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当前,我国公布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具体时间。因此,含碳化合物的综合利用,有效缓解温室效应成为研究热点。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与氢气催化重整可制备甲醇,涉及反应:
Ⅰ.CO2(g)+3H2(g)CH3OH(g)+H2O(g) ΔH1=-49.5 kJ·mol-1
Ⅱ.CO2(g)+H2(g)CO(g)+H2O(g)  ΔH2=+40.9 kJ·mol-1
①CH3OH(g)+2CO2(g)3CO(g)+2H2O(g)的ΔH=___________
②相同温度下,向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原料气,实验测得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容器容积/L起始加料/mol5 min末(未平衡)CO2转化率CH3OH的平衡产率
101 mol CO2、3 mol H2α1ω1
101 mol CO2、3 mol H2、0.2 mol COα2ω2
容器甲中,0~5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___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α1___________α2(填“>”“<”或“=”,下同);ω1___________ω2,判断该条件下甲、乙容器中CH3OH的平衡产率大小的理由为___________
③已知:表示相对压力平衡常数,其表达式是在浓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用相对分压代替浓度。气体的相对分压等于其分压除以p0(p0=100 kPa)。向恒容密闭容器中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3充入CO2和H2,测得反应前气体总压为400 kPa,反应Ⅰ、Ⅱ的相对压力平衡常数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反应Ⅰ的相对压力平衡常数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关系的曲线为___________(填“L1”或“L2”);若M点对应温度下,甲醇气的平衡分压为80 kPa,则H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
   
(2)甲醇可催化解离为合成气:CH3OH(g)CO(g)+2H2(g) ΔH。科研人员结合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甲醇在钯(Pd)催化剂表面的解离反应,部分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TS表示过渡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CH3OH·CO·+4H·(g)的ΔH<0
B.上述历程中的最大能垒(活化能)E=194 kJ·mol-1
C.上述历程中碳原子价态未发生改变
D.上述历程中的第一步反应适合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2023-07-2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Ba是第六周期ⅡA族的元素,常见的矿物重品石(主要成分是含少量、CaO、MgO等)中,以下是某工业制取流程示意图:

完成下列填空:
(1)重晶石和煤磨成粉能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___________
(2)焙烧时主要反应为:,不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

①依图判断生成BaS的反应是_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焙烧温度至少应控制在___________℃上。某次焙烧在真空容器中进行,1.5h时,测得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为26.88g/L,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②已知:90℃时BaS的溶解度为50g/100g水,浸取液中还存在三种碱,其中碱性最弱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浸取液中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向BaS溶液中加入生成过量会析出晶体,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析出晶体的原因___________
(4)工业上用制备高纯,其流程图是:

①碳化时,先向溶液中通入___________(写化学式),写出碳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写出检验母液中主要阳离子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
3 . 甲醇是有机化工中重要的合成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甲醇合成乙烯和丙烯的技术被称为MTO技术。该技术涉及的主要反应为:
ⅰ.
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反应热______
(2)在特定催化剂条件下,两反应存在竞争关系,其反应进程中能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N代表______(填“”或“”,下同),该催化剂下,生成______的选择性更高,理由为______

(3)时,在体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后压强变为原来的1.3倍后不再变化,此时测得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的生成速率为______
②平衡时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③升高温度后,的平衡产率反而提高,分析原因为______
2021-01-10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某实验小组采用下列实验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化学平衡的影响。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I.室温下,向盛有5mL0.005mol/L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mL0.01mol/L的KSCN溶液,溶液变为___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现将上述溶液均分为两份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
(1)向甲试管中加入4滴饱和FeCl3溶液,平衡___(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溶液中的Fe3+浓度c(Fe3+)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重新达到平衡时Fe3+转化率___,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___
(2)向乙试管中加入KCl固体,平衡___(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
II.该实验小组还利用0.1mol·L-1Na2S2O3溶液和0.1mol·L-1H2SO4溶液为反应物,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记录如表。请结合表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序号反应温度V(Na2S2O3)V(H2SO4)V(H2O)出现沉淀所需的时间
0℃5mL5mL10mL12s
30℃5mL10mL5mL8s
30℃5mL7mLamL10s
30℃5mL5mL10mL4s
(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4)在比较某一因素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时,必须排除其他因素的变动和干扰,即需要控制好与实验有关的各项反应条件,其中:
①能说明温度对该反应速率影响的组合是___(填实验序号,下同);
②实验Ⅱ和III探究的是___(填外部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实验III中a=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高纯硫酸锰作为合成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原料,工业上可由天然二氧化锰粉与硫化锰矿(还含Fe、Al、Mg、Zn、Ni、Si等元素)制备,工艺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金属离子[c0(Mn+)=0.1 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Mn2+Fe2+Fe3+Al3+Mg2+Zn2+Ni2+
开始沉淀的pH8.16.31.53.48.96.26.9
沉淀完全的pH10.18.32.84.710.98.28.9

(1)“滤渣1”含有S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溶浸”中二氧化锰与硫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中添加适量的MnO2的作用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pH”除铁和铝,溶液的pH范围应调节为_______~6之间。
(4)“除杂1”的目的是除去Zn2+和Ni2+,“滤渣3”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5)“除杂2”的目的是生成MgF2沉淀除去Mg2+。若溶液酸度过高,Mg2+沉淀不完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沉锰”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层状镍钴锰三元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式为LiNixCoyMnzO2,其中Ni、Co、Mn的化合价分别为+2、+3、+4。当x=y=时,z=___________
2019-06-09更新 | 19634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