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1 道试题
1 .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通过以来,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经历了四次提升。2019年起正式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首次增加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这些变化表明(       
①个税征收制度更加完善       ②国家财政收入逐渐增加
③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       ④国家更注重惠民和公平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2024-05-2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历史试卷(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02年,蔡锷在其《军国民篇》中指出,德国之所以崛起欧洲,与其所奉行的“铁血主义”紧密相关,日本得以睥睨东泽,与其举国皆兵之“军国”制度密不可分。因此,他主张把军事训练运用到学校体育教学中,以振我国家。这一主张(       
A.表达了对日本德国政体的向往B.开启了中国体育近代化进程
C.体现了对自上而下改革的认同D.彰显了尚武精神的时代价值
2024-05-2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历史试卷(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与前代相比,唐朝增加了对户籍信息的定期更新和审查,“三年一造户籍,……州、县之籍恒留五比,省籍留九比”。一次称一比,造籍每三年一次,州县户籍保管十五年,尚书省户籍保管二十七年。唐朝政府的这一做法旨在(       
A.有效控制人口流动B.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C.杜绝隐瞒户籍现象D.为赋税征收提供准确数据
2024-05-2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历史试卷(二)
4 . 19世纪英法等国“自由主义思想家在阐述关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观点中,不再像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家那样主张变革政权,而是主张通过政治体制的改革来推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以提升本阶级的政治与社会地位。”这种变化表明(     
A.工业资产阶级革命性弱化B.改革更符合资产阶级的要求
C.工业革命改变了阶级结构D.自由主义思想家更主张改革
2024-05-20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十二)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明史·食货志》载:“太祖为吴王,赋税十取一、役法计田出夫。即位之初,定赋役法,一以黄册为准。册有丁有田,丁有役,田有租。租曰夏税,曰秋粮,凡二等。”明朝中后期改革赋税制度,据《续文献通考卷十六·职役考》载:一条鞭法,“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顾(雇)役应付……亦革弊之良法。但有司行之有善有不善,是以地方亦间有不称便者”。其“善与不善之处”,河南《封丘县志卷三·田赋志》对此有概括性说明:“监司颁行一条鞭法,规制划一、剔弊省繁,最为得法。久之弊生,以致派银之岁,有多寡也;折地之时,有上下也;钱粮之互,有出入也。种种弊窦,难以枚举。”此外,《获嘉县志卷六·赋役志》引《吴志》云:“按存留项下,皆昔日之徭役也。自一条鞭法俱归入额赋之内。民各输银,官为雇办……然而役因事起,例以时成……皆不能无烦于吾民。”

——摘编自《明史·食货志》《续文献通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赋税制度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一条鞭法”的“善与不善之处”。
2024-05-1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历史试题(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选官以法律形式规定:“凡为吏之道,必清洁正直”;汉代察举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科即为“孝廉科”;自隋朝以来的科举制度中也有“孝悌廉让”一科,录用的官吏讲求“清廉守节”。从秦到清,历代政府在考核官吏时都会把清廉与否作为考核原则之一、清廉者重赐嘉奖,贪赃枉法者则严惩不贷。历代还推行御史制度,对中央和各级官吏实施监督,弹劾国家机关中官吏违犯朝廷纲纪法度的行为。历朝历代都制定了严厉的法律惩罚贪官污吏,其中明代最严重的刑罚——剥皮实草就是用来对付贪官的。同时,中国古代很多朝代都非常重视官吏的待遇,认为优厚的俸禄可以使官吏廉洁奉公。

——摘编自韩兆坤《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

材料二   19378月,中国共产党召开洛川会议,会议制定并通过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其中第四条“改革政治机构”提出“实行地方自治,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府”。同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条例草案,厉行廉洁政治、建立廉洁政府,严惩贪污腐化。19415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开宗明义提出“厉行廉洁政治”“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成为全民族抗战时期廉政、守纪的楷模与典范。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百年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廉政制度建设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开展廉政建设的背景。
2024-05-1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一)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如表为美国某些时期黄金储备情况。由此推知,当时(     
时间美国黄金储备
1968年美国黄金储备降至121亿美元,而同期的对外短期负债为331亿美元
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102.1亿美元)仅是它对外流动负债(678亿美元)的15.05%
1973年黄金储备已从战后初期的245.6亿美元下降到110亿美元
A.美元丧失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优势地位B.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解体
C.固定汇率制度逐渐取代了浮动汇率制D.世界货币体系实现多元化
2024-05-1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历史试题(三)
8 . 英美自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推进社区更新行动,更新目标从消除破败转变为兼顾经济发展、社会福利、阶层融合。在社区更新演进过程中强调更多主体参与和社区赋权,探索公共部门、私营企业、社区三方合作的治理模式。由此可见,英美国家(     
A.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B.增加了社会公共服务项目的开支
C.积极探索多元社区治理模式D.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解决问题机制
2024-05-1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历史试题(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了《商人通律》9条,对商人的身份、享有的权利、应遵循的通行规则等做了比较具体的规定;接着又颁行了《公司律》131条,分别规定了公司分类、创办呈报法、股份、股东权利、董事、股东会议等细节。这些政策的出台(     
A.促使企业形成良性运转状态B.体现出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
C.健全了近代公司的经营理念D.改变了传统商人的社会形象
10 . 冀州(河北)刺史部设立于汉武帝时期,但从西汉后期开始到东汉,冀州(河北)地区时而设立“刺史”,时而设立“州牧”,所辖区域也时有变动,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两汉时期(     
区域出处
常山、真定、中山、河间、信都、清河、魏郡、巨鹿、广平、赵国《汉书·地理志》
巨鹿、常山、中山、清河、河间、赵国、安平、魏郡、勃海《续汉书·郡国志》
A.中央集权受到了严重威胁B.地方机构设置较为随意
C.监察权凌驾于行政权之上D.郡国并行体制长期存在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