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鸦片战争以来,在西方的挑战持续震撼长达近六十年之后,中国士绅精英与民众才真正开始动员起来,并投身于一场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变革进程。自19世纪末期以来,为了摆脱民族危机和实现富强,中国政治精英与知识精英在思想与精神生活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他们为应付这种问题作出了各种选择。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二十年,是一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期,中国人开始自觉地通过体制创新来谋求国家富强。这些选择中,有的较为激进,有的则相对保守,彼此相互冲突对立,种种选择又与社会变迁中出现的种种不同的既得利益的考虑与动机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中国从此也就在这种种选择的交替中,从传统社会向更具现代性特征的社会进行转变。

——摘编自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


提取材料中有关近代中国“现代化变革”的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初期的具体史实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542007年中国高等院校数量(单位:所)在部分省份的统计。

省份
年份
北京山西辽宁上海河南湖北广西广东新疆
19542541416512352
1960804792436770405011
19645211262412229197
1971169231711209187
1980501636342536183012
1990672662504758234521
20077959796082865510531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812007)》)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3-10-11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九师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也是指人们对往事的记录。下面是关于辛亥革命的相关史料

史料出处
(南京的下层人士)通常谈到孙文博士是新新皇帝,他们不了解总统这个专门名词,认为它只不过是更高头衔的一个委婉的说法。胡滨译《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
袁世凯身边的唐在礼说:“我们同僚中很多人知‘共和’,但是这个共和怎样共法,怎样建立新局面,新局面究竟如何,谁也不知道。”吴长翼编《八十三天皇帝梦》
19111224日)庆亲王对他(英国公使朱尔典)说:“所有在上海和华南的外国人都赞成共和,委实令人心痛。”[澳]骆惠敏编、刘桂梁译《清末民初政情内幕·莫理循书信集》
在这样的国家里,是否能够突然用一个同东方概念和传统格格不入的共和国政府形式,来代替君主政体?1912216日英国《泰晤士报》社论
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辛亥革命的影响”,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10-1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金科大联考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也是指人们对往事的记录,下面是关于辛亥革命的相关史料:

史料出处
(南京的下层人士)通常谈到孙文博士是新新皇帝,他们不了解总统这个专门名词,认为它只不过是更高头衔的一个委婉的说法。胡滨译《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
袁世凯身边的唐在礼说:“我们同僚中很多人知‘共和’,但是这个共和怎样共法,怎样建立新局面,新局面究竟如何,谁也不知道。”吴长翼编《八十三天皇帝梦》
(1911年12月24日)庆亲王对他(英国公使朱尔典)说:“所有在上海和华南的外国人都赞成共和,委实令人心痛。”[澳]骆惠敏编、刘桂梁译《清末民初政情内幕·莫理循书信集》
在这样的国家里,是否能够突然用一个同东方概念和传统格格不入的共和国政府形式,来代替君主政体?1912年2月16日英国《泰晤士报》社论
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辛亥革命的影响”,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10-0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疆域变迁是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



上面地图中隐含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诸多信息,请任意选择一个角度,自拟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阐释充分,语言表述清晰)
2023-09-1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四阶段

时间特征
秦汉封建大国建立、一体化完成,趋于稳定
魏晋南北朝一度脱轨,后迂回大弯回轨,民族交融
隋唐、宋元官僚政治的成熟、中央集权程度高
明清君权无限膨胀,礼教卫道士面目可憎

——摘编自金官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

阅读材料,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或某个阶段对“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系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2023-09-12更新 | 13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博雅培文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农商社会”说从产业结构的变动(即“物”的角度)观察经济结构的变动;“富民社会”说以阶层构成的变动(即“人”的角度)考察社会结构的动态变化。两者均力求发现历史过程背后隐性的长期演化趋势。

——摘编自柳平生《“农商社会”说与“富民社会”说:解读、比较与启示》

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运用中国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3-08-30更新 | 308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1(全国卷新教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梁启超主张中国需要大变革才能自存,同时又反对革命派把革命仅视为推翻中央政府。为了与革命派相区别,他才如此重视对“革命”意义的辨析。“改革”不同于改朝换代,它和“革命”的主要差异在于“改革”往往由当权者及社会精英自上而下推动。自清末至民初,由当权者(清廷或绅士)推动的改革有戊戌变法、新政、立宪。

下图所示为1890--1926年梁启超著作中“革命”及“维新”(含“改革”“改良”)的使用次数。


                                ——摘编自《梁启超对中国革命模式探索及其失落》


选取中国近代史的整体或部分,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2023-08-27更新 | 17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8年,中国单位GDP能耗比1953年降低43.1%,年均下降0.9%。从单位GDP能耗指标值(GDP按2018年价格计算)来看,由1953年的0.91吨标准煤/万元逐步上升到1960年最高的2.84吨标准煤/万元后逐步下降,20世纪70年代开始又逐步上升后,基本呈现稳步下降态势,2018年下降到0.52吨标准煤/万元。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能源司《能源发展实现历史巨变 节能降耗唱响时代旋律——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四》

材料二


——据美国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CAIAC)相关数据整理


对比两则材料中的信息,围绕“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3-08-10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18世纪,由于各种现实动机与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发起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近年来学术界将这现象称为“大航海时代”。

——摘编自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依据金九鹏《中国古代的造船和航海》等绘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大航海时代”,拟一历史观点,并加以说明。(选取两个及以上信息,中外关联,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