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某小组同学分别探究溶液、溶液的性质。
Ⅰ.探究溶液的性质。
(1)预测具有氧化性,因此可以与Zn反应,此时Zn体现______性。
(2)预测具有还原性,预测依据是______,因此可以与酸性溶液反应。
(3)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序号

操作

i

滴加溶液

iii

加入少量锌粉

iii

滴加酸性溶液

①i中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最终为红褐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
②iii中的现象是______
(4)某同学认为中现象并不能证明具有还原性,他的理由有二:①将酸性高锰酸钾稀释也可能产生该现象,②为证实该反应中确实被氧化,需要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试剂______,观察到现象______
Ⅱ.探究溶液的性质。
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操作并观察到对应现象:

操作

现象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无明显现象

溶液变为红色,而后红色褪去


(5)ⅳ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6)vi中滴加氯水过程中,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Ⅲ.小组同学探究vi中褪色原因,提出两种假设:a.铁离子被转化,b.被转化。
(7)进一步预测可能被转化为,通过实验验证了该预测,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
2024-01-26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2 . 室温下,下列关于铁化合物的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探究方案探究目的
A的混合溶液中滴入酸化的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比较氧化性的强弱
B还原,所得到的产物中加入稀盐酸,滴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是否已全部被还原
C溶液中加入几滴氯水,振荡,再加萃取,观察层颜色变化比较还原性的强弱
D将铁锈溶于浓盐酸中再向溶液中滴入几滴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铁锈中是否含有二价铁
A.AB.BC.CD.D
2023-04-28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向10.00mL0.50mol•L-1NaHCO3溶液中滴加不同浓度的CaCl2溶液,观察到明显产生浑浊时,停止滴加;取少量所得浑浊液加热,记录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序号c(CaCl2)/(mol•L-1)滴加CaCl2溶液时的实验现象加热浑浊液时的实验现象
0.05至1.32mL时产生明显浑浊,但无气泡产生有较多气泡生成
0.005至15.60 mL时产生明显浑浊,但无气泡产生有少量气泡生成
0.0005至20mL未见浑浊
A.①中产生浑浊的原因是c(Ca2+)•c(CO)<Ksp(CaCO3)
B.未加热前①和②中发生了反应:2HCO+Ca2+=CaCO3↓+H2CO3
C.加热浑浊液产生气泡主要是因为CaCO3受热分解产生了更多的CO2
D.向上述NaHCO3溶液中逐滴滴加0.5mol•L-1CaCl2溶液,一定会同时产生浑浊和气泡
2022-11-08更新 | 30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姜堰中学、如东中学、沭阳如东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三校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4 . 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强碱条件下能被氧化生成可被继续氧化生成,也可被氧化生成能与溶液反应产生银镜;是一种弱酸,酸性与醋酸相当。下列有关含氮化合物的性质与制备说法正确的是
A.分析结构可推得,难溶于水
B.分析结构可推得,相同条件下还原性应强于
C.制备时应将慢慢通入溶液中
D.可向溶液中通来制备
2022-08-04更新 | 70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检测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了探究溶有溶液的性质,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装置实验试剂W部分实验现象
溶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烧碱溶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的淀粉溶液蓝色溶液变为无色
溶液溶液变浑浊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仅发生反应:
B.实验②中产生的白色沉淀难溶于盐酸
C.由实验③可推知,还原性:
D.实验④中因生成了S而使溶液变浑浊
2022-03-22更新 | 48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化学试题
6 .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Fe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A的作用是为实验提供持续不断的水蒸气
B.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装置C中加入的固体干燥剂可能是碱石灰
D.点燃装置D处的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2020-09-23更新 | 2160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度检测化学试题
7 . 为探究Na2O2与H2O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B.实验ⅲ中MnO2做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C.综合实验ⅰ和ⅲ可以说明Na2O2与H2O反应有H2O2生成
D.综合实验表明,实验ⅱ酚酞褪色的原因是溶液碱性变弱
2020-09-10更新 | 1490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某化学小组欲探究NO的氧化性及其还原产物。
(1)提出问题
甲同学认为只有溶液中同时存在H+时,NO才有氧化性;
乙同学不赞成甲同学观点,他认为NO自身就具有氧化性,依据是__________
(2)实验探究:小组同学为解决上述争论,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I实验Ⅱ实验Ⅲ
操作
现象微热,产生无色气泡,至液面上方变为浅红棕色。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片刻,靠近酒精灯火焰,没有爆鸣声。微热,产生无色气泡,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片刻,靠近酒精灯火焰,没有爆鸣声。微热,产生无色气泡,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片刻,靠近酒精灯火焰,没有爆鸣声。

①实验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实验Ⅱ滴加两滴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产生的无色气泡为___________
③实验Ⅲ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稀盐酸,先产生白色浑浊,后又消失。则实验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实验结论:由实验I、Ⅱ、Ⅲ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020-07-2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 . 工业上常通过高温分解FeSO4的方法制备Fe2O3,其化学方程式为:2FeSO4Fe2O3+SO2+SO3为检验FeSO4高温分解的产物,进行如下实验
(1)检验产物Fe2O3取少量FeSO4高温分解得到的固体,加入一定量__________溶解,再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溶液,如有____________现象产生,则证明产物中存在Fe2O3
(2)检验气体产物:将FeSO4高温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图三个装置中,以检验产生的气体中是否含有SO2、SO3
①三个装量的连接序为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
②实验中如观察到装置A中品红溶液______,装置B   BaCl2溶液中__________,则可证明FeSO4高温分解产生的气体中含有SO2、SO3
③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018-12-27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10 . 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工业制乙烯原理和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实验装置如下页图所示:
   
(1)工业制乙烯的实验原理是,烷烃(液态)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不饱和烃。已知烃类都不与碱反应。例如,石油分馏产物之一十六烷烃发生如下反应,反应式已配平:C16H34C8H18+甲 甲4乙
甲的分子式为________;乙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B装置中实验现象可能是__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C装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4)查阅资料知,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根据本实验中装置________(填序号)实验现象判断该资料是否真实。为了探究溴与乙烯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可以测定B装置里溶液反应前后的pH,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检验甲烷和乙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方法是_______
A.气体通入水中
B.气体通过装溴水的洗气瓶
C.气体通过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D.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