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某实验室小组偶然发现将镁条插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镁条表面出现大量气泡。为了探究产生此现象的原因,该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如下:
(1)用固体NaHCO3配置饱和NaHCO3溶液的操作过程                            
饱和NaHCO3溶液pH=8.4,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镁条已擦去氧化膜且表面积大致相同。表中不要留空格):

序号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将镁条投入5ml蒸馏水微量气泡
2将镁条投入5ml饱和NaHCO3溶液中 Mg与NaHCO3溶液剧烈反应
3将镁条投入5ml pH= NaOH溶液中现象不明显Mg与NaOH溶液较难反应
(3)对于反应②中产生的气体(不考虑水蒸气),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只有CO2;假设二:只有                              ;假设三:
                                 
为检验其中是否含有CO2,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实验步骤
想象和结论
大试管中加入擦去氧化膜的镁条
                                   
                                   

                                   
                                  
2016-12-09更新 | 3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三考前热身理综化学试卷
2 . 某学习小组研究溶液中Fe2+的稳定性;进行如下实验,观察,记录结果。
实验I

(1)上述(NH4)2Fe(SO4)2溶液pH小于FeSO4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溶液的稳定性:FeSO4_______(NH4)2Fe(SO4)2(填“>”或“<”)。
(2)甲同学提出实验I中两溶液的稳定性差异可能是(NH4)2Fe(SO4)2溶液中的NH4+保护了Fe2+,因为NH4+有还原性,进行实验Ⅱ,否定了该观点,补全该实验_______

(3)乙同学提出实验I中两溶液的稳定性差异是溶液酸性不同导致,进行实验Ⅲ;分别配制0.80mol•L-1pH为1、2、3、4的FeSO4溶液,发现pH=1的FeSO4溶液长时间无明显变化,pH越大,FeSO4溶液变黄的时间越短。
资料显示:亚铁盐溶液中存在反应 4Fe2++O2+10H2O4Fe(OH)3+8H+由实验Ⅲ,乙同学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在水溶液中Fe2+的氧化机理,测定同浓度FeSO4溶液在不同pH条件下,Fe2+的氧化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实验过程中溶液温度几乎无变化)。反应初期,氧化速率逐渐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5)综合以上实验,增强Fe2+稳定性的措施有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三5月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3 . 在做氢氧化钠的性质实验时,甲同学将稀盐酸滴入到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触摸试管有灼热感.他马上得出结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但是乙同学提出异议:热量不一定是由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的.
(1)乙同学提出异议的理由是                     
(2)针对乙同学提出的异议,甲、乙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是否会放出热量?
【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热量.
【实验方案】可能用到的实验仪器与药品:氢氧化钠固体、稀盐酸、蒸馏水、烧杯、温度计、玻璃棒、胶头滴管.
实验过程(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①
取适量NaOH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


步骤②
用胶头滴管将稀盐酸滴入到步骤①所得的溶液中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热量
(3)丙同学取步骤②反应后所得的溶液,继续进行探究.他向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发现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因此他得出此溶液呈中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理由是                  
2016-12-09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西省宜春市铜鼓中学高三二模化学试卷
4 . SO2通入BaCl2溶液中并不产生沉淀,而通入另一种气体后可以产生白色沉淀。则图中右侧Y形管中放置的药品组合不符合要求的是(必要时可以加热)(  )
A.Cu和浓硝酸B.CaO和浓氨水
C.大理石和稀盐酸D.高锰酸钾溶液和浓盐酸
2014·江西九江·二模
5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的有关性质,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A处是气体发生装置,A中所用的实验药品从下列物质中选取。
①碳酸钠 ②碳酸氢钠 ③碳酸氢铵 ④氯化铵 ⑤熟石灰 ⑥氢氧化钠

按上图连接好各仪器,现将C处的铂丝网加热至红热,再将A处产生的气体通过B装置片刻后撤去C处酒精灯,部分实验的现象如下:铂丝继续保持红热状态,D中的铜片慢慢溶解,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中制取气体时只用了一种药品,则该药品是____(填物质序号)
(2)B装置的作用为____
(3)D中铜片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为了使Cu片溶解的速率加快,可向D处的溶液中加入下列少量物质中的____ (填下列各项序号)
A.Na2CO3       B.AgNO3       C.H2SO4       D.FeSO4
(4)图E中持续通入氧气的作用为____
(5)有人认为他们设计的这套实验装置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对其不足之处以及应如何改进,谈谈你的意见:____
2016-12-09更新 | 8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江西省九江市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
2011·江西吉安·一模
6 . 下面是某学习小组对乙二酸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研究课题】探究乙二酸的某些性质
【查阅资料】乙二酸(HOOC-COOH)俗称草酸,其主要物理常数如下:
名称乙二酸乙二酸晶体
分子式H2C2O4H2C2O4·2H2O
颜色状态无色固体无色晶体
溶解度(g)8.6(20℃)
熔点(℃)189.5101.5
密度(g·cm-31.9001.650
又知草酸在100℃时开始升华,157℃时大量升华,并开始分解。草酸钙不溶于水。根据上述材料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猜想】
[猜想一]根据草酸晶体的组成对其分解产物进行猜想,设计方案:
(1)该小组同学猜想其产物为CO、CO2和H2O,并设计了探究实验,实验装置如下(草酸晶体分解装置略)。

A中水槽装冰水混合物、B中装氧化铜、C中装无水硫酸铜,D中装澄清石灰水、E中装碱石灰(已知草酸蒸气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草酸蒸气在低温下可冷凝为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
②检验产物中C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③整套装置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__________(填是或否),若有该如何解决__________
(猜想二)乙二酸具有弱酸性,设计方案:
(2)该小组同学为验证草酸具有弱酸性设计了下列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将草酸晶体溶于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褪色
B.测定相同浓度的草酸和硫酸溶液的pH
C.测定草酸钠(Na2C2O4)溶液的pH
D.将草酸溶液加入Na2CO3溶液中,有CO2放出
(猜想三)乙二酸具有还原性,设计方案:
(3)该小组同学向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中滴入过量的草酸溶液,发现酸性KMnO4溶液褪色,从而判断草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4)利用上述原理可定量测定某草酸晶体样品(含有H2C2O4•2H2O及其它一些杂质)中H2C2O4•2H2O的含量。方法是:称取该样品0.12g,加适量水完全溶解,然后用0.020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杂质不参与反应),滴定前后滴定管中的液面读数如图所示(单位:mL),则该草酸晶体样品中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已知相对原子质量:Mr(H2C2O4•2H2O)=126)。
2016-12-09更新 | 3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江西省吉安市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部分
2011·江西抚州·一模
7 . 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装置,以探究氯气与碳酸钠反应得到的固体物质。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写出试剂Y的名称:______________
(3)已知: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测得D中只有一种常温下为黄红色的气体,其为氯氧化物。可以确定的是C中含有的氯盐只有一种,且含有碳酸氢钠,现对C成分进行猜想和探究。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存在两种成分:Na HCO3______________
假设2:存在三种成分:Na 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可不填满)。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蒸馏水、稀硝酸、氯化钡溶液、澄清石灰水、硝酸银溶液、试管、小烧杯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c中的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蒸馏水至固体溶解,然后将所得溶液分别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有同学得出“干燥的氯气能和碳酸钠固体反应”的结论。该结论严密吗?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C中有0.1molCl 2恰好与装置中Na 2CO3完全反应,且假设1成立,可推知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7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江西省临川二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部分
2010·江西·二模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8 . 已知Zn跟一定量的浓H2SO4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有2种;请从下图中选用所需的仪器组成一套进行该反应并检出气体产物的装置(装置可重复选用,假设每步反应都进行的完全,且无需干燥)。现提供Zn、浓H2SO4、其它试剂自选(固定仪器用的铁夹、铁架台及加热装置等均略去)。将所选的仪器按连接顺序由上至下依次填入下表,并写出该仪器中应加的试剂、作用及现象。(可不填满, 也可加行)
选用的仪器
(填字母)
加入的试剂
作用
现象

Zn、
浓H2SO4
产生2种气体
/






除SO2
/








2016-12-09更新 | 60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
2010·北京丰台·一模
9 . 为探究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某活动小组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
(1)实验目的:分析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①洗气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写出加热条件下铁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活动小组预测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降低,可能还会有氢气产生,为进一步确认气体的成分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
(2)实验目的:检验气体的成分。
试剂: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氧化铜粉末、无水硫酸铜固体、品红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碱石灰。
仪器如下图(可重复使用,可根据需要取用);

①连接仪器。将装置的字母填入□内,并将试剂名称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可不填满)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②若混合气体中含有氧气,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3)实验目的:确定产物的含量。
①若混合气体中含有SO2和H2,为测定混合气体中各成分含量,需收集的数据有_______
②若反应后烧瓶中溶液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Fe2+、Fe3+,其中检验是否含有Fe3+可采用的试剂为_________;如果该过程中共消耗了11.2g铁,反应后的溶液能吸收标准状况下1.12L氯气,则原溶液中含有Fe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
2016-12-09更新 | 98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0年江西上高二中、新余钢铁中学高三年级全真模拟(理综)化学部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