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王安石在《言事书》中提出了“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主张,这表明他解决财政问题主要立足于
A.增加赋税以满足国家财政支出需要
B.大力发展生产以增加国库财富
C.对大地主、大官僚征收更多的赋税
D.精简国家机构以减少财政开支
2017-10-19更新 | 512次组卷 | 24卷引用:新疆库尔勒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
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B.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
C.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D.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
2017-10-16更新 | 618次组卷 | 38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农一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剩大半;半个多世纪后,政府财政收入已经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损1500多万缗。这种情况的出现是
A.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理由B.因为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收入变少
C.王安石实行变法的重要背景D.王安石变法措施不当的结果
4 . 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点是
A.改变了社会性质B.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C.触动了显贵的利益D.以失败而告终
2017-07-16更新 | 253次组卷 | 17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5 . 马克思说:“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的地位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他们描绘成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某学者针锋相对地说:“有些事件不能够证明该说法”。能为某学者提供史实支撑的是
A.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功”B.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
C.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D.日本明治维新中的“殖产兴业政策”
6 . 据《文献通考》记载:“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治兵得其道也。”下列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不符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
B.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C.收回地方兵权达到“内外相制”
D.地方贫弱导致对辽、西夏战争失利
8 .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庆历二年,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后世流传:主考官翰林学上聂冠卿等人原定王安石为进士第一名,却因王安石在答卷中引用“孺子其朋”(《尚书周书洛诰》中周公告诫成王的话)一词而被宋仁宗“削去魁首,斥为第四”。后世流传的王安石科举经历从本质上反映出
A.北宋科举制度尚不够完善
B.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
C.北宋时期皇权进一步强化
D.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
2017-05-20更新 | 730次组卷 | 21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10 . 1058年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说:当时的社会危机在于“尽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为天下之公患也,患在治财无道耳”。以下观点与王安石此论无关的是
A.主张国家财政同社会生产紧密联系
B.认为财政困难的原因是治财无道
C.提出改革国家经济制度的思想
D.认为增加财政收入是拯救危机的关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