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1 . 印度佛教造像传入中国后变化巨大。北魏佛像更突出主尊,显示北方民族强悍作风,强化佛像的帝王尊严。南朝将印度衣薄透体的造像风格改造成中国化佛像,符合了中国文人士大夫审美趣味。这一变化体现了(     
A.民族融合推动文化认同的发展B.北朝的皇权较之南朝更为强势
C.政局和地域对佛教文化的影响D.丝绸之路有力促进佛教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公元847年,宣武节度使卢均推荐大食人李彦升考取进士,有人认为卢均“受命于华君,仰禄于华民”,不应该推荐“夷人”。于是,文学家陈黯专作《华心》一文,主张:即便生在中州,不遵行礼仪便是“形华心夷”;即使生在四夷,只要合乎礼仪就是“形夷而心华”。这表明(     
A.人才选拔的方式改变B.华夷观念不复存在
C.主流思想传承与发展D.中央权威受到挑战
2024-05-24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3 . 魏晋时期,游艺活动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得到了士人的认同与喜爱,文学作品与游艺活动的娱乐性和艺术性碰撞在一起,推动了魏晋文学游艺书写进入了兴盛时期。这可以用来佐证魏晋时期(     
A.统治者奉行开明的文化政策B.儒家传统观念受到冲击
C.文学的内容受制于大众活动D.主流文学体裁发生变化
2024-05-2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二)历史试题
4 . 僧尼本应抛却俗家、割断情缘,但从唐代石刻文献可以发现,许多僧尼“崇空而不失其孝,割爱而不忘其哀”,当俗家父母去世时,僧尼会返回俗家为父母送葬。这反映了(     
A.佛教开始了中国化B.国家文化政策开明
C.儒家思想影响深刻D.理学思想成为主流
5 . 西晋后期,高门士族“贱经尚道”,推崇“放荡越礼”,这种价值观成为中正论人的标准。东晋至南朝,士风转向崇尚文学。陈朝吏部尚书姚察说:“近世取人,多由文史。”该变化说明(     
A.社会阶层流动加快B.九品中正制度已经瓦解
C.士林舆论影响选官D.儒学正统地位得以重建
2024-05-15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柳宗元,唐中叶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他的一生不但重视教育理论,更加重视教育实践,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明道”“行道”的君子,也就是要培养具有“生人之意”的志向,就是不断地去学习圣人之道,以培养能施以仁心、仁政,能够辅时及物、济世安民的封建治术人才。他和韩愈倡导“古文运动”,提倡“文以明道”,主张写文章要有思想内容,反对形式主义文风。“文以明道”思想的提出和实践,对扭转形式主义的文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柳宗元把传统的经学教育内容从儒家经典扩大到了百家之言乃至浮图。他主张既要“邃于经书”,又要“博取诸史群子”,即既要深入钻研儒家经典,又要认真研习诸子百家之书。这是唐朝时期“重振儒术、兼容佛道”的文教政策在其教育思想上的体现。

——摘编自何明明《浅析柳宗元及其教育思想》

(1)根据材料,概括柳宗元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柳宗元思想的影响。
2024-05-1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昆明一中高三二模联合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7 . 某一历史学习小组探究隋唐时期的佛教中国化问题,找到了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史料一

史料二   洛阳龙门石窟之卢舍那大佛(始建于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四月)史料二开皇元年,高祖普召天下,任听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佛像。

——《隋志》

史料三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探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

(1)指出材料中的三则史料对研究魏晋隋唐时期佛教中国化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佛教中国化的原因。
8 . 魏晋南北朝养生文化继续发展。其中,儒家养生强调道德伦理规范,以德养生;要求注重理性,表现为对神仙之事要持理性态度;强调对“贵生”与“义死”关系的辩证统一认识。这反映了(     
A.养生文化趋于统一B.主流意识形态的重建
C.理学思想得到发展D.社会思想的交汇贯通
2024-05-1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内留下了许多祈愿文字,如“愿以此福,上为皇帝陛下、太皇太后、皇子,德合乾坤,威蹦转轮,神被四天,国祚永康”“子孙兴茂,绍隆家嗣”等。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B.佛教冲击了儒学权威
C.胡汉民族的交融加深D.文化呈现出融合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北朝时,北周武帝发起大规模“灭佛”运动,在强令僧侣、道士还俗的同时,也汇集儒释道三教的学士名流120人,共研三教的哲理。五代时,后周世宗下诏“废天下无敕额之寺院”,甚至援引佛教典故来为抄没寺院财物作辩护。这些“灭佛”运动(     
A.开启了佛教的中国化B.以敛财为根本出发点
C.服务专制统治的需要D.摧残了优秀传统文化
2024-05-14更新 | 20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二模)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