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统计,1978年中国有12位副总理、副委员长以上职务的领导人先后出访51个国家,1979年也有十几位领导人先后出访法国、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美国和日本等30多个国家。当时国家领导人的频繁出访
A.表明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B.意在了解国外经济建设经验
C.反映了对外战略的根本转变
D.促成了外交关系的重大突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漫画《昔日的援助,今日的竞争》体现出美国在不同时期对西欧的不同态度,据此可以得到的认识是

A.政治多极化取决于经济的多极化
B.主权高于人权,国权高于法权
C.国家利益是外交的主要导向
D.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旅行记、地方志和异物志,如吴人康泰的《扶南传》、佚名的《交阻外域记》、晋人释道安的《西域记》、竺法维的《佛国记》等。这反映了当时
A.对外交流促进知识结构更新
B.造纸术促进了书籍的流传
C.探知外部世界成为社会共识
D.经济发展推动对外交流兴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抗战时期,中国外交已经超越反应式外交,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事务。在旧的国际秩序崩解的过程中,中国抓住了机会,由一个旧体系中的弱者成为新的国际体系的参与缔造者。这说明二战时中国
A.外交的主动性前所未有
B.成为新的国际秩序的缔造者
C.国际地位得以空前提高
D.外交由反应式转变为主动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80年代,社会党领导人密特朗就任法国总统之日,特地前往象征法兰西思想和精神圣地的先贤祠为三位先贤进献了三支玫瑰,其中一枝献给了19世纪40年代为殖民地奴隶的解放而奔走呼号的政治活动家。密特朗此举的意图是
A.帮助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
B.积极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C.强调第三世界在法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
D.突出社会党对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贡献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中法关系是中国外交中的重要一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并没有急于寻求西方国家的国际社会承认。就在法国政府内部主张承认中共政权的意见趋于一致,并准备采取相应行动时,美国开始对法国直接加压力,“追使法国与美国及西方其他国家保持一致,坚持不承认新中国的立场”。

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中国帮助法国跳出印度支那战争的泥潭,而提供了中法关系正常化的极好机会。法国有意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同样是由于美国政府的强烈反对并加强大的影响,法国再次错过与中国建交的机遇。

1964年,美国国务院又给法国政府递交了照会,强烈反对法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但戴高乐却丝毫不理会美国的照会,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美国认为:“十分明显,法国如果承认中国,将不利于我们和其他自由国家,美国反时承认共产党中国。”但随着台湾与法国的断交,逐渐的在美国出现了只有一个中国”的声音。

——摘编自黄庆华《中法建交始末﹣20世纪40﹣60年代的中法关系》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中法关系的变化发展,并谈谈你的认识。
2019-03-2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东城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的对外开放繁荣,除中外使节的往返,还有商旅流动、僧侣请益、留学生互派等形式。唐廷不仅采取了诸如任其往来贸易、开放官学等种种优惠措施,将大批商人、学者等吸引进来,还营造出宽松的环境使他们的才智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外商的介入使唐代的从商人数、从商规模、市场规模均在悄然增长,从而培育起较为发达的市场系统。为了便于商品外销,手工业者专门制作具有外域文化特征的产品。唐太宗处理当时国际关系的宗旨是“德泽布”,即“天下和为一家”“中国贵尚礼义,不灭人国”。在此精神的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国家和平交往,“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彼此丰足,皆有便宜”。唐都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摘编自周尚兵《唐代对外开放的特征及历史意义》

材料二   近代以来,通商口岸的作用和影响对于中国来说是“利害参半”。伍廷芳等诸多清朝官员认为,对外开埠通商“利多害少”,主张自开商埠。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危局,推动了清王朝自开商埠的实施。清末新政时期,自开商埠为数更多,先后开放岳州、秦皇岛、济南等地。1905年,沙俄企图独占东北。为了抵御沙俄侵略,清政府采纳张之洞的建议,全面开放东北。自开商埠中的各方面主权完全属于中国,更不准在此设立租界。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三   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作出重大贡献,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摘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外开放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自开商埠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自开商埠相比,当今对外开放有哪些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天津条约》规定:“大清皇上特简(选择)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主持与大英钦差大臣文移、会晤各等事务,商办仪式皆照平仪相待;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材料表明清政府
A.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
B.完全放弃了华夷等级观念
C.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D.改变传统的对外交往体制
9 . 针对出国华工“如在地狱,惨不忍睹”的状况,为保护华工的合法权益,清政府驻英公使郭嵩焘主张政府应列席万国公法会议,与各国详定章程,在海外广设领事,以达到“捷声息而通隔阂,收权利而销外侮”的效果。这反映出
A.国际协商能够保障华工权益
B.近代国际外交意识已产生
C.清政府注重保护华侨的利益
D.清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外交
2019-03-10更新 | 1880次组卷 | 53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晚清著名外交家郭嵩焘在对外交往中不卑不亢,分寸合度,处理外交事务合乎国际惯例,英人称之为“所见东方最有教养者”。然而国内不断有人攻击他:“此……汉奸之人,我必不能容”“有二心于英国,想对英国称臣”等等,迫使郭嵩焘辞职。这说明
A.部分国人仍然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
B.清朝官场相互倾轧的现象十分严重
C.与敌国打交道的官员通常受到诟病
D.道德绑架开始成为有效的攻击手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