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已知呈粉红色,呈蓝色,为无色。现将CoCl2溶于水,加入浓盐酸后,溶液由粉红色变为蓝色,存在以下平衡:,用该溶液做实验,溶液的颜色变化如下:

以下结论和解释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中σ键数之比为3:2
B.由实验①可推知H<0
C.实验②是由于c(H2O)增大,导致平衡逆向移动
D.由实验③可知配离子的稳定性:
2020-07-11更新 | 5788次组卷 | 30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化学试题
2 . 下列实验中,对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ABCD
装置及操作
向右轻轻推动活塞压缩体积

分别测定20℃和80℃蒸馏水的电导率
现象气体红棕色先变深再变浅溶液血红色加深80℃蒸馏水的电导率大于20℃的加入粉末后电导率增大
解释压强增大,平衡先逆向移动,再正向移动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在水中存在
A.AB.BC.CD.D
3 . 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测得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1容器2容器3
反应温度T/K700700800
反应物投入量2molSO2、1molO24molSO32molSO2、1molO2
平衡v(SO2)/mol/(L·s)v1v2v3
平衡c(SO3)mol/Lc1c2c3
平衡体系总压强p/Pap1p2p3
物质的平衡转化率/αα1(SO2)α2(SO3)α3(SO2)
平衡常数KK1K2K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1<v2c2<2c1B.K1K3,p2>2p3
C.v1>v3,α1(SO2)>α3(SO2)D.c2>2c3,α2(SO3)+α3(SO2)<1
2021-08-14更新 | 1550次组卷 | 25卷引用:浙江省诸暨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某温度下,改变0.1mol/LK2Cr2O7溶液的pH时,各种含铬元素微粒及OH-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已知H2CrO4是二元酸),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的Kw=10-13
B.溶液中存在平衡+H2O2+2H+,该温度下此反应的K=10-13.2
C.向0.1mol/LK2Cr2O7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溶液橙色加深
D.E点溶液中存在:c(K+)<2c()+3c()
2022-04-29更新 | 78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实验小组同学为探究Fe2+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向2mL溶液滴中几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3%溶液(用酸化至),溶液颜色变红。
(1)甲同学通过上述实验分析具有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乙同学查阅资料发现可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的配合物。为证实该性质,利用进行如下实验。
(2)的制备:用过量溶液与溶液反应得到,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实验Ⅱ】验证发生反应

(3)实验b的目的是_______
(4)从沉淀溶解平衡角度解释实验a和b最终溶液颜色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
丙同学设计实验进一步证明可与反应。
【实验Ⅲ】

(5)上述实验中,d为c的对照实验。
①X为_______
②实验能够证实可与反应,则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6)实验Ⅲ中若未加适量水稀释,则无法通过现象得出结论。推测加水稀释的目的可能有:使后续实验颜色变化易于观察;降低_______
2022-05-30更新 | 1314次组卷 | 11卷引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题
6 . 研究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进行实验:
①向试管中放入一小粒碘晶体,再加入蒸馏水,充分溶解后,得到黄色溶液a和少量不溶的碘;
②取5mL溶液a,加入四氯化碳,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下层呈紫色,上层无色;
③将②所得下层溶液全部取出,加入溶液,振荡,静置,下层溶液紫色变浅,上层溶液b呈黄色(颜色比溶液a深)。
已知:ⅰ.
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极性溶剂,是非极性溶剂,非极性的更易溶于
B.②中的下层溶液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C.溶液b中溶液a中
D.向①所得浊液中加入,使增大,反应ⅰ平衡逆向移动,析出
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合成氨时,原料气必须净化处理是为了防止产品NH3中混有太多杂质
B.对于某一可逆反应来说,反应速率加快,反应限度不一定增大
C.凡是放热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凡是熵增加的反应也一定能自发进行
D.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8 .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
A向某补血口服液中滴加几滴酸性溶液酸性溶液紫色褪去该补血口服液中一定含有
B用蒸馏水溶解固体,并继续加水稀释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蓝色正向移动
C将25℃溶液加热到40℃,用传感器监测溶液pH变化溶液的pH逐渐减小温度升高,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D将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该气体中一定含有
A.AB.BC.CD.D
9 . 工业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合成原理为:
(1)下列关于工业合成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因为,所以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B.因为,所以该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在高温下进行是为了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D.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的反应,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容器内的浓度之比为1∶3∶2
B.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同温度时,固定氮气的投入量,起始氢气的物质的量与平衡时氨气的百分含量关系如图:

①图像中的关系是:_______(填“>,<或=”)。
②a、b、c、d四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的转化率最高的是:_______
③合成氨工业中,为提高氨气的平衡产率,除适当控制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4)恒温下,向一个4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反应过程中对的浓度进行检测
①20min后,反应达平衡,氨气的浓度为,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且此时,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为p,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代替物质的量浓度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如,p为平衡总压强,为平衡系统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
②若维持容器体积不变,温度不变,向原平衡体系中再加入,再次达平衡后,氨气的浓度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10 . 在催化剂作用下,向刚性容器中按物质的量比1︰1充入甲醇和异丁烯(用R表示),分别在T1和T2两个温度下发生反应生成有机物W:CH3OH(g)+R(g)W(g)   ΔH。异丁烯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T2,ΔH>0
B.vM=vB>vA
C.维持T2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1 mol W,新平衡时W的百分含量减小
D.T1时,容器内起始总压为p0 kPa,则用分压表示的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kPa-1
2021-03-07更新 | 1355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