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商君书·垦令》指出:“百县之治一形,则徙迁者不饰,代者不敢更其制,过而废者不能匿其举。”这表明战国时期县制的推行
A.有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B.有助于克服分封制弊端
C.提高了各国政府的行政效率D.成为“公天下”的开端
2 . 有学者写道:“把全社会激励体系向农战聚焦,通过建立明确的、以战争和耕织为取向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掘、调动了全社会的潜力。”以下变革最能支撑这一论述的是
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庆历新政D.张居正改革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商鞅一元化思想的逻辑起点是“富国强兵”。商鞅认为,实现“富国强兵”的手段只能是“刑赏”,而其中“赏”的内容和对象也必须是绝对单一的。在“赏”与“刑”之间,“刑”又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同时还应该单一地采用重刑。使“重刑”明确化、系统化的最佳手段是建立“法”。采用单一的重刑手段,而其直接对象只能是活生生的、复杂的人。他主张用强制手段使百姓成份绝对单一化,其次是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世界的进一步彻底单一化。商鞅一元化思想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过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其思想是以“外儒内法”为基本特征的中国封建专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张晓《“单一”而非“多元”:论商鞅思想的一元化》


(1)根据材料,概括商鞅“一元化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商鞅“一元化思想”。
5 . 商鞅由卫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由此看出商鞅的思想主张是
A.是古非今B.变法革新C.隆礼重法D.兼爱非攻
6 . 某校高一史学社同学展开项目化学习,有一组同学搜集了商鞅、王安石和张居正三位人物的资料,他们的学习主题最有可能是
A.“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B.改革家都内蕴舍身赴死的浩然正气
C.中国近代改革与民众的思想启蒙D.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
7 . 商鞅颁布法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项改革措施有利于
①打击旧式贵族特权   ②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③明确赋役征发对象   ④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8 . 有学者认为,商鞅两次颁布《分户令》,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是为了革除残余的戎狄风俗,代之以中原的文明风尚和习俗,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实行《分户令》
A.有助于提高秦人文明水平B.加快秦国戎狄的汉化进程
C.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D.促进了农耕文明在秦国传播
2022-01-13更新 | 409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南召衡越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商鞅制定的“军功授爵制”,打破了旧贵族世袭式的社会等级制度。不论尊卑贵贱、贫富多寡,要想获得社会地位和社会荣誉必须用对外战争中的斩首数目来换取。军功授爵制”
A.完全剥夺了贵族特权B.利于塑造秦人的尚武精神
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D.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主要是分两次颁行的。公元前356年颁布变法令,以厉行法治,强化君主集权为主要内容。变法令规定:在百姓实行什伍连坐,五家编为一伍,十家编为一什,什伍之内互相纠察告发。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生产粟帛多者,免除本身徭役,不认真从事农业生产、改事工商业者,籍没为官婢。奖励军功,发展武备,平民可因军功拜爵,并因而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奴隶。贵族无军功者要降低待遇,不得再享受过去的特权。为保证上述法令的顺利执行,还特别采取了焚烧儒家经典、禁止私门请托的措施。

公元前350年,在商鞅主持下又颁布了第二次变法令。其主要内容包括:废井田开阡陌,即彻底废除古老的农村公社井田制,铲除其田界封疆,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田制、亩制,由国家将土地授予个体农民耕种,统一征收赋税。普遍推行县制,其官员受君主任免,集权于朝廷。统一度量衡,以便利收税与商业经营等。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为加强民众控制而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商鞅变法在推动社会转型方面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