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1 道试题
1 . 秦朝修筑的驰道以都城咸阳为中心,通往帝国重要地区,尤其是六国的古都。驰道宽五十步(约69米),路面用铁椎筑土,使之坚实,驰道中央宽三丈(约7米),是皇帝专用御道,驰道两旁民众可以行走。秦朝修驰道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发展全国经济C.加强各地联系D.改善交通状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秦始皇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秦朝的郡县制之所以比西周的分封制更能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原因在于(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级负责B.郡县是地方行政的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D.郡县官吏由中央和皇帝任命
3 . 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完成了改制更化,“成文法”“流官制”“军功爵制”“郡县体制”等,都随着秦军的东出而扩散弥漫。至秦完成统一、国家政治实现了“周秦之变”。据此可知,“周秦之变”的主线是(     
A.国家治理由人治到法治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地方官员由世袭到任免D.选官由重家世到重德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秦统一后,诏书至桂林,一般人都不认识诏书上的文字。秦始皇命李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制定出小篆,并将其作为标准文字通用于公文法令。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里耶秦简大部分是文书档案,基本都可以辨认。这说明(     
A.文字定型有利于文化传承和交流B.文字统一消除了民族文化的地域差别
C.文字异形阻碍了秦始皇统一全国D.文字统一促进了政令推行和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秦王嬴政每征服一国,就把诸侯后代、原国内的贵族和豪门大户迁往他处,或迁往秦统治中心,或迁往边远地区。嬴政统一全国后,又“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由此可见,嬴政的大规模移民政策(     
A.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B.有利于贵族等级制的重构
C.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D.为推行郡县制创造了条件
2023-11-13更新 | 861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三十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露(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材料表明秦代(     
A.君主专制强化官员服从意识B.加强行政管理维护国家统一
C.文书行政管理制度日趋完善D.政府部门各司其职行政高效
2023-11-1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如表是我国史书中有关“尚书”的记述。对此最准确的解读是(     
记述出处
(秦)置尚书于禁中,有令、丞,掌通章奏而已,事皆决于丞相。《唐六典·卷一》
故事,诸上书者皆为二封,署其一曰副,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汉书·魏相丙吉传》
今之三公,虽当其名,而无其实,选举诛赏,一由尚书。尚书见任,重于三公。《后汉书·郭陈列传》
A.秦朝时尚书为丞相的下属官吏B.东汉尚书台成为封驳政令中枢
C.西汉时中朝尚书职权逐渐增大D.唐朝时期尚书的政治地位提升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图2

图3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1、图2、图3分别对应的历史时期,并说明理由。
(2)指出各图相对应历史时期使用的中央行政中枢制度。
2023-11-0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有学者指出,就综合国力来讲,秦国的文明程度、人力和物质资源不一定较六国强,但秦王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资源,通过一级一级的组织把权力集中于君王,整个国家被组织成为一台高效有力的战争机器,进而一口一口地将六国吞噬掉。该学者意在说明秦统一全国的重要原因是(  )
A.军事实力强大B.君王权力的强化
C.郡县制的普遍推行D.综合国力的增强
10 . 如表为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简文(部分)。这可用于探究,秦朝(     
以次传;别书江陵布,以邮行。
近县令轻足行其书,远县令邮行之。
A.文书传送系统B.法治教化C.官员选拔管理D.民族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