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在室温下即可制备氯气,用如图装置制备少量的氯气并探究其性质。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根据溴化钠和碘化钠中的现象可证明氧化性:Br2<I2
B.红墨水褪色,说明氯水具有漂白性
C.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气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
D.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
2023-07-27更新 | 20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调研测试(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兴趣小组为丰富课本所学的SO2性质,设计了下列系列实验:
(1)用下图装置制取并收集SO2以验证其氧化性

①Na2SO3久置于空气中易变质,体现了Na2SO3具有___________性。
②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③若将集气瓶换成盛有Na2S溶液的广口瓶,通气一段时间后产生大量淡黄色浑浊现象,经测定,产物中还有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04的酸式盐。则该酸式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用下图装置验证H2SO3比H2CO3酸性强

①试剂X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②当观察到___________,即证明H2SO3比H2CO3酸性强。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3 . 某化学小组探究影响金属与水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
【查阅资料】Mg能与水反应生成难溶的Mg(OH)2和H2;向水中加入NH4Cl溶液可以加快Mg与水的反应。
【实验过程与现象】
(1)分别将等质量的Na块和Mg条(打磨光亮)投入水中,记录现象如下。
Na块在水中剧烈反应,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响声,直至消失Mg条表面缓慢产生少量气泡,数分钟后反应停止,未收集到气体,镁条表面失去光泽
①N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能证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②Mg与水反应数分钟后停止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探究NH4Cl加快Mg与水反应的原因。
取两根与水反应后的Mg条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两种盐溶液中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序号ab
盐溶液(均为0.1 mol•L-1)NH4ClNaCl
30min时产生气体体积(mL)1.5<0.1
气体的主要成分H2
①上表中能够说明对Mg与水反应起促进作用的证据是___________
②经检验,实验a中还生成少量的NH3、为了解释能促进Mg与水的反应及NH3产生的原因,化学小组提出了如图所示假设。写出反应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总结与反思】
(3)实验表明: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K>Na>Ca>Mg。结合上述实验说明影响金属与水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
4 . 某化学实验小组为探究SO2、Cl2的性质,并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1)图中盛放浓盐酸仪器的名称为___,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反应一段时间后,B、D中品红褪色。反应结束后,分别加热B、D中的试管,可观察到的现象为:B___、D___
(3)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尾气,写出SO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4)有同学将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发现褪色效果并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设计实验证明上述原因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是NO气体,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A中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
(2)实验时将B装置中的铜丝插入稀硝酸中,请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推动注射器,将F中空气通入E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据此可以说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是NO气体,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该课外活动小组还进行了有关Cu、稀硝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实验①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Cu和稀HNO3反应能够生成NO2
b.N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因此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c.实验③中滴加稀硫酸后,能观察到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d.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Cu在常温下既可与稀硝酸反应,又可与稀硫酸反应
2024-05-10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