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德宗为培养近臣,于贞元二年正月特发诏书,以罹灾京畿诸县的名义,亲自从尚书省郎官、御史中拣择10员,外放为京畿诸县县令进行历练。其所亲选的外放地方官员均为士族出身。这反映了该时期(     
A.士族阶层垄断科举选官B.君主亲掌地方官员选拔
C.士族有较大政治影响力D.以家世门第为标准选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就选拔人才制度的形式而言,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与两汉察举制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如科举制的选官是经过推荐和考试的,而察举制的选官也是通过推荐和考试的,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它们之间却有着实质性的差异。“前代选举之权,操之郡县,士有可举之材,而郡县不之及,士固无如之何,今则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夫苟怀牒自列,州县即不得不试之;试之,即不得不于其中举出若干人。是就一人言之,怀才者不必获信,而合凡自列者而言之,则终必有若干人获举;而为州县所私而不能应试者,州县亦无从私之:是过选举者之徇私,而俾怀才者克自致也。此选法之一大变也。”这正指出了两者似是而非的本质所在。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说明两汉察举制与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报考程序角度简析隋唐时期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2022-03-10更新 | 36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部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历史教授何忠礼指出:“曾经左右中国政治四五百年的士族势力,至唐代“安史之乱”以后终于走上末路”。推动士族势力走上末路的原因有
A.两税法的实施B.科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确立D.藩镇割据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