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的分离、提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硫酸铈铵分子式为(相对分子质量为596),是一种黄色或橙黄色结晶性粉末,微溶于水,溶液呈棕黄色,不溶于乙醇。在滴定分析中硫酸铈铵常用作氧化剂。某实验小组利用矿石制备硫酸铈铵晶体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
(1)步骤二的反应温度需要控制在0~30℃,且加入氨水的量为理论量的1.2倍,分析原因为:_____
(2)步骤二若加入氨水和次氯酸钠也可以制得悬浊液B中的固体,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
A.步骤一控制pH为1~4,加硫酸至固体完全溶解
B.步骤二反应完后将混合物加热到90℃,主要为了除去多余的双氧水
C.步骤二中氨水选择浓度较大的6mol/L,利于反应进行,减少溶液体积利于结晶
D.步骤三加入70%是为了控制溶液pH

(4)流程中的步骤三从悬浊液B中所得的固体制备硫酸铈铵晶体实际包括多个步骤,请选择下列合适的步骤并排序:_____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酸铈铵晶体
a.在所得固体中加入70%  b.离心分离
c.用丙酮洗涤晶体3次       d.用热水洗涤晶体3次
e.高温烘干            f.在30℃下干燥
g.加入稍过量硫酸铵,加热溶解   h.加热至80℃搅拌
(5)某实验小组为测定硫酸铈铵的纯度,取制得的硫酸铈铵产品30g,加30mL水及28mL流酸膜整,再加300mL水,加热溶解,冷却后配成1L溶液,量取配成的100mL溶液于碘量瓶中,加2g碘化钾及20mL20%的硫酸,摇匀,于暗处放置5分钟,加入3mL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用0.1mol/L的溶液进行滴定,平行测定3次,溶液的平均消耗量为23.80mL。
已知:
请计算实验小组制得的硫酸铈铵的纯度为_____
2023-07-23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诊断性考试(一模)化学试题
2 . 下列实验装置不能完成物质分离或除杂的是
A.   B.   C.   D.   
2023-07-23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诊断性考试(一模)化学试题
3 . 实验室可通过蒸馏石油得到沸点范围不同的多种馏分,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沸点较低的汽油比沸点较高的柴油先馏出
B.蒸馏烧瓶中放入沸石可防止蒸馏时发生暴沸
C.冷凝管中的冷凝水应该从a口进b口出
D.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
2022-12-21更新 | 2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蕺山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离子的检验:向含Fe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颜色变红
B.检验溶液中的Na:取一根洁净的铂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与火焰颜色一致,然后蘸取少量试液,置于火焰上灼烧,若火焰呈黄色,则含有Na
C.在配制100mL1.00mol ▪L-1的氯化钠溶液时,容量瓶不能用作溶解物质的容器
D.粗盐的提纯试验中,滤液在坩埚中加热蒸发结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名称为“蒸馏烧瓶”的仪器是
A.B.C.D.
2022-09-14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嵊州市马寅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6 . 实验室制备苯甲酸、提纯及纯度测定步骤如下:
Ⅰ、往圆底烧瓶中加入甲苯和水,加热至沸,从冷凝管上口分批加入,最后用少量水将粘在冷凝管内壁的冲洗入圆底烧瓶内
Ⅱ、继续煮沸并间歇性摇动圆底烧瓶,直至甲苯完全反应
Ⅲ、趋热过滤反应混合物,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合并滤液和洗液,将滤液放在冷水浴中冷却,用浓硫酸酸化溶液从强碱性至强酸性,苯甲酸全部析出为止
Ⅳ、过滤可得粗产品约2g
Ⅴ、用重结晶法提纯
Ⅵ、用碱滴定法测纯度,取样品,溶于乙醇中,加入水和2滴酚酞,用溶液滴定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中冷凝管选择不合适的是___________(选填A、B、C)
(2)步骤Ⅱ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为___________
(3)步骤Ⅴ中的合理步骤为___________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加入约水()配制成热的浓溶液;
b、加半匙活性炭;
c、用少量沸水淋洗烧杯和漏斗中的固体,合并滤液;
d、搅拌下将溶液煮沸,过滤;
e、冷却结晶,过滤、洗涤、晾干得苯甲酸纯品。
(4)步骤Ⅵ中测得苯甲酸纯度大于100%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因此将步骤Ⅵ改为中和酸滴定法:称取样品,溶于浓度为中,加入2滴酚酞作指示剂,用盐酸调至红色消失,加入乙醚,10滴溴酚蓝作指示剂,摇匀,用盐酸滴定,边滴边将水层和乙醚层充分摇匀使生成的苯甲酸及时被乙醚溶解,水层显示为淡绿色时为滴定终点,三次平行数据如下,则苯甲酸的纯度为___________
序号123
样品质量/g0.10000.10000.1000
耗酸体积/8.008.027.98
2022-07-07更新 | 30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7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苯与氯气生成六六六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B.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因为肽键中的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氢键
C.蒸馏中,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
D.灼烧固体时,坩埚放在铁圈或三脚架上直接加热
2022-07-07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甲酸铜晶体[]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研究小组利用铜屑为原料制备甲酸铜晶体。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已知: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请回答:
(1)步骤I中涉及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充分反应后需要调溶液的pH,调pH适合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2)关于步骤Ⅱ,选择下列操作正确的排列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洗涤。_______
a.静置分层
b.将混合固体多次少量缓慢地加入到热水中
c.将混合固体多次少量缓慢地加入到冷水中
d.将硫酸铜晶体和在研钵中研磨并混合均匀
e.将混合固体一次性加入到热水中
f.加热几分钟
(3)步骤Ⅲ,在碱式碳酸铜中加一定量水,加热搅拌至50℃左右,逐滴加入甲酸至沉淀完全溶解,然后蒸发浓缩、过滤、洗涤、干燥。
①温度需要选择在50℃左右(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②下列操作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蒸发时,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蒸发结束后,将蒸发皿取下直接放在冷水中使晶体快速析出
C.可用乙醇作为洗涤剂
D.冷却速度越快,结晶得到的晶粒越大
③采用下图2装置进行过滤(称为减压过滤或抽滤。在抽滤时,活塞A关闭,抽气泵打开)。与常规的过滤(图1)比较,该抽滤装置在过滤时的优点有_______。(写两条)
2022-06-25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实验班)化学试题
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气可以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葡萄糖水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C.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乙醇(沸点为78.3℃)和苯(沸点为80.1℃)的混合物
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时发生自由基型链的取代反应,产物中可能含有少量乙烷杂质
1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容量瓶洗净后须用酒精灯加热干燥
B.金属钠着火时,可用细沙覆盖灭火
C.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
D.可用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乙醇、乙醛和乙酸
2022-06-24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考模拟)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