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原理理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某实验小组利用氯气氧化制备并对其性质进行探究。
的制备】
(1)用下图装置制备(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的性质探究】
资料:i.在强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为,在近中性条件下被还原成
ii.单质硫可溶于溶液,溶液呈淡黄色。
某小组研究溶液与溶液反应,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序号实验过程实验现象

紫色变浅(),生成棕褐色沉淀()

溶液呈淡黄色(),生成浅粉色沉淀(MnS)

(3)①甲同学取实验Ⅰ中少量溶液进行实验,检测有,得出被氧化成的结论,乙同学否定了该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
②同学讨论后,设计了如下实验,证实该条件下的确可以将氧化成

a.右侧烧杯中的溶液是___________
b.连通后电流计指针偏转,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
(4)实验I的现象与资料i不相符,其原因是新生成的产物()与过量的反应物()发生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实验II的现象与资料也不完全相符,丙同学猜想原因与(4)中所述原因相似,其原因是___________,请设计验证此猜想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
(6)反思:反应物相同而现象不同,表明物质变化不仅与其自身的性质有关,还与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2024-05-02更新 | 36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4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2 . 我国科学家最近开发出锌硒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Se+2CuSO4+2Zn=Cu2Se+2Zn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B.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放电时,溶液中向a极迁移
D.79gSe完全反应时外电路中转移2mol电子
2022-11-12更新 | 501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5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测)-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专用)
3 . 当氧化剂电对的电极电势大于还原剂电对的电极电势时,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进行。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其中均为碳棒,此时电流表的指针不发生偏转。已知:①反应中的两个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②标准电动势,n为转移的电子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向右侧烧杯中滴加浓盐酸,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偏转
B.若向右侧烧杯中滴加溶液,此时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向右侧烧杯中加入溶液时,盐桥中的阳离子向左侧烧杯移动
D.反应
2022-05-31更新 | 122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届高三校际联考(三模)化学试题
4 . 纳米零价铁电化学法除去酸性废水(含有NO)中的三氯乙烯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处理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②对应的电极反应式为:NO+10H++8e-=NH+3H2O
C.若消耗amol零价铁,则可除去0.25amol三氯乙烯
D.增大单位体积内的纳米零价铁投入量,可提高三氯乙烯的去除效率
2022-04-16更新 | 1127次组卷 | 3卷引用:秘籍12 原电池原理及应用-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抢分秘籍(全国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高分子有机物聚吡咯(PPy)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光敏型半导体,其制成的纳米管在紫外光照射、关闭周期内会发生如下反应:+H+。通过纳米管一端正电荷分布密度的变化,在电解质溶液中产生离子电流。某科研组使用PPy构建了一种浓差电池,用来提取天然水中的氢能,其构造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为负极,b为正极
B.b极电极方程式为
C.纳米管道中的离子电流由PPy阳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
D.照射一段时间后关闭光源,纳米管道中仍能存在微弱电流
2022-04-14更新 | 1872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评估(二模)化学试题
6 . 电极电势的测定常用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部分数据如下)。
电极种类Na+/NaZn2+/ZnH+/H2甘汞电极Cu2+/Cu
电极电势/V-2.71-0.760.000.240.34
测定过程中,待测电极与甘汞电极组成原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桥中Cl-向甘汞电极移动
B.若M为Cu,则电极反应式是:Cu-2e-=Cu2+
C.甘汞电极电极反应式是:2Hg+2C1--2e-=Hg2Cl2
D.测定过程中,甘汞电极内部KCl晶体可能增多
2022-04-01更新 | 953次组卷 | 3卷引用:回归教材重难点03 电化学-【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7 .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绿色的二次电池,具有容量和功率可调、大电流无损深度放电、使用寿命长、易操作和维护等优点,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为该原电池的正极
B.该电池放电时H+向B极室迁移,起到了导电作用
C.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VO+2H++e=VO2++H2O
D.反应过程中,每转移1mol电子,正极区n(H+)的变化量为2mol
8 . 中科院 HiNa公司研发的可充电的“钠离子电池”被欧盟评价为“锂电的性能、铅酸的价格”。若放电的总反应为: (Me为某元素符号),六氟磷酸钠充当电解液,其放电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方向为N→用电器→M→电解液→N
B.Na+移向M电极
C.正极反应为:NaMeO2- xe-=Na(1-x)MeO2 +xNa+
D.转移1 mol电子时,有1mol NaxCn被还原
2021-01-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1月份教学质量测评理综化学试题
9 . “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为减小和消除CO2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世界各国都在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科学家加强了对CO2创新利用的研究。
(1)已知:①CO(g)+H2O(g)H2(g)+CO2(g) ΔH=-41 kJ·mol1
②C(s)+2H2(g) CH4(g) ΔH=-73 kJ·mol1
③2CO(g) C(s)+CO2(g) ΔH=-171 kJ·mol1
写出CO2与H2反应生成CH4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
(2)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该反应原理,在容积为2 L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25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O2、CH3OH(g)和H2O(g)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
②下列措施一定不能使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__
A 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 mol CO2         
B 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 mol H2
C 在原容器中充入1 mol氦气            
D 使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E 缩小容器的容积                            
F 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
(3)煤化工通常研究不同条件下CO转化率以解决实际问题。已知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反应:CO(g)+H2O(g) H2(g)+CO2(g)中CO的平衡转化率随p(H2O)/p(CO)及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则该反应的Kp_____(填表达式,不必代数计算);如果提高p(H2O)/p(CO),则Kp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使用铁镁催化剂的实际工业流程中,一般采用400 ℃左右、p(H2O)/p(CO)=3~5,采用此条件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4)科学家用氮化镓材料与铜组装成如图所示的人工光合系统,利用该装置实现了用CO2和H2O合成CH4。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该装置能量转化形式仅存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铜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O2+8e+8H===CH4+2H2O
C.电池内部H透过质子交换膜从左向右移动
2019-06-18更新 | 1201次组卷 | 4卷引用:【市级联考】辽宁省兴城市2019届高三第九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