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烯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通过下列实验装置与实验现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实验目的

验证石蜡油分解产物中是否含有乙烯

制备NaHCO3晶体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锥形瓶中有白色晶体析出

选项

C

D

实验目的

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

制备无水氯化镁固体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混合溶液温度升高至不再变化

硬质玻璃管内的白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

A.AB.BC.CD.D
2 . 下列有关丁烯的制备、净化、收集、性质验证的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备丁烯
B.用装置乙除去丁烯中混有的乙醇蒸气
C.用装置丙收集丁烯
D.用装置丁验证丁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3 . 乙炔,俗称电石气,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也可用于氧炔焰焊割,现常用电石()与水反应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电离能:钙__________碳(填“>”“<”、“=”)。
(2)晶体属四方晶系,晶胞如图所示,,晶胞棱边夹角均为90°。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称为原子的分数坐标,在位于原点的钙离子上面的碳原子的分数坐标为。一个周围等距离且最近的__________个,基团中键长为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电石常用生石灰和过量焦炭在电石炉内制备,该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备少量乙炔气体可以选择下列装置__________

   

   

   

a

b

c

d

(5)聚乙炔是一种导电聚合物,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和电活性聚合物等。聚乙炔是否存在顺反异构现象__________(填“是”或“否”);其结构中含有大键,若以n个乙炔分子聚合形成聚乙炔,该分子链的大键可表示为__________
2023-10-19更新 | 2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下列有关方案设计、实验现象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方案设计现象结论
A比较Cu和Fe的金属性强弱取同浓度的①、②溶液,滴加同浓度氨水①先沉淀后溶解,②沉淀后不溶解金属性:Cu<Fe
B检验己烯中的碳碳双键取少量己烯,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振荡上下两层均无色己烯中含碳碳双键
C比较配离子的稳定性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里加2滴,然后再加2滴硫氰化钾溶液溶液由黄色变血红色形成的配离子更稳定
D比较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将2mL 0.1mol/L 溶液(A)浸入0℃水浴中、2mL 0.05mol/L 溶液(B)浸入50℃水浴中,再同时滴加0.1mol/L稀硫酸2mLB溶液比A溶液先出现浑浊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A.AB.BC.CD.D
昨日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观察到相关现象,下列方案设计、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方案设计现象结论
A探究金属Na、Ca的金属性强弱将金属Na、Ca分别切成体积相等的颗粒,投入蒸馏水中金属Na与水反应更加剧烈Na的金属性强于Ca
B判断AlCl3的化学键类型将AlCl3固体溶于水,进行导电性实验AlCl3溶液可导电AlCl3中含有离子键
C探究浓硝酸与炭在加热条件下能否反应将红热的木炭投入浓硝酸中产生红棕色气体炭与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O2
D探究有机物中官能团之间的影响分别向丙烯酸乙酯(CH2=CHCOOCH2CH3)和α-氰基丙烯酸乙酯[CH2=C(CN)COOCH2CH3]中滴入水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快速固化氰基活化双键,使其更易发生加聚反应
A.AB.BC.CD.D
2024-03-21更新 | 1061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24届高三二模联考化学试题
6 . 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观察到相关现象,其中方案设计或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方案设计现象结论
A检验是否含碳碳双键向装有溴水的试管中加入样品,振荡溴水褪色含有碳碳双键
B探究温度对水解程度的影响检测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pH温度高的溶液pH值更小温度升高促进水解平衡正移
C检验某固体试样中是否含有取固体试样加水溶解,向其中滴加少量溶液,加热没有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不存在
D

比较的稳定性

相同条件下,分别测定两种有机物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时的温度变化。

生成环己烷的温度较低

更稳定

A.AB.BC.CD.D
2024-05-21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三模)化学试题
7 . 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观察到相关现象,其中方案设计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

结论

A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浸泡在热水中的烧瓶内红棕色加深
②浸泡在冷水中的烧瓶内红棕色变浅
①升高温度,的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②降低温度,的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

B

验证的水解程度比

溶液大于溶液的水解程度比

C

检验有碳碳双键

溴水褪色有碳碳双键

D

探究的性质

圆底烧瓶中形成喷泉,溶液显红色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
A.AB.BC.CD.D
2024-04-18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湖州衢州三地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8 . 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标号实验目的实验方法或操作
A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酸碱中和滴定的同时,用温度传感器采集锥形瓶内溶液的温度
B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量取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与等质量的大理石碎块发生反应,对比现象
C证明氯乙烯的加聚反应是可逆反应加热试管中的聚氯乙烯薄膜碎片,观察是否有氯化氢气体生成
D检验铁锈中是否含有二价铁将铁锈溶于浓盐酸,滴入溶液,紫色褪去
A.AB.BC.CD.D
2023-01-16更新 | 693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 . 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现象结论
A探究有机物中官能团之间的影响分别向丙烯酸乙酯和氰基丙烯酸乙酯中滴入水,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快速固化氰基活化双键,使其更易发生加聚反应
B比较的氧化性向酸性溶液中滴入溶液,紫红色溶液变浅并伴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氧化性:
C纤维素水解实验将脱脂棉放入试管中,滴入硫酸捣成糊状,后用溶液调至碱性,加入新制悬浊液,无砖红色沉淀产生纤维素未发生水解
D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混合溶液中加入浓硫酸,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沉淀价和价硫可归中为0价
A.AB.BC.CD.D
2023-03-18更新 | 2198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
10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所选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装置实验目的
A   验证的还原性强弱
B   分离淀粉和
C   制备固体
D   验证石蜡的分解产物中含有乙烯
A.AB.BC.CD.D
2023-08-14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