃取的反应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液Ⅰ”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
B.“酸溶”反应中做氧化剂
C.“反萃取”中可加入分离出
D.“沉钴”时溶液滴加速率不宜过快,目的是防止生成
2024-03-24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4 . 血红蛋白可与结合,更易与配位,血红蛋白与配位示意如图所示。血红蛋白结合的反应可表示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相同温度下,B.反应①②的均小于0
C.图中的配位数为6D.用高压氧舱治疗中毒时,平衡①②均逆向移动
2024-01-13更新 | 1131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有关实验的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中存在不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
A探究温度对下列平衡的影响: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0.5mol/L的溶液,将其中一支先加热,然后置于冷水中,与另一支试管进行对比加热时溶液变为黄色,置于冷水中后溶液由黄色变为蓝色。该正反应
B探究下列反应存在限度:在试管中入5mL0.1mol/L的KI溶液,然后向试管中滴加5~6滴0.1mol/L的溶液,继续加2mL的,充分振荡。取上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2滴KSCN溶液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呈血红色。该反应存在限度。
C探究浓度对下列平衡的影响:在试管中加入2mL0.5mol/L的溶液,然后向试管中继续滴加5~10滴10mol/L的盐酸加入盐酸后,溶液由橙黄变为橙色。增大离子浓度,平衡向逆向移动。
D探究KI对单质在水中溶解的促进作用:在试管中加入5mL碘水,加入1mL的,充分振荡,再向试管中加入1mL浓KI溶液,振荡碘水加萃取后下层为紫红色,滴加浓KI振荡后,层紫色变浅。KI能促进在水中的溶解。
A.AB.BC.CD.D
6 . 为探究在盐酸中与的反应,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实验。

已知:,实验Ⅰ中得到的黑色固体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Ⅰ、Ⅱ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原理不相同
B.在实验Ⅰ、Ⅱ中呈现的化学性质一致
C.实验Ⅰ通入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实验Ⅱ若消耗,则生成
7 .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B.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C.实现铜棒镀银D.证明化学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
2023-08-15更新 | 91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得出相应正确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先变橙色,后变蓝色氧化性: Cl2>Br2>I2
B将铁锈溶于浓盐酸,再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铁锈中含有二价铁
C向铬酸钾溶液中缓慢滴加硫酸
黄色变为橙红色+H2O2 +2H+,增大氢离子浓度,平衡向生成和的方向移动
D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无砖红色沉淀蔗糖未发生水解
A.AB.BC.CD.D
2023-06-04更新 | 36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六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9 . 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B.工业上合成氨要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进行
C.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向氯水中加后,溶液漂白性增强
10 . 某小组同学探究盐对Fe3++3SCN-Fe(SCN)3平衡体系的影响。
实验I:探究KCl对Fe3+和SCN-平衡体系的影响将已用稀盐酸酸化0.005mol·L-1FeCl3溶液(无色)和0.01mol·L-1KSCN溶液等体积混合,静置至体系达平衡,得红色溶液X。各取2mL溶液X放入3支比色皿中,分别滴加0.1mL不同浓度的KCl溶液,并测定各溶液的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已知:①溶液的透光率与溶液颜色深浅有关,颜色深,透光率低。
②Cl、与Fe3+均能发生络合反应:Fe3++4C1-[FeCl4]-(黄色)、Fe3++2[Fe(SO4)2]-(无色)。
(1)稀盐酸酸化FeCl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采用浓度较低的FeCl3溶液制备Fe3+和SCN-的平衡体系,是为了避免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的颜色对实验干扰。
(2)从实验结果来看,KCl溶液确实对Fe3+和SCN-平衡体系有影响,且随着KCl浓度增大,Fe3++3SCN-Fe(SCN)3平衡向___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实验II:探究盐对Fe3+和SCN-平衡体系产生影响的原因
同学查阅相关资料,认为可能的原因有:
原因1:溶液中的离子会受到周围带有异性电荷离子的屏蔽,使该离子的有效浓度降低,这种影响称为盐效应。KCl溶液的加入使Fe3+和SCN-平衡状态因盐效应而发生变化。
原因2:溶液中存在副反应Fe3++4C1-[FeCl4]-,离子浓度发生变化,导致Fe3+和SCN-平衡状态发生变化。
(3)基于以上分析,该组同学取2mL红色溶液X,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的不同种类的盐晶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观察颜色变化,结果如下表。
序号加入少量盐溶液颜色
KCl变浅
NaCl变浅程度较大
基于以上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K+的盐效应弱于Na+的盐效应。简述获得结论的依据:______
(4)取2mL溶液X继续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序号加入溶液溶液颜色
1mL蒸馏水略变浅
1mL3mol·L-1盐酸明显变浅,溶液偏黄
1mL1.5mol·L-1硫酸现象a:溶液变为浅黄色
上述实验③和实验④可证明副反应影响了Fe3+和SCN-平衡体系,结合实验现象及化学用语分析副反应对Fe3+和SCN-平衡体系有影响的原因:___________
实验III:探究现象a中溶液变为浅黄色的的原因
序号实验操作溶液颜色
取1mL0.0025mol:L-1Fe2(SO4)3溶液(无色),加入1mL0.01mol·L-1KSCN溶液,再加入1mL1.5mol·L-1硫酸溶液先变红,加入硫酸后变为浅黄色
取1mL0.005mol·L-1FeCl3溶液(无色)溶液为无色
(5)由实验④、实验⑤和实验⑥可知,溶液变为浅黄色与___________(填微粒的化学式)无关。
(6)为了进一步确认现象a中使溶液呈浅黄色的微粒只有Fe(SCN)3,补充完整实验⑦的操作___________
2023-04-09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