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清末新政期间,鉴于“游学者甚众”,清政府抓紧制定留学生政策,先后颁布《奖励游学毕 业生章程》等,宣布给留学归国人员以正途出身(即等同于科举考试及第)。据此能说明晚清政府(       
A.学习引进西方工厂制度B.颁布维新变法诏令
C.建立留学毕业生选官制D.正式废除科举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清史稿》记载,雍正初年,“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征解,统谓之‘地丁’……自 后丁徭与地赋合而为一,民纳地丁之外,别无徭役矣”。此举措史称(       
A.“编户齐民”B.“大索貌阅”C.“纳庸代役”D.“摊丁入亩”
3 . 习近平主席在某国际组织上提出主张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力求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着力发展务实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等主张。这反映了当代我国(     
A.打破了美国对我国长期孤立局面B.开始步入国际舞台体现大国担当
C.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积极稳步推进新型国际关系建设
4 . 唐朝时期,东北的袜羯族、西南的吐蕃族等少数民族都建立了政权,这些政权(     
A.完全采用地方流官进行管理B.对边疆开发作出贡献
C.长期与内地没有任何往来D.政府设置理藩院管理
5 .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以上法律条文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旨在维护民主共和的革命成果B.明确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C.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D.总统集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拿破仑战争期间,纸币与黄金的兑换停止,英格兰银行事实上承担了发行在货币的职责,英格兰银行券成为法定货币。1797年通过的《银行限制法》规定,战争结束的6个月后恢复纸币与黄金的自由兑换。但战争持续了十几年,英镑从1809年开始明显贬值,但英格兰银行表示,只要贸易需要银行券,增发银行券就是合法的政菜。战争结束后,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已经发行了很多,如果按照之前的兑换率,英格兰银行会遭受巨大损失。英格兰银行的董事们为此向财政大臣提交了抗议书。经过一系列斗争,议会1816年通过的金本位制的法案,终于在1821年开始执行。英格兰银行通过减少银行券发行,增加黄金储备,经过两年的通货紧缩,使银行券恢复到了票面价值,金本位制度最终建立起来。

——摘编自孙兴杰《英镑与金本位制》

材料二   1927年至1937年被称作中华民国的“黄金十年”。“黄金十年”里,上海成为金融中心,是资本自由来去、疯狂逐利的天堂。大量白银从其他各省流向上海,充裕的资金被投向政府公债、租界的房地产和外国公司的股票债券。与此同时,农村金融却长期不振,农村建设资金严重不足。1935年币制改革前,中国一直实行银本位制,以白银为通货,经济发展易受制于世界银价的波动。中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银本位国家,各国纷纷运银来华换取黄金,导致从1929年年底开始,国内出现了“金贵银贱”的局面。到1932年,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相继放弃金本位制,尤其是美国自1934年起大规模收购白银,世界银价上涨,使中国的农业和制造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都丧失了竞争力。“黄金十年”内先后发生的白银价格的暴跌和暴涨,均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袁陆仪《白银风潮与农村衰落——南京国民政府“黄金十年”的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金本位制得以确立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金十年”里的银价波动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综合以上信息,谈谈你对国家货币本位制度的认识。
7 . 19世纪的英国一边诅咒那个腐朽衰败的东方帝国,一边逐步在英国建立起文官考试制度。1874年,《爱丁堡评论》发表评论指出:"事实上,生活中没有什么能比这与中国所实行的制度更相似的了。"这反映出当时(     
A.英国媒体批判现存考试制度B.中英两国的发展差距较明显
C.英国的民众普遍敌视清王朝D.科举制启发了英国文官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明仁宗即位后,把内阁阁臣从五品提为三品,大学士杨士奇与吏部尚书蹇义同样享有密封奏事权。这说明内阁(     
A.地位得到显著提高B.成为真正的决策机构
C.已经正式取代六部D.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9 . 有学者指出,在早期工业化背景下,恶劣的工作环境将劳动者置于生老病死残以及失业的威胁之下,无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团结起来与资本家进行斗争。而资产阶级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往往对无产阶级采取“施压”和“安抚”并重的策略。这一分析作为原因可用于解释(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B.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的确立
C.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D.早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战国策·秦策一》中:“(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A.新兴地主B.立功将士
C.没落贵族D.富裕农民
2022-12-08更新 | 43次组卷 | 77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庆阳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