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
2019-01-30更新 | 4635次组卷 | 9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三历史复习限时练-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2019-01-30更新 | 4678次组卷 | 11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三历史复习限时练-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倾向的是(     
A.克己复礼B.礼法兼用
C.民贵君轻D.选贤举能
2019-01-30更新 | 2344次组卷 | 5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三历史复习限时练-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
2019-01-30更新 | 4256次组卷 | 8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三历史复习限时练-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5 .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2019-01-30更新 | 3189次组卷 | 9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三历史复习限时练-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
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2019-01-30更新 | 3029次组卷 | 5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三历史复习限时练-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春秋战国时期,某家学说用进化的观点解释历史,认为远古必不如当今,古代的政治制度必不如当今的政治制度。该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8 .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哀怜百姓轻刑罚者,民之所喜,而国之所以危也。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实行严刑重罚
B.君主无为而治
C.推行德治仁政
D.恢复礼乐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古代中国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至今不失其时代意义。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家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C.兼相爱,交相利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先秦时期,一些思想家认为善恶同智慧、美丑一样,决定于地和水。晋国韩献子说:“国饶,则民骄佚”(《左传·成公六年》),申叔时认为“民生厚而德正”。这表明当时
A.认为道德起源于天命
B.人们已经区分了天道与人道
C.重义轻利是主流思想
D.社会经济对道德有制约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