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29 道试题
1 . 唐玄宗时期,殿试进一步发展。开元年间举行6次殿试,天宝年间举行3次殿试。唐代后期,不论皇帝在位时间长短,一般在统治时期仅举行一次殿试。大和二年(828年)后,殿试再也没有举行过。这反映出唐代(     
A.选官制度决定国家治理水平B.政府人才选拔途径逐渐增多
C.科举制度深受政局变化影响D.殿试并未真正受到帝王重视
2024-05-3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历史试题
2 . 1914年1月,国会成立不到一年,袁世凯就将之解散。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后,国会被恢复。1917年赶走张勋复辟后,段祺瑞组建安福国会,此时的孙中山以护法之名,在广州另立非常国会。这反映出民国初年(     
A.多方势力抵制复辟活动B.军阀利用国会夺取政权
C.国民党在国会中占优势D.民主转型进程相当艰难
2024-05-3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历史试题
3 . 北魏孝文帝亲政后下诏,在全国实施均田法。大量无主荒地属国家所有,分配给人民耕种。十五岁以上男子授田四十亩,女子授田二十亩。同时规定,奴婢也可领种土地,授田数与平民相同。这一做法(     
A.动摇了世家大族割据基础B.推动了南北民族大交融
C.使封建生产方式得以扩展D.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4 . 法史学家梅因对古罗马早期社会考察后指出:“家庭依附的逐步消灭及代之而起的个人义务的增长,个人不断地代替了家族,成为民事法律所考虑的单位。”据此可以推知,古罗马(     
A.家庭解体破坏了社会稳定B.率先发展出完备的法律体系
C.财产意识代替了等级观念D.重视规范个人的权利与义务
5 . 建隆四年(963年),宋太祖下诏规定各州:“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而后,北宋又颁布诏令:“诸州通判无得怙权徇私,须与长吏连署文移,方许行下。”这些规定意在(       
A.强化君主专制B.规范地方行政C.削减州府权力D.改革文官体制
6 . 近年来,非洲留华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不断加深,并在“中国经验”中获得启发。且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前往非洲,在这片遥远的大陆扎根,为当地公益志愿服务。这反映出新时期的中国(     
A.注重与第三世界结盟B.形成全方位大国外交
C.对非洲影响力的加深D.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
2024-05-30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历史试题
7 . 据民初《最近官绅履历汇编》统计,江苏地区具有双重身份的“功名”之士情况如下表所示。这反映了当时(     
旧功名进士举人生员
新学历留学新学堂留学新学堂留学新学堂
占原功名人数(%)54.63.031.012.166.725.0
A.传统士绅阶层开始发生分化B.社会流动成员的身份范围广泛
C.江苏传统士绅阶层发展壮大D.社会传统价值取向发生了转移
2024-05-3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律疏议》继承了此前数百年的成果,分列为名例(刑罚制度)、卫禁(关于保护皇帝人身安全、国家主权与边境安全)、职制(国家机关官员的设置、选任、职守以及惩治)、户婚等12篇,《唐六典》对其内容作了简洁准确的说明:“凡律以正刑定罪”,即有关犯罪和处罚的法律规定。《唐律疏议》开篇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两者犹晨昏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因此在关于斗、杀、伤等的规定中,同一种行为甚至可能出现“尊长不坐、卑幼处斩”的判罚。当然,《唐律疏议》和唐代其他形式的法律均由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和它的代表皇帝发布。

材料二 (罗马)帝国五大法学家的部分学说经整理后,集中于《法学阶梯》、《学说汇纂》中,可直接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法学阶梯》共4卷,第一卷是关于人,即关于私法的主体的规定;第二、第三卷是关于物的规定,即有关财产关系,如继承和债务;第四卷是关于契约和诉讼程序的规定。《法学阶梯》开篇说:“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法是善良和公正的艺术”。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法学阶梯》随帝国衰败而逐渐湮没,但该书中关于契约、债务、买卖、租赁、合伙等规定成为后来资产阶级制定民法所借鉴的蓝本。

——均摘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律疏议》颁布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学阶梯》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即癸卯学制。癸卯学制对学校体系、课程设置、管理通则等做了具体规定,直接把“尚武”与“忠君”“尊孔”“尚公”等内容定为教育宗旨。清政府这一举措(     
A.标志着科举考试制度被废除B.标志中国选官制度进入新阶段
C.以巩固君主专制为主要目的D.标志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隆庆元年四月,户部尚书葛守礼上疏,直言北方地区与南方地方的情况不同,不适宜推广“一条鞭法”。此后陆续有官员上书,反对在北方实行“一条鞭法”。这表明“一条鞭法”的推广(     
A.受北方官员一致反对B.缺乏实施的群众基础
C.加重农民的经济负担D.存在教条机械的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