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历代职官制度的演进,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如表所列四朝职官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③②④B.②④③①C.③①②④D.②③④①
2023-10-0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中世纪的西欧,最高权威是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该规定(     
A.导致了欧洲民族国家形成B.推动了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
C.否定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D.瓦解了西欧民众的传统信仰
2023-10-0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表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建设成就。这说明(     
时间名称
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
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中共十五大召开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
1997年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反分裂国家法》
A.立法工作完善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依法治国的理念付诸实践D.公民的法律意识得到增强
2023-10-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19世纪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在英国问世。1835年一位英国人撰文评价东印度公司采用公开考试竞争原则选拔文职人员时说:“这种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在印度的充分发展,预示着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1836年英国观察家默德赫斯特在著述中说:“假如我们的文职官员和副职官员在得到委任之前,能够采取某种三级考试的选拔,那么他们就不会经常出错了。”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颁布了两道改革文官体制的法令,逐步建立政治中立、职务常任、强化培训、知识更新等颇具西方特色的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并被其他西方国家纷纷效仿。

——《英国文官考试研究》

材料二   20世纪前期,政府逐步接纳妇女进入文官行列。但在很长时期内,广大妇女不能进入重要岗位,只能担任抄写、打字和收发之类的工作,多数是临时雇员,而且受到年龄和婚姻限制,同工不得同酬。面对种种不合理现象,英国文官界妇女在社会进步势力的声援下,长期坚持斗争。1919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任何人不应因性别或已婚而被剥夺担任文官的资格。两年后财政部又首先制定接纳妇女担任文官的实施细则,允准妇女参加文官考试,平等竞争各类文官职位,但同时又规定女文官候选人必须是单身女子,一旦结婚必须辞职。正因为如此,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仍然只有少数妇女能获此幸。部分妇女进入高级文官阶层,则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以来英国妇女在入职文官职位方面发生的变化并简要分析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5 . 英国《大宪章》规定:“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判决,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这一规定体现了(     
A.王权开始走向衰落B.天赋人权与社会契约
C.自由平等的政治传统D.控制权力的法治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美国汉学家卜德说:“科举制无疑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剑桥中国隋唐史》的编者崔瑞德认为,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材料说明(     
A.中国的儒家思想在欧洲影响深远
B.科举制是公平公正选拔人才的有效制度
C.西方国家也采用了科举制选拔人才
D.部分西方学者对科举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英国1855年文官改革,以择优录取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1870年,枢密院规定,多数重要官员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体现了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     
A.提升了政府的管理水平B.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C.推进了社会公平公正D.保证了文官群体的素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王安石变法期间,总是大量附会《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他指出,免役法出于《周官》所谓府、史、胥、徒;保甲法起于三代丘甲;市易法源自周之司市。这反映了王安石(     
A.恢复三代秩序B.托古改制的策略C.尊崇儒学的思想D.遵循传统的意识
9 . 1854年,英国财政部官员对英国政府的官吏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后,正式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该报告尖锐批评了当时英国官吏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并提出了多项改革建议。这一报告提出的根本原因是(     
A.内阁地位发生根本变化B.工人阶级要求提高政治地位
C.社会经济结构持续变动D.民众科学素养普遍得以提高
10 . 据西塞罗记载,马勒奥洛因弑母而被处以死刑,临刑前立下遗嘱,将他的朋友指定为遗产继承人,其弟弟提出异议,认为自己被不公正地剥夺了继承权。法官最终推定马勒奥洛为“精神病人”,认定其拟定的遗嘱无效。这表明罗马法(     
A.条文解释权归司法机构B.司法实践兼顾社会情理
C.具有保护弱者逻辑思维D.以宗法血缘为最高准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