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Cl2,并用Cl2与铜反应。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反应中浓盐酸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
A.只有还原性B.还原性和酸性C.只有氧化性D.氧化性和酸性

(3)为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一般在B瓶中加入饱和食盐水,C瓶中加入___________试剂。(填试剂名称)
(4)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E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4-03-19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 陕西省咸阳市高新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2 . 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无毒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已知:为紫色固体,微溶于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制备

①在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为__________
②C为制备装置,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2)探究的性质。
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为证明是否氧化了而产生,设计如下方案:


实验方案与现象

方案ⅰ


方案ⅱ

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溶液将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取少量b,滴加盐酸,有产生
①方案ⅰ证明溶液a中含有,写出相应的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氧化,还可能是因为发生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②方案ⅱ可证明氧化了。用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
(3)根据的制备实验得出:氧化性______(填“>”或“<”),而方案ⅱ表明,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________
(4)与水反应能产生具有强吸附性的胶体,除去水中细微的悬浮物,写出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 . 以下探究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案最合适的是
实验方案探究目的
A溶液中加入金属比较的还原能力
B分别向稀硝酸和稀醋酸中加入铜粉比较稀硝酸和稀醋酸的酸性强弱
C将浓硫酸滴入乙醇中,加热至,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验证乙烯具有还原性
D溶液中同时通入比较的氧化能力
A.AB.BC.CD.D
2024-01-23更新 | 99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咸阳市乾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4 . 取一定量的酸性硫酸锰()溶液,向其中依次加入下列物质,对应现象如表所示:
步骤1步骤2步骤3
依次加入适量过量的溶液适量-淀粉混合液
实验现象溶液呈紫红色紫红色消失,产生气泡现象A
已知:
①金属铋(Bi)价态为+3时较稳定,在水溶液中以离子形态存在;
②铋酸钠无色,难溶于水,高锰酸根离子呈紫红色;
③淀粉溶液遇变为蓝色。
(1)写出步骤1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氧化产物为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写出步骤2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2中过量的可以氧化,则步骤3中现象A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上述现象可知,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结论,推断下列离子反应可能发生且书写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2024-01-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先按图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关闭活塞,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然后打开活塞,通过控制活塞,有节奏(间歇性)地通入气体。已知:乙醛可被氧化为乙酸,乙醛的沸点:,乙酸的沸点:

回答下列问题:
(1)的作用是_____
(2)硬质玻璃管中可观察到_____现象,实验过程中乙醇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两个水浴的作用不相同。的作用是_____的作用是_____
(4)仪器的作用是_____
(5)若试管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_____。要除去该物质,可在混合液中加入_____(填字母),然后再通过(填实验操作)即可得到乙醛_____
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
(6)该小组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做出了如下猜想,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表面被氧化为黑色的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可闻到刺激性气味
b.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时,乙醇分子中只有键发生断裂
c.利用金属钠能检验试管中有没有未反应的乙醇
2024-01-21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6 . 某小组探究镁与醋酸溶液反应的实质。
【实验】在常温水浴条件下进行实验Ⅰ~Ⅲ,记录生成气体的体积和溶液变化,如图1、2。
Ⅰ.取光亮的镁屑(过量)放入溶液中;
Ⅱ.取光亮的镁屑放入溶液()中;
Ⅲ.取光亮的镁屑放入溶液中。
【数据】

(1)起始阶段Ⅰ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Ⅱ起始溶液中约为___________(用“”表示)。
(3)起始阶段,导致Ⅱ和Ⅲ中气体生成速率差异的主要因素不是,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
基于溶液组成预测Ⅱ的气体生成速率快于Ⅲ的原因是能直接与反应。
验证:【实验Ⅳ】室温下,将一小段打磨光亮的镁条投入冰醋酸中,立即产生大量气体。
(4)选择冰醋酸的理由是___________
探究醋酸溶液中与反应的主要微粒。
【实验Ⅴ】与实验Ⅱ相同的条件和试剂用量,将溶液换成含混合溶液()。各时刻气体生成的瞬时速率()对比如下。
a.Ⅴ起始速率b.Ⅱ起始速率c.Ⅱ进行到时速率
2.12.30.8

(5)①将a~c时刻对应溶液中的粒子浓度进行排序:___________(用“>”或“=”连接表示,下同);___________
②结合a~c中微粒浓度的比值分析,中哪一因素对气体生成速率影响更大:___________
(6)综合以上实验得出结论:
①镁与醋酸溶液反应时,均能与镁反应产生氢气。
反应产生气体的主要微粒是___________
2024-01-2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7 . 化学反应经常伴随着颜色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钠固体呈_______色,向装置甲中加入水后形成无色溶液,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写出制备氯水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向装置乙的新制氯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_______;装置丙中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向装置丁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后,溶液呈_______色,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角度。如图是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已标明的物质中(不含X、Y),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种。
(2)标准状况下,_________具有相同数目的氧原子。
(3)某同学查看葡萄酒标签上的成分信息时,发现其成分中含有少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具有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b.不能作食品添加剂,不该添加到葡萄酒中
c.具有还原性,少量的可防止葡萄酒氧化变质
d.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体现了它的漂白性
(4)某同学欲选用如图部分装置和药品探究的性质。(已知:)

①为依次验证具有漂白性和还原性,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用字母表示)。体现具有还原性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将通入装置D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2022-12-06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9 . 为了探究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现象如图: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并连接装置A、B、C。
②缓慢通入一定量的N2后,将装置D连接好(导管末端未伸入集气瓶中),再向圆底烧瓶中缓慢滴加浓盐酸,装置A中剧烈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
③待装置D中导管口产生连续气泡后,将导管末端伸入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④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通一段时间N2,直至装置中气体变为无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装浓盐酸的仪器是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
(3)装置D中收集到的无色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解释产生该气体的原因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装置B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甲同学根据A中气体的颜色推测试纸变蓝时发生的反应可能是____(写离子方程式)。
2022-11-1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某同学为探究FeCl3溶液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向②后试管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
B.①~④的变化中,有1处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若将FeCl3溶液滴加到Na2S溶液中,产生的现象与图中①、②现象相同
D.若用Na2SO3代替Na2CO3进行实验,可产生相同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