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资治通鉴》卷140概括记述了北魏孝文帝改姓氏的诸多措施。宋末元初人胡三省在注释此处时感慨道:“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这一感慨可以佐证,孝文帝时的北方民族交融
A.冲击了传统华夷观念B.巩固了士族的政治地位
C.实现了经济重心南移D.直接促成了隋朝统一
2020-02-02更新 | 411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2 . 魏晋时期,在物资生活上崇尚奢华,讲究打扮,甚至“熏衣剃面,傅粉施朱”的社会阶层是
A.士族B.外戚C.皇族D.宦官
2020-01-30更新 | 241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烤肉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但在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室壁画中却出现了“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类壁画在今山东、江苏北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有出土。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A.畜牧业逐渐向南方扩展B.佛教向大众生活的渗透
C.人民生活普遍富足D.各民族经济文化进一步交融
2020-01-25更新 | 557次组卷 | 3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孝文帝以前,北魏的官吏是一律不给俸禄的。中央官吏可以按等级,分享缴获的战利品,还会受到额外的赏赐,地方官吏不同,他们只要上缴规定的租税赋役以外,就可以在其管辖的范围内,任意搜刮、不受限制。针对这种情况,孝文帝下决心实行俸禄制,规定每户征调3匹绢,12.9斗谷作为百官的俸禄,同时制订了严惩贪官污吏的法律。俸禄制的实行虽然增加了人民的赋税,但与以前放纵官吏们贪污掠夺相比,对人民还是有利的。正因为如此,俸禄制遭到一部分惯以贪赃枉法的官吏们的反对。孝文帝改革意图坚决,对这些人进行了严厉打击,使北魏的吏治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摘编自郭伟伟《变法:励精图治之道》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北魏吏治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吏治改革的影响。
2020-01-16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质量检测(期末)历史试题
5 . 北魏实行“均田令”、辽实行“蕃汉分治”和西夏仿唐宋建制,其最大意义是(     )
A.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B.巩固了中央集权
C.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D.维护了国家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据史书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主要以绢、帛作为货币,长江流域主要使用铜币,河西走廊和岭南地区主要使用金银作为货币。这反映出
A.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B.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D.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2020-01-02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C.被译成多种外文影响广泛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2019-12-03更新 | 211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济南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9 . 北魏租调制是与均田制配套的措施,政府依靠三长整理户籍,以一夫一妇为户口单位征课租调,规定每年向政府纳帛1匹、粟2石。这说明当时
A.土地兼并得到有效遏制
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按照户籍人口征收赋税
D.征税标准达到历史低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无论是陈寿的《三国志》,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称魏、蜀、吴三分天下。下列关于三国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蜀国与魏国加强了联合
B.势力最强大的是北方的魏国
C.吴国一直被蜀汉政权控制
D.曹操建立魏政权不合正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