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沉淀转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通过佛尔哈德法可以测定三氯氧磷(POCl3)样品中Cl元素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Ⅰ.取m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待完全反应后加稀硝酸至溶液显酸性;
Ⅱ.向锥形瓶中加入0.1000mol·L-1的AgNO3溶液50.00mL,使Cl-完全沉淀;
Ⅲ.向其中加入2mL硝基苯,用力摇动,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
Ⅳ.加入指示剂,用cmol·mol-1NH4SCN溶液滴定过量Ag+至终点,记下所用体积为VmL。
已知:Ksp(AgCl)=3.2×10-10Ksp(AgSCN)=2×10-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选用的指示剂为甲基橙
B.本次实验测得Cl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硝基苯的作用为防止沉淀被氧化
D.若取消步骤Ⅲ,测定结果偏大
2021-05-20更新 | 68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高考山东卷化学真题变式题(选择题6-10)
2 . 工业上用含三价钒为主的某石煤为原料(含有等杂质),钙化法焙烧制备,其流程如下:

【资料】:价钒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与溶液pH的关系:
pH4~66~88~1010~12
主要离子

(1)焙烧:向石煤中加生石灰焙烧,将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酸浸:
难溶于水可溶于盐酸。若焙砂酸浸时溶液的溶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酸度对钒和铝的溶解量的影响如图所示:酸浸时溶液的酸度控制在大约3.2%,根据如图推测,酸浸时不选择更高酸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转沉:将浸出液中的钒转化为固体,其流程如下:

①浸出液中加入石灰乳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已知的溶解度小于。向沉淀中加入溶液,可使钒从沉淀中溶出。结合化学用语,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
(4)测定产品中的纯度:
称取ag产品,先用硫酸溶解,得到溶液。再加入溶液。最后用溶液滴定过量的至终点,消耗溶液的体积为。已知被还原为,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则产品中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的摩尔质量:)
2023-12-1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育英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统测五化学学科试题
3 . I.含铜电路板可以用FeCl3溶液进行刻蚀,对刻蚀后的液体(主要含FeCl3、FeCl2、CuCl2等)进行处理,可以回收FeCl2·4H2O和CuSO4·5H2O,工艺流程如下:

(1)从滤液A中提取FeCl2·4H2O的操作为:加入少量铁粉后,先浓缩滤液至出现___________,趁热过滤,取溶液,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浓缩滤液前先加入少量铁粉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检验从滤渣中提取出的Cu上Cl已洗净的操作为:___________;制备CuSO4·5H2O时,将Cu溶解于H2SO4、HNO3的混酸中,若该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只有NO,且反应后溶质只有CuSO4,则混酸中H2SO4、HNO3的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
II.利用滴定法可以测定CuSO4·5H2O的纯度,操作如下:
①取agCuSO4·5H2O样品,加入足量NH4F—HF混合溶液溶解 (其中F防止Fe3+干扰检验:Fe3++6F=[FeF6]3)。
②滴加足量KI溶液,发生反应:2Cu2++4I=2CuI↓+I2
③用c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液VmL,发生的反应为:I2+2=+2I
(3)已知NH4F溶液呈酸性,则水解程度:___________F(选填“>”“<”或“=”),加水稀释,溶液中 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已知CuI沉淀能够大量吸附I2,因此在接近滴定终点时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CuI转化为CuSCN,通过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沉淀转化的原因:___________
(5)CuSO4·5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a,c,V的代数式表示)。若步骤①使用蒸馏水溶解样品,则测得CuSO4·5H2O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_;若步骤③不滴加KSCN溶液,则测得CuSO4·5H2O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_(均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023-12-21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民办南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化学(等级考)试题
4 . 吸收工厂烟气中的SO2,能有效减少SO2对空气的污染。
(1)纯碱法。以纯碱为原料吸收SO2可制备无水NaHSO3,主要流程如下:

室温下,已知。向Na2CO3溶液通入SO2的过程中,溶液中有关组分的质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

①曲线3代表的组分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室温下,纯碱溶液和母液恰好中和所得混合溶液的pH___________(填“<”、“=”、“>”)7。
③“吸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灰石法:其中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
Ⅱ.
Ⅲ.
Ⅳ.
___________
②在煤燃烧过程中常鼓入稍过量的空气以提高固硫率(燃烧残渣中硫元素的质量占燃煤中硫元素总质量的百分比),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
③利用和浓氨水的混合溶液浸取CaSO4可回收得到CaCO3。浸取时:向中加入适量浓氨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浸取温度控制在6070℃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3-0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昆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工业上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是重要的二次资源,从中间产物分金渣(主要成分为:AgCl、 Ag2S、PbSO4、 BaSO4)中获取高纯银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在上述反应的温度下Ksp(AgCl)=1.8×10-10,Ksp(Ag2s)=6.38×10-50
(1)银的一种晶胞如图1所示,银原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银原子为_______

(2)“预处理”加入FeCl3溶液将Ag2S转化为AgCl。若将AgCl放在KI溶液中振荡,则有部分AgCl转化为AgI。 AgI有α、β、γ三种晶型,其中α- AgI在电场作用下,Ag+不需要克服太大的阻力,就可以发生迁移。因此α- AgI晶体在电池中,可作为_______
(3)已知: Ag+ +2SO= [Ag(SO3)2]3-, K = 1.0 ×108.68,“分银”时,AgCl与Na2SO3反应生成[Ag(SO3)2]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
(4)“分银”时,[Ag(SO3)2]3-的浓度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2; SO及其与H+形成的微粒的浓度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3。

“沉银”时的终点pH需控制在3.5-5.5范围内,不能过低的原因是_______
(5)“还原"时HCHO转化为HCOOH,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已如Ag+ +SCN- =AgSCN↓ (白色),实验室可通过如下过程测定所制银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
①称取制备的银样品1.000g,加适量稀硝酸溶解,定容到100mL容量瓶中。
②准确称取25.00 mL溶液置于锥形瓶中,般化后滴入几滴铁铵矾[NH4Fe(SO4)2]溶液作指示剂,再用0.1000 mol / L NH4SCN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为溶液变为(血)红色。
③重复②的操作两次,所用NH4SCN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2. 00mL。则样品中银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022-12-29更新 | 409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6 . 工业上利用锌焙砂(主要成分为ZnO,含有少量CuO、As2O3、NiO等)生产高纯ZnO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1)用足量(NH4)2SO4溶液和氨水“浸出”锌焙砂。“浸出”前,锌焙砂预先粉碎的目的是_____
(2)“浸出”时As2O3转化为AsO。“除砷”步骤①中用(NH4)2S2O8作氧化剂(溶液呈酸性),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3)“除重金属”时,加入BaS溶液。滤渣Ⅱ中含有的主要物质是_____和BaSO4.
(4)“煅烧”步骤中,不同温度下,ZnCO3分解的失重曲线和产品ZnO的比表面积变化情况如图甲、图乙所示。已知:
i.
ⅱ.比表面积指单位质量固体所具有的总面积;比表面积越大,产品ZnO的活性越高。

①280℃时煅烧ZnCO3,300min后固体失重质量分数为33.3%,则ZnCO3的分解率为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②根据图甲和图乙,获得高产率(ZnCO3分解率>95%)、高活性(ZnO比表面积>40m2g-1)产品ZnO的最佳条件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但温280℃,60~120minb.恒温300℃,240~300min
c.恒温350℃,240~300mind.恒温550℃,60~120min
(5)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
2023-09-25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验收考试化学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三盐基硫酸铅(3PbO·PbSO4·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90)简称“三盐”,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主要适用于不透明的聚氯乙烯硬质管、注射成型制品,也可用于人造革等软质制品。以铅泥(主要成分为PbO、Pb及PbSO4等)为原料制备三盐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Ksp(PbSO4)=1.82×10-8,Ksp(PbCO3)=1.46×10-1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步骤①“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根据下图溶解度曲线,由滤液1得到Na2SO4固体的操作为:将“滤液1”______________、用乙醇洗涤后干燥。

(3)步骤③“酸溶”,为提高酸溶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任意写出一条)。
(4)“滤液2”中可循环利用的溶质为_______(填化学式)。若步骤④“沉铅”后的滤液中c(Pb2+)=1.82×10-5mol·L-1,则此时c(SO)=_______mol·L-1
(5)步骤⑥“合成”三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若消耗100.0 t铅泥,最终得到纯净干燥的三盐49.5 t,假设铅泥中的铅元素有75%转化为三盐,则铅泥中铅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023-04-17更新 | 365次组卷 | 1卷引用:04 无机化工流程题(4) (解析)-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大题逐空突破系列(全国通用)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精制磷酸可用于制备饲料中添加的磷酸盐,磷酸中的氟化物杂质严重影响其品质。利用某磷矿石[主要成分为Ca5(PO4)3F,含少量SiO2]生产精制磷酸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的目的是增加“酸浸Ⅰ”的速率,该操作是_______
(2)“酸浸Ⅰ”之后生成了可溶性的Ca(H2PO4)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所得不含磷产物在上述工艺中的重要作用为_______
(3)“酸浸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略去“酸浸Ⅰ”直接采用H2SO4进行“酸浸”,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
(4)“操作Y”的目的是除去残留的SO,从经济角度考虑可先加入CaCO3,若充分反应后效果仍不理想,可继续加入_______(填化学式)。
(5)精制磷酸时,若将稀磷酸在真空状态下循环加热,浓缩时残留的氟一部分随水蒸气以HF和SiF4的形式脱出,这种脱氟的方法有两种:方法一是在浓缩过程中不添加活性二氧化硅;方法二是在稀酸进入闪蒸室时,加入活性二氧化硅。脱氟效率较好的是_______(填“方法一”或“方法二”),实验条件下,最佳脱氟时间为_______

(6)称取2.0000g磷酸产品,移入500mL锥形瓶中,用160mL的超纯水稀释,加入1mL百里香酚酞指示剂,用0.5000 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刚呈浅蓝色(生成Na2HPO4)即为终点,重复测量三次,所用标准溶液的体积分别为69.37mL、65.65mL、69.39mL,则该磷酸的产品中H3PO4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2023-04-17更新 | 340次组卷 | 1卷引用:03 无机化工流程题(3) (解析)-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大题逐空突破系列(全国通用)
9 . 国家标准规定酿造食醋中醋酸含量不得低于0.035g•mL-1。回答下列问题:
(1)日常生活中可用醋酸除水垢,但工业锅炉的水垢中常含有硫酸钙,需先用Na2CO3溶液处理,最后再用NH4Cl溶液除去。已知:25℃时,Ksp(CaCO3)=2.8×10-9、Ksp(CaSO4)=9.1×10-6
①属于强酸弱碱盐的是______(填字母)。
A.Na2CO3        B.NH4Cl            C.CaCO3        D.CH3COONa
②结合化学平衡原理解释加入Na2CO3溶液的原因:_______(用溶解平衡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叙述加以说明)。
(2)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可以测定食醋中醋酸的浓度,以检测白醋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某品牌白醋的醋酸浓度测定过程如图所示。

①滴定达到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
②某次实验滴定开始和结束时,碱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所用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为______mL。

③若通过实验测得稀释后白醋的浓度为0.0600g•mL-1,则该白醋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国家标准。
④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白醋中醋酸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_(填字母)。
A.碱式滴定管未用NaOH标准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NaOH标准溶液
B.滴定前盛放白醋稀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滴定过程中振荡时有液滴溅出
D.读取NaOH溶液体积时,开始时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E.碱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2024-04-1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末化学试题
10 . 常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或目的所得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或目的结论
A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蓝色沉淀Ksp[Mg(OH)2]<Ksp[Cu(OH)2]
B通过加碱使废水中的c(Cr3+)降至1×10-5mol·L-1(已知常温下Ksp[Cr(OH)3]=1×10-32)加碱后废水的pH=5
C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Ksp(BaCO3)<Ksp(BaSO4)
D测定水体中氯化物含量时,采用标准硝酸银溶液进行滴定。(已知常温下Ksp(AgCl)=1.8×10-10,Ksp(AgI)=8.3×10-17)滴定时可采用KI作为指示剂
A.AB.BC.CD.D
2024-03-1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