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我们要谈的是第二次政治选择,……辛亥革命以后的政治精英把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当作推行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当时的人们不约而同地认为西方的民主政治是最先进的政治,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当时的中国是二十二个独立的省,他们各自为政,要让他们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那只能采取一省一票的方式,形成一个共和国,一个联邦国家,所以中国当时就走上了多党竞争的议会民主制度。当时的中国一下子涌出了三百多个政党,无穷无尽的党争,而各党都各自运用自己的政治资源,在不遵守游戏规则的情况下来进行议会的争夺,最后导致了矛盾冲突不可调和,……多元民主政治就失败了。
——摘自萧功秦《民国初年议会党争民主政治失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后政治精英把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当作中国现代化载体的原因,说明材料中“第二次政治选择”的含义。
(2)指出当时“矛盾冲突不可调和”的表现,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辛亥革命后的民主政治实验。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新思想的倡导者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于1842年刊印发行,书名中的“海国“的涵义是海外之国。书中征引中外古今近百种资料,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态状况和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如火轮船、地雷等新式武器的制造和使用。所记各国气候、物产、交通贸易、民情风俗、文化教育、中外关系、宗教、历法、科学技术等,都超过了《四洲志》。在百卷本的《海国图志》中,作者由原来对西方”坚船利炮“等奇技的惊叹,发展到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介绍。当时的中国人通过《海国图志》这一望远镜,开眼看世界,认识到近代世界的新鲜事物。1851年《海国图志》传到日本,迅速畅销,成为日本官员和学者共同研读的一部“有用之书”。

——摘编自罗炳良主编《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名著》


书评,即评论并介绍书籍的文章。请以《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名著》中关于《海国图志》的相关内容和评述,撰写一个简要书评。(要求:观点明确,联系背景和内容,评论准确全面,史论结合)

3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对“中体西用”评价说:“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他的评述
A.忽视了当时封建顽固势力强大B.遵循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C.排斥了资本主义文化对中国社会的作用D.运用了革命史观考察历史事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材料评述的是
A.两税法B.租调制C.均田制D.租庸调制
2020-01-17更新 | 508次组卷 | 4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人对书法字体的特色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秦朝标准字体的评述是
A.“状如龙蛇,钩连不断”
B.“结体扁平,方劲古拙”
C.“笔画圆弧,富有奇趣”
D.“不真不草,流动奔放”
2019-11-06更新 | 109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5-2016学年福建福州屏东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在《共和国政治制度研究评述》中提到了中国现今政治制度主要包含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制度、国防制度、外交制度、人口教育干部制度、“一国两制”制度、        10个方面。横线中应填写的是
A.国家主席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户籍管理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7 . 关于商鞅实行的什伍组织评述正确的是
A.主要是为了组织生产
B.主要是战争的需要
C.主要是强化统治
D.所有“伍人”都是国家的士兵
8 . 史学家陈寅恪在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此处“社会之革命”是指( )
A.重用酷吏,实行法治B.女皇当政,任用女官
C.扶植庶族,抑制士族D.移风易俗,推崇佛教
9 . 下图是《三教图》(局部)。图中,左为孔子,中为释迦牟尼,右为老子,对图中反映的历史现象评述正确的是: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影响儒学的统治地位
②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③三教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
④唐宋时期儒学体系的丰富、更新,深受佛、道哲学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陈忠实长篇小说《白鹿原》故事片段如下:

白鹿原上,世代居住着白、鹿两姓子孙。时代变迁,清朝覆灭,民国建立。现任族长白嘉轩之子白孝文、乡约鹿子霖之子鹿兆鹏与白家长工鹿三之子黑娃情同手足,成年后各赴前程。

加入共产党的鹿兆鹏从城里带回革命火种,黑娃成为中坚力量,国裂后兄弟俩被迫逃亡。鹿子霖设计陷害下任族长白孝文,引发族内轩然大波……


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从上述故事片段中提取一个情节,并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再评述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评述准确全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