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38 道试题
1 . 文物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与右图撰写石刻文的作者相关的是(     

A.随班超出使西域B.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
C.首创编年体断代史体裁D.随窦宪出征北匈奴
2024-05-0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西晋鲁褒《钱神论》载:“钱之为体,由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亲之如兄,字曰‘孔方’。”这种钱币形象获得普遍认可,溯本追源在于(     
A.商朝天然币B.春秋孔子像C.秦朝半两钱D.汉朝五铢钱
2024-05-0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唐诗人胡曾的咏史诗:“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下列选项中,能反映该诗歌所处时期特征的是(     
A.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B.“工商食官”格局始现
C.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D.“为户籍相伍”的实施
2024-05-0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法国是西方国家中的传统大国,对近现代人类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虽然各地的既得利益集团坐立不安,反对这些变革,但变革也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但事实仍然是,它乃一种外来统治,在有必要的地方,是凭武力强加的。拿破仑的非法国臣民终于渐渐对征购、赋税、征兵、战争和关于战争的谣言感到厌烦。……因而,法国革命的思想意识对其创始人发生了反作用。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

材料二   法国是欧洲建设的领头羊,在当时冷战正酣的形势下发挥着特有的影响和作用。中国改革开放吸引外资和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在亚洲始于日本,在欧洲始于法国,而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则是日本远不能企及的。中法关系的发展在欧洲则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西欧国家相继出台对华政策。德国积极发展对华关系,最初完全是受到法国的启发。当时中美尚未建交,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对华关系,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其特殊意义和作用不言自明。

——摘编自孙海潮《中法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其著名的法典”及以该法典为基础构建的法律体系,简析“法国革命的思想意识对其创始人发生了反作用”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中法建交的影响,并谈谈中法建交对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启示。
2024-05-0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暨阳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唐会要·杂录》载:“贞观四年,诸蕃君长诣阙,请太宗为天可汗。乃下制,令后玺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由此可知(     
A.西域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直接管理B.边疆和内地的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C.边疆和内地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向D.唐政府在各少数民族地区设郡置县
2024-05-0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暨阳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路易十一统治时期(14611483年),一些封建贵族结成“公益同盟”,反抗国王。路易十一用战争与外交手段摧毁了贵族同盟,收回了不少贵族领地。1491年,查理八世又通过联姻合并了布列塔尼。至此,法国领土基本统一、近代法国版图轮廓初步确立。与此同时,封建地主制逐渐取代了封建领主制,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经济关系上的差异性渐渐缩小。法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也已经觉醒,民族文化发展。路易十一时,不仅军权、财权在握,而且疏远大贵族,从社会下层选拔贤能之士为官,设立行省高等法院,强化了统治体系。在他的统治之下,三级会议仍然召开,但一切都仰承他的意志。

——摘编自沈炼之主编《法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法语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节录)

时间重要事件
1330巴黎的法兰西岛方言被腓力六世指定为国王语言,王权所在地巴黎的地区方言演变成具有高于其他方言地位的共同日常交际用语。
1539弗朗索瓦一世颁布正式法令,要求王国内所有判决、任命、契约乃至遗嘱都只能以巴黎方言为主形成的法语撰写。
1549文学团体“七星诗社”发表了《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一文,提出要使法语从其他民族语言中脱颖而出,变得像拉丁语一样高贵。
1714《拉斯塔特条约》签订以后,法语成为了最重要的国际性外交语言,流行于欧洲所有的宫廷和使馆。此后,欧洲的一切国际条约都以法语书写。
1791以杜梅尔格为首的革命者成立了“法语爱好者协会”。他们认为,语言是建构民族过程中凝聚个体与共同体的重要桥梁。
1919英国和美国强烈要求《凡尔赛和约》不能只用法语,必须用英、法两种语言签署。迫于形势,法国最终同意。这是欧洲第一次用英语签订国际条约。
20世纪60年代以来20世纪6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建立“法语(国家)共同体”的设想。法国政府成立“保卫和推广法语高级委员会”、设立“国际法语日”等,传播和推广法语和法国文化,扩大法语世界影响力。

——据汤晓燕《16至19世纪法语作为民族语言地位的变化》等整编

材料三   法国是欧洲建设的领头羊,在当时冷战正酣的形势下发挥着特有的影响和作用。中国改革开放吸引外资和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在亚洲始于日本,在欧洲始于法国,而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则是日本远不能企及的。中法关系的发展在欧洲则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西欧国家相继出台对华政策。德国积极发展对华关系,最初完全是受到法国的启发。当时中美尚未建交,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对华关系,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其特殊意义和作用不言自明。

——摘编自孙海潮《中法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

(1)根据材料一、归纳15世纪后半期法国社会从“二元政治格局”走向“一元政治格局”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对14-20世纪法语的演变历程划分阶段,并分析法语在法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中法建交的影响,并谈谈中法建交对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启示。
2024-05-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两税法推行后,有人批评说: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据此分析两税法存在问题是(     
①从立法之初就不够合理
②选取了大历年间税收最多的税额
③既减轻百姓负担,又有敛财的目的
④损害百姓利益,易激化矛盾,加速李唐王朝覆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4-05-0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对自由主义的追求、反思、再反思,是近代西方思想界永恒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一致认为贵族政治是扼杀人权的,封建特权以门第和地位为依据,某一权贵的意见在其辖地内决定权力分配,君主则在全国有决定权,因此封建特权总是以居特权者的人作为标志,即人治。而人的自由只能靠法律来保障,一切按法律办事,从中扬弃人治的因素。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776年,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创立了第一个系统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斯密最早提出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区分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明确提出了创造交换价值的是社会劳动。古典经济学家盛赞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他奠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要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的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卷》(下册)

材料三   欧文在自己的工厂里实行改革,提供免费教育,为工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并鼓吹以合作为基础对社会进行普遍重组,社团应根据工人实际劳动时间付给报酬。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赵丰译:《世界文明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启蒙思想家为规避“人治”,对未来“理性社会”所提出的一些基本政治思想。自由主义体现了对工业文明和现行社会体制的辩护,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的经济主张并阐释其主张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2)工业革命后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对资本主义自由制度的反思与批判,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归纳欧文等“乌托邦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并阐释欧文等人为何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
2024-05-0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初,河南道行台、兵部尚书杨尚希上奏说:“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又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一、动需数万,如何可觅?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引自《隋书·杨尚希传》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自秦代以来就重视采取合适的民族政策。一般而言,少数民族居住在边疆地带,这些地带为了防御的需要,常常设置有军管型的行政组织,这些组织往往与少数民族的特殊行政制度结合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土司制度兴起于元朝,是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政策上的一大变化。从秦汉以至唐宋时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上是羁縻政策。土司制度则比羁縻政策进了一层,变间接统治为直接统治。土司统治比较起郡县制来,自然是一种落后的社会形态。而且从实质上说来,土司统治是一种半割据状态,与中央集权制是水火不相容的。经过再进一步的改土归流,土司制度就转变为正式的郡县制了。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杨尚希上奏”的具体问题。结合所学,指出隋朝解决这些问题的政治实践及影响。
(2)结合所学,列举汉代和唐代“军管型的行政组织”各一例。根据材料二、概括土司制度带来的在少数民族政策上的“一大变化”,并结合所学简析明清时期“改土归流”的原因和历史影响。
2024-04-3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G5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00年10月,12日,中非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本着“平等协商、增进了解、加强友谊、促进合作”的宗旨,通过了《北京宣言》和《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开辟了中非关系发展的新纪元。下列选项中,属于新中国为促进中非友谊所做的努力有(     
①提出“求同存异”为中非友好提供指导原则
②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成立中非合作论坛
③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为中非合作提供平台
④中共十八大以来提出“真实亲诚”的中非关系理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4-04-3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G5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