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根据实验操作或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X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X溶液中含有Na
B用湿润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Y,试纸变红色Y是NH3
C将淀粉和稀硫酸混合加热,冷却后加入NaOH溶液至碱性,再加入少量碘水,溶液不变蓝淀粉已经完全水解
D在烧杯中将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混合搅拌,片刻后用手触摸烧杯底部,感到冰凉的同时能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该反应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是热能转化成化学能
A.AB.BC.CD.D
2 . 棉隆用于防治棉花、花生、大豆、茶叶等枯、黄萎病,对土壤真菌、线虫、昆虫及杂草也有毒杀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Y为同周期元素。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棉隆的结构中除W外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结构
B.X、Y、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阴离子能检验
C.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
D.X、Y、Z三种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有可能均为弱酸
3 .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有正确的是
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
A鉴定与溴蒸气两气体分别通入淀粉KI溶液中变蓝色的是通入溴蒸气
B检验固体混合物是否存在铵盐将固体溶于水,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加热,用红色湿润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若试纸不变蓝,说明固体中不存在铵盐
C检验的氧化性溶液中加入溶液若溶液出现淡黄色沉淀,则说明具有氧化性
D检验火柴头中的氯元素取用火柴头浸泡过的溶液,加溶液、稀硝酸和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氯元素
A.AB.BC.CD.D
2022-05-21更新 | 537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4 . 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应用广泛。
(1)古文献《新修本草》关于绿矾的记载:“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物理小识》中记录:“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茂”。
①实验室检验绿矾变质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溶液。
②“青矾厂气”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赤色固体可能是___________
(2)“价类二维”和“性质决定用途”是化学学科的两种重要思维方式。部分含硫物质的分类与相应硫元素的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物质能与d反应,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溶液       B.溶液       C.       D.溶液
②f的钠盐长期放置容易变质,原因为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为确认工业废气中含有c和d,将其通入依次以下装置。

A、B中供选择的试剂有:a.品红       b.       c.       d.       e.浓硫酸
B中溶液为___________(填标号),可观察到A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
(3)硫酸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无机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甲、乙两位同学用铜和硫酸作原料,设计了两种制取硫酸铜的方案。
方案甲:铜与浓硫酸加热直接反应,即
方案乙:
①方案甲中,铜和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该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____
②这两种方案,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更合理? 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2022-05-06更新 | 4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第八中学、168中学等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含、铝箔、石墨粉等)中回收的工艺流程如下:

资料:
①碳酸锂及碳酸氢锂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不断降低,杂质的溶解度相反。
②溴甲酚绿—甲基红是比甲基橙变色范围更小的指示剂,以下为暗红色,为灰绿色,以上为绿色。
回答下列问题:
(1)“预处理”:旧电池拆解前进行放电处理有利于锂在正极的回收,其原因_______
(2)“除铁”:向滤液1中加适量过氧化氢,得浅黄色溶液,滴入氢氧化钠,调节,搅拌1h后分离,得到固体沉淀铁黄()。除铁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总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检验浅黄色溶液中是否含的操作是:_______
(3)“沉锂”:向滤液2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沉锂。沉锂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得到碳酸锂沉淀的操作为_______
a.静置,过滤b.加热后,趁热过滤c.蒸发浓缩、冷却结晶d.蒸发结晶
(4)“纯化”:选用碳化分解蒸发法纯化碳酸锂。机理如下:
碳化反应:
分解反应:

综合考虑,最适宜的碳化温度范围为_______,(“”、“”、“”)。
解释二氧化碳流速一定时,碳酸锂回收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原因:_______
(5)碳酸锂纯度分析:取碳酸锂产物配成溶液,取于锥形瓶中,滴加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剂,用标定好的的盐酸滴定。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时停止操作,煮沸,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暗红色,消耗盐酸。实验中若不进行煮沸处理,则测定结果_______(“偏高”、“偏低”、“无影响”),计算样品纯度为_______%(保留2位小数)。
2022-03-24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1-2022学高三下学期3月全过程纵向评价化学试题
6 . 检测新鲜的菠菜中是否含有铁元素的实验步骤中,有错误的是
A.将菠菜剪碎用研杵和研钵研细
B.将研细的菠菜放在烧杯中加水搅拌,充分溶解,过滤得滤液
C.取少量滤液加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D.最后再加入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菠菜中含有铁元素
2021-12-09更新 | 395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考试化学试题
7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取某固体试样溶于盐酸,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说明该固体中一定不存在
B.取某溶液试样进行焰色试验,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则其为钾盐溶液
C.往某溶液试样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则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取某溶液试样加足量硝酸无现象,再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存在
8 . 下列实验过程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过程
A证明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液变蓝
B配制0.1000 mol/L的NaOH溶液称取0.4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线
C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固体
D检验火柴头中存在氯元素摘下几根燃烧过的火柴头,将其浸于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AgNO3溶液、足量稀硝酸,出现白色沉淀
A.AB.BC.CD.D
2021-11-05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诸暨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 .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K+、NH、Ag+、Mg2+、Fe3+、CO、SO、SiO、SO中的几种,已知:该溶液中c(Na+)=2.0mol/L;步骤①既无沉淀,也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取100mL原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下列对于原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可能含有CO、SO、Mg2+
B.若无步骤⑤,也可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K+
C.一定不含Mg2+、Fe3+、NH、SiO
D.另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的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必含SO
2021-11-0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1)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中性,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若继续滴加Ba(OH)2溶液,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6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NaHSO3将废液中的Cr2O还原成Cr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用电石制得的乙炔中常含有PH3和H2S杂质而带有臭味,可通过CuSO4溶液洗气除去。
_______CuSO4+_______PH3+_______H2O=_____Cu3P↓+______H3PO4+____H2SO4,此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若生成1mol Cu3P,转移电子数为______
②H2S气体和CuSO4溶液反应有黑色沉淀产生,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检验某溶液中只有Fe2+而不含有Fe3+,方法是______
2021-07-22更新 | 2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易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