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与物质百分含量变化有关图像的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铁及铁的氧化物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航天、科研等领域,利用Fe2O3与CH4可制备“纳米级”金属铁,回答下列问题:
①3H2(g)+Fe2O3(s)2Fe(s)+3H2O(g) ΔH1=-26.5kJ·mol-1
②CO2(g)+4H2(g)CH4(g)+2H2O(g) ΔH2=-160kJ·mol-1
(1)恒温恒容时,加入Fe2O3与CH4发生反应:3CH4(g)+4Fe2O3(s)8Fe(s)+6H2O(g)+3CO2(g)
①该反应的ΔH=_______
②下列条件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消耗4molFe2O3的同时,消耗3molCO2
b.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
d.v(CH4)=2v(H2O)
(2)在T℃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CH4(g)和2molFe2O3(s)发生反应:3CH4(g)+4Fe2O3(s)8Fe(s)+6H2O(l)+3CO2(g)。反应起始时压强为p0,反应进行至10min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此时容器中n(CH4)∶n(H2O)=1∶1,10min内用Fe2O3(s)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g·min-1;T℃下该反应的Kp=_______(用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T℃下若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加入2molCH4(g)、4molFe2O3(s)、1molFe(s)、2molH2O(l)、2molCO2(g),则起始时v()_______v()(填“>”“<”或“=”)。
(3)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3CH4(g)+4Fe2O3(s)8Fe(s)+6H2O(g)+3CO2(g),测得平衡时混合物中某气体物质的体积分数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则纵坐标表示的含碳物质是_______,随着压强增大,纵坐标的体积分数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
_______
2 . 合成氨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已知:在一定条件下,N2(g)+3H2(g)2NH3(g) ΔH=-92.4kJ·mol-1
(1)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的反应,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3v(N2)=v(H2)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2)将N2和H2通入体积为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5min后达到化学平衡,测得NH3的浓度为0.2mol/L,这段时间内用N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mol/(L·min)。
(3)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工业合成氨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H2物质的量)。

①图象中T2T1的关系是:T2___________T1(填“>,<或=”)
②a、b、c、d四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4)下图是某压强下,密闭容器中,N2和H2按物质的量浓度分别1mol/L和3mol/L投料进行反应,反应混合物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Ⅰ是平衡时的曲线,Ⅱ是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测得的曲线。

①图中a点,容器内n(N2)∶n(NH3)=____________
②图中a点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
③图中b点,υ___________υ(填“>”、“<”或“=”)。
④400~530℃,Ⅱ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021-12-19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根据图示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H2S(g)受热分解时各组分体积分数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关系,说明反应生成H2和S2(g)
B.图乙表示V0mL0.1盐酸加水稀释至VmL,溶液的pH随的变化关系,则a=2
C.图丙表示密闭容器中到达平衡时,CH4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变化关系曲线,说明p1>p2
D.图丁表示炭黑作用下O2生成活化氧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说明活化氧分子时释放能量
2021-12-05更新 | 27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在起始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发生反应:,测得平衡时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固体物质所占体积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点与点的压强之比为
C.点与的转化率之比为
D.若保持点条件不变,再充入,则达平衡前v(正)<v(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摩尔燃烧焓为483.6 kJ·mol-1
B.乙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2NO2(g) N2O4(g)中,各物质的浓度与其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其中交点A对应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
C.丙表示等量NO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分别发生反应:2NO2(g)N2O4(g)相同时间后测得NO2体积分数的曲线。则该反应的正反应ΔH<0
D.丁表示反应4CO(g)+2NO2(g)N2(g)+4CO2(g) 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CO的物质的量,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变化情况,由图可知NO2的转化率b>a>c
2021-11-26更新 | 53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双十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铬是电镀、制革和颜料等工业废水中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在水溶液中,Cr(III)以Cr3+形态存在;Cr(VI)主要以、HCrO形态存在,其毒性是Cr(III)的100倍。处理含Cr(VI)废水的常用方法是先将其转化为Cr(III),再进一步将Cr3+转化为Cr(OH)3沉淀,减少水体中总Cr含量。已知:NaBH4是强还原剂,可与水发生反应NaBH4+4H2O=NaB(OH)4+4H2 ΔH>0。
(1)“NaBH4”可用于直接还原去除废水中的,反应时消耗大量H+。废水的初始pH对去除溶液中的Cr(VI)和总Cr的影响关系如图1所示。

①废水初始pH=2.5时,反应生成Cr3+、H3BO3和氢气,最终溶液的pH约为9,反应生成的Cr3+转化为Cr(OH)3沉淀得到有效去除。写出反应生成Cr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废水初始pH=2时,虽然Cr(VI)的去除率达到100%,但总Cr的去除率为0.0%,其原因是___________
③废水初始pH>2.5时,随着初始pH的增大,Cr(VI)的去除率逐渐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2)当n(NaBH4)相同时,使用“NaBH4”和“FeCl3/NaBH4”体系分别处理废水中的
①当废水初始pH在3.5~5.5间,“FeCl3/NaBH4”体系中Cr(VI)和总Cr的去除率均接近100%,明显高于“NaBH4”体系,其原因是___________
②温度对“FeCl3/NaBH4”去除Cr(Ⅵ)的影响关系如图2所示。当温度高于313K时,Cr(VI)的去除率随温度升高逐渐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021-11-25更新 | 4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部分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氨是最重要的氮肥,也是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合成氨工艺是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气态分子中1mol化学键解离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 叫做该化学键的键能(kJ·mol-1)。一些键能数据如表:
化学键
键能E(kJ·mol-1)946.0436.0390.8
反应N2(g)+3H2(g)2NH3(g) H=_______kJ/mol
(2)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部分参加反应的分子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模拟示意图如图:

分别表示N2、H2、NH3
i.图②表示N2、H2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图⑤表示生成的NH3离开催化剂表面,图②到图③的过程_______能量(填“吸收”或“放出”)。
ii.N2的吸附分解反应速率慢,决定了合成氨的整体反应速率。实际生产中,原料N2和H2物质的量之比为1︰2.8,分析说明N2过量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iii.关于合成氨工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控制温度(773K)远高于室温,是为了提高平衡转化率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基于NH3有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可将其液化,不断将液氨移去,利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当温度、体积一定时,在原料气中添加少量惰性气体,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
D.原料气须经过净化处理,以防止催化剂中毒和安全事故发生。
(3)在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比 1︰3 投入氮气和氢气,发生反应:N2(g)+3H2(g)2NH3(g)分别在200℃、400℃、600℃条件下进行反应,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总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i.M点和N点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M_______KN(填“>”、“<”或者“=”)。
ii.M点的平衡常数Kp=_______MPa-2(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已知液氨中存在:2NH3(l)NH+NH。用Pt电极对液氨进行电解也可产生H2和N2.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
8 . 在体积为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图Ⅰ表示 时容器中 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Ⅱ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 的体积分数随 起始 的变化关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时向容器中充入 ,达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等于
B.时,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不再改变,反应达平衡状态
C.图Ⅱ所知反应 ,且
D.若在图Ⅰ所示的平衡状态下,再向体系中充入 ,重新达到平衡前
9 . 催化加氢是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下是加氢时发生的两个主要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在体积为1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按表中所示充入一定量的和H2,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X(CO)和X(CH4)[ ]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容器起始物质的量/mol
CO2H2
0.10.3
1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温度升高,增大
B.曲线d表示甲容器中X(CO)随温度的变化
C.600℃达到平衡时,甲容器中反应Ⅱ的平衡常数为2.4
D.M点对应的总转化率为40%
2021-11-12更新 | 3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在特殊条件下会出现某些特殊的性质。
(1)采用碱液吸收并进行电化学氧化可得到硫单质。当浓度较低时常用纯碱溶液进行吸收。下表为的电离平衡常数。
电离平衡常数

纯碱溶液吸收少量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温度、压强分别超过临界温度(374.2℃)、临界压强(221MPa)的水称为超临界水。超临界水能够与氧气等氧化剂以任意比例互溶,由此形成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一定实验条件下,运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氧化乙醇的结果如图-1、图-2所示,其中x为以碳元素计的物质的量分数,t为反应时间。

①由图-1,乙醇氧化过程中存在中间产物,该中间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②由图-2,随温度升高,峰值出现的时间提前,且峰值更高,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3)过氧化氢的电离方程式为。研究表明,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浓度越大,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越快。常温下,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分解率与的关系如图-3所示。

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随增大分解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研究表明,对不同原子的结合能力具有差异性,表面电还原生成的机理如下图: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图-4中涉及的转化过程___________
2021-10-24更新 | 321次组卷 | 1卷引用:【镇江新东方】镇江中学高三年级第三次适应性考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