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为唐朝怀集庸调银饼,是岭南道广州怀集百姓在缴纳庸调时,由地方官府折纳成银饼上交朝廷。该图可以用来说明这一时期(     

                                   怀集庸调银饼
A.货币税取代了实物税B.赋税征收方式灵活
C.百姓赋役负担被减轻D.白银进入流通领域
2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西汉在修复秦长城的基础上继续向西北大规模修筑长城。“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燧……(匈奴)攻之,而不能害”“自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汉两将军大出围单于,所杀虏八九“是后匈奴远遁,而慕南无王庭”。

——据《史记》《汉书》整理

材料三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知识框架图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向西北地区拓展的重大事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任选两种制度说明“制度创新推动隋唐鼎盛”。
(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10-20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唐初赋敛之法日……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 。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自输月送,不胜因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杨炎建议作……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 。

—— 摘编自《资治通鉴》卷226


(1)对比材料一中的两张图指出唐朝税收体系的变化,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赋税制度变化的意义。
2023-10-1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中叶以后,法制隳弛,田亩之在人者,不能禁其卖易,官授田之法尽废。则向之所谓输庸调者,多无田之人矣。乃欲按籍而征之,令其与豪富兼并者一例出赋,可乎?又况遭安史之乱,丁口流离转徙,版籍徒有空文,岂堪按以为额?盖当大乱之后,人口死徙虚耗,岂复承平之旧?其不可转移失陷者,独田亩耳。然则视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以定两税之法,虽非经国之远图,乃救弊之良法也。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田赋三》

材料二   两税之立,则异于斯。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曾不悟资产之中,事情不一:有藏于襟怀、囊箧,物虽贵而人莫能窥;有积于场圃、囤仓,直虽轻而众以为富;有流通蕃息之货,数虽寡而计日收赢;有庐舍器用之资,价虽高而终岁无利……此乃诱之为奸,驱之避役,力用不得不弛,风俗不得不讹,闾井不得不残,赋入不得不阙。

——陆贽《陆宣公奏议》卷4《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

材料三   自建中初,天下编氓百三十万,赖分命黜陟(官职),重为案比,收入公税,增倍而余。遂令赋有常规,人知定制,贪冒之吏,莫得生奸,狡猾之氓,皆被其籍,诚适时之典,拯弊之良图(原注:旧制,百姓供公上,计丁定庸调及租……建中新令,并入两税,恒额既立,加益莫由,浮浪悉收,规避无所)。

——杜佑《通典》卷7《食货七》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税法实施的主要原因。
(2)分析材料二、三对两税法的态度及各自的理由。
(3)综合材料,谈谈唐朝税制改革的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唐朝怀集庸调银饼

材料二   至德宗相杨炎,遂作两税法,夏输无过六月,秋输无过十一月。置两税使以总之,量出制入。户无主、客,以居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新唐书·食货志》


小明同学要研究唐赋税制度,找了以上两则材料,请指出材料一、材料二的史料类型及小明同学的研究方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赋税制度变化的影响。
2023-12-2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大变迁的时代,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处在急剧的不断变动的过程中。唐代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首要标志。唐代的犁已由直辕犁改进为曲辕犁。曲辕犁结构完备,装有犁壁便于深耕,配有犁评,可调节犁锋入土的深浅度,操作灵活省力,便于转弯,提高了耕作速度和质量。

   

     图1 隋朝“三省六部”制            图2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隋唐时期的变化”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如图为唐代中后期中央与地方税额分配图。据此可知(     
   
A.国家税收不断增加B.赋税改革成效显著
C.中央集权面临危机D.货币经济占据主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所示为唐朝政府控制的户口总数变化情况数据图。为了解决这一变化带来的财政运转困难,唐朝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抑制土地兼并B.改革均田制C.精简政府机构D.实行两税法
9 . 经济关系的变动和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               图二废井田开阡陌
(1)分别提取材料一两幅图的信息,并从唯物史观角度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2)模仿下面的示例,简介两税法。
示例:租庸调制
唐初实行的赋税制度。规定凡是均田人户,均按丁承担定额的租调,并负担一定的徭役。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租庸调制有利于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两税法

材料二   这个大文人(王安石)实在是一个不错的改革者,它能够考虑到“青苗法”,在政府和农民间建立了庞大的债权关系,还有“免役法”,即资金和劳役的替代法,这就更加大胆了。这些改革使国家富裕了……

——摘编余秋雨《中华文化四十八课堂》


(3)据材料二并从变法的积极作用角度说明王安石“实在是一个不错的改革者”。
10 . 下图是我国某一税收制度的演变图。由此可推知,该税收制度的这一改变
A.利于政府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为唐末藩镇割据形成奠定了经济基础
C.利于缓解社会上土地兼并的现象
D.为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提供了制度保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