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子主张“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A.礼法兼施B.尊法敬天C.崇德重礼D.尊君贵贤
2 . “诸子”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夏官》:“诸子掌国子之倅。掌其戒令与其教治,辨其等,正其位。”其中认为职掌教导诸侯、卿、大夫、士之子的官员,是“王官之学”的重要参与者。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并纷纷著书立说,相互辩难,“诸子”逐渐成为他们的代称。“诸子”内涵的变化反映了(       
A.政府职能的不断优化B.传统秩序的逐步瓦解
C.华夏认同感日益增强D.官僚政治的迫切需求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党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墨子

材料二   左右皆曰贤……然后而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关注的主题是什么?
(2)他们针对当时社会存在的什么问题提出这些主张的?
(3)说说这些主张的积极意义。
2020-02-0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第八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战国时,孟子主张“(天下)定于一”,墨子认为应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韩非子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些思想相通之处是,都主张
A.君主专制B.实行仁政C.以德治国D.国家统一
2020-01-07更新 | 568次组卷 | 39卷引用:广西梧州市藤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2019-01-30更新 | 4578次组卷 | 8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
2018-11-07更新 | 5055次组卷 | 90卷引用: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
8 . 春秋战国时期,某家学说不关注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举止,也不关注人在自然界里的位置,而把注意力全部投在了国家管理之上。这一学派的治国理念是
A.为政以德、克己复礼
B.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C.兼爱非攻、选贤任能
D.专制集权、严刑峻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儒,乙—法,丙—道
B.甲一墨,乙一法,丙—道
C.甲—儒,乙—道,丙—墨
D.甲—道,乙一墨,丙—儒
2016-11-27更新 | 207次组卷 | 32卷引用: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