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国人主要包括居住在国都之内的周及其他诸侯国统治者的亲族,及一部分工、商、农民等。他们也是西周军队组成的重要部分,受到思想进步的西周统治者的重视。据此可知,国人
A.政治影响力强B.产生于分封制
C.造成政局动荡D.依托于宗法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商代晚期,“公”是商王对其旁系亲属的称呼。周初承袭殷制,除了王室贵族有凭血缘关系而称“公”者外,王还常把“公”这个称号授予功臣,以此凸显周王室与他们之间兄弟般的密切关系。这表明,当时
A.商朝制度被周完全承袭B.基层管理不再依靠血缘
C.政治统治借助人伦秩序D.王权受到族权严重制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盖天子、诸侯者,有土之君也。有土之君,不传子、不立嫡,则无以弭天下之争;卿、大夫、士者,图事之臣也,不任贤,无以治天下之事”。这表明殷周时期
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混乱现象B.家国同构的政治特色
C.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等级关系D.世袭和选贤同时并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西周时期彝铭称“皇天”、“天子”、“天令(命)”甚多,这些皆于天命观念。春秋时期,上起王公贵族,下至普通百姓则多言“天下”。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已经不再相信天命B.政治生活中的神权色彩已经淡化
C.社会变迁拓展了人们的视域D.周王权威日益衰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这说明商周时期
A.原始民主遗存制约君主权力B.政体中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C.社会舆论决定着君主的决策D.人民群众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2021-02-02更新 | 291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周时期设立专门的采诗官,并建立了“采诗观风”制度,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由此可见西周
A.礼乐制度的渐趋完善B.统治者重视社会舆论
C.民间诗歌的蓬勃发展D.周天子强化基层管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先秦古籍记载:黄帝、尧、舜等五帝后期,邦国林立,“野无遗贤,万邦咸宁”(《虞书-大禹谟》)、“明明我祖,万邦之君"(《夏书五子之歌》)。据此可知,五帝后期
A.已具有早期国家的初始形态B.建立了完备的国家管理体制
C.奠定了周代分封制度的基础D.形成了严重的分裂对抗状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何尊”是西周成王时期的一件青铜器,内中铭文记载武王克商后廷告于上天曰:“隹王恭德,欲天顺我不敏”(不敏:不明事理)。这反映了
A.西周社会盛行君权神授的观念B.周代治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C.西周逐渐形成以德配天的意识D.西周统治者营造王权的神秘感
2021-01-27更新 | 25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9 . 孔子曰:“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现存于世的商代甲骨文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这表明早期中国社会
A.带有浓郁神权色彩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层层分封等级森严D.最高权力尚未集中
2020-12-30更新 | 229次组卷 | 36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凤阳博文国际学校2020-2021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夏之政忠,商之政敬,周之政文”。忠即政务朴实无华;敬即政务在神事礼仪威严的神秘气氛下使人产生敬畏而加以服从;文即政务靠一套文物典章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注重礼乐等文物典章制度的建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周的礼乐制度主要是为束缚百姓B.夏、商、周时期王权呈强化趋势
C.商朝靠神权治国造成制度的倒退D.夏、商、周施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