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公卿是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重臣,下表是商、西周姓氏可考之公卿数量变化表,这种变化体现了(   )

商、西周同姓或异姓公卿数量表

时代

公卿总数

同姓公卿数

异姓公卿数

商代

19

4

15

西周

46

30

16

A.家国同构色彩的强化B.西周加强了中央集权
C.王权得到大大的提升D.商代重视与异姓联盟
2022-10-18更新 | 419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在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中,特别是在祭器中发现,贯穿西周13位王时期的青铜器铭文中不再出现让“神”决定一切的内容,更多的是围绕着赞美天佑、颂扬美德、军功记事、分封田亩、世代历史、先王训政等。这表明,西周时期
A.青铜铸造艺术得到发展B.国家管理意识发生改变
C.天道观持续衰落D.血缘宗法政治体系完备
2021-12-27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国语·周语上》曾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周厉王暴虐专横,贪财图利,引起国人的强烈不满,他们用舆论来抨击指责厉王。召公也劝厉王,但是厉王却找来卫国的巫监视国人,巫言谁诽谤王就将谁杀死,于是出现“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的情况,厉王为此很高兴,对召公说:“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对此,召公说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召公的这段话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王权具有绝对的权威性B.政治带有原始民主色彩
C.时人主张实行民主政治D.政治生活上的不平等性
2021-12-0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教研联盟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殷代后期,商王有意识地将自己与天帝联系起来,出现了君王由人间走向天上的趋势。对此,郭沫若指出:“帝的称号在殷代末年已由天帝兼摄到人王。”据此可知,当时
A.血缘政治趋向淡化B.王权神化意识强烈
C.等级秩序逐步形成D.商王实现高度集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圭是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据《周礼》记载,在朝觐礼中,“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以作为各自的身份凭证,不同的人所执的圭是不同的。据此可知,周代的圭
A.使周王拥有了绝对的权威B.体现了中央集权的特色
C.是王权和神权结合的象征D.具有一定的政治等级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为《尚书·禹贡》五服图:一为甸服,为王室贡赋区;二为侯、绥服,为王室守卫区;三为要、荒服,为武力征服和治外之区。由此可知,当时
A.中央集权体制确立B.基层治理体系健全
C.地方等级差序分明D.地缘政治影响分封
7 . “国”字在甲骨文中为“(或)”,含义为干戈之地,后引申为部落;在西周金文中写作“”“”,含义为王的领地或诸侯封地。“国”字含义的发展说明
A.商周确立中央集权体制B.中华民族形成共同心理
C.文字书写逐渐规范统一D.商周王权逐步得到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史书记载:夏太康失国是“为界所逐,不得反国(返回国都)”;商王太甲被辅臣伊尹“放之于桐宫”;周成王年少,周公旦“乃摄行政当国”;周厉王被逐,“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日‘共和”这说明在早期国家中
A.君主专削政体受到贵族冲击B.血缘宗法制度无法发挥作用
C.贵族政治维护了政权的稳定D.国君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早商时期,王位争夺频繁,夺取王位之后,新王大都会将都城迁至自己的封地。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以后,都城稳定在殷。这一变化反映出
A.统治者尚未实现高度集权B.最高权力继承相对稳定
C.早期宗法制受到巨大冲击D.君主专制制度最终形成
10 . 周代对国君的亲属关系做出诸多限制,要求国君的族人与兄弟不能以亲情之原则对待国君。此外,周代还强调“不以家事辞王事,以王事辞家事”。这些观念
A.表明家与国的一体同构B.说明君主专制已经建立
C.注重维护公共政治秩序D.反映血缘关系逐渐弱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